第51章 - 一车快递,原始基建 - 卷毛袋鼠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1章

雨季正式到来了。

偶尔不下雨的时候大家还能出门狩猎或采集,寻找到一些食物。但一旦下雨,狩猎便变得十分困难。

土地泥泞湿滑,雨水遮挡视线,动物们也窝在挡风避雨的地方,难寻踪迹。

若是换了以前,大家这段时间就得忍饥挨饿,靠着一点储备的粮食艰难度日。不过今年却并没有到这地步。

之前存下的香肠肉干,吴跃地里早熟的南瓜红薯,这些都是吃的。南瓜和红薯产量都很大,虽说数量不足以让利牙部落全员吃饱,但也能帮上大忙。

尤其是红薯,吴跃这些日子一直都在扦插茂盛的藤蔓,如今可是拥有了很大的一块红薯田,最初种下去的那一批也已经可以收获。

这东西耐放又扛饿,味道香甜,不管生吃、煮汤还是随便放火里烤一烤味道都不错,很快也得到了部落众人的喜爱。

为了节省食物,部落暂时又恢复到了每天一餐,不过因为没什么重活要干,大家也都不觉得很饿。

因为下雨,不能做狩猎采集制盐烧陶之类的工作,所以吴跃呼吁大家都做起了手工。就比如纺线吧,就算不用纺车,也可以使用简易的小工具——纺锥来获得麻线。

麻线做了太多,织布都用不完,但是可以再搓成麻绳,这东西可是十分有用。吴跃盘算着等秋天储存下一些干草,盖一些畜棚,然后就让狩猎队去捉一些温顺的动物来养殖。

能养殖成功自然好,就算养不成冬天无法狩猎的时候也可以把动物宰杀了吃新鲜的肉,何乐而不为?

吴跃也没什么事做,每天除了照看植物和原鸡外,也就是窝在屋子里研究一些小东西。虽说马虹做出了草鞋,但这东西到了冬天可用不上,而他可是想着趁冬天没什么活干出趟远门,寻找竹子和铁矿的。

到时候穿草鞋不得冻死?

所以他现在在做皮鞋,最好做成防水又保暖的靴子,就算踩在雪地里脚都不会冷的那种。

皮毛有的是,之前拆帐篷都拆出来不少,吴跃挑了些不太好的,裁剪后用树脂数张粘合起来作为鞋垫,为了稳固,他还打算边缘都用线缝上一圈。

没有锥子,打孔便成了件挺麻烦的事,好在这种力气活尽可以交给魈,用那把唐刀的刀尖也可以钻孔。

鞋垫解决后,吴跃又选了张厚实保暖的羊皮,裁剪后同样钻孔,在鞋垫上缝成类似马丁靴的样子,用细麻绳作为鞋带。

厚厚的羊皮能包裹到小腿,系上鞋带后也非常保暖,也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吴跃做好一只后,穿起来试了试,感觉还不错。

丑是丑了点,不过那是以现代的审美眼光评价的,在这些原始人眼中,这样的鞋子已经足够精致了。

比如魈,这个平时不爱穿草鞋的家伙此刻也看得非常眼热。

“想要不?”吴跃脱下鞋朝他晃晃。

魈点头又摇头,这鞋子在跃脚上穿着他觉得怪好看,但让他自己穿就还是算了,看着就热。

“穿着不舒服,热,不要。”常年光脚的他穿草鞋都觉得累赘不适,更别说这么厚的皮鞋了。

吴跃挑眉:“真不要?那等冬天、我是说冰雪季的时候你要光脚跟我出去?”他自己可有鞋子,他穿得挺珍惜,到了冬天应该还不至于坏掉,做这玩意主要还是为了魈和其他要跟他出去的人。

春夏秋能打光脚板,冬天也能光着脚走远路?冻不死你。

跟他出去!魈立刻来了精神:“我要!”

接过鞋子后才反应过来,皱眉问:“你冰雪季要出去,去哪?”

“去找竹子和铁矿。”吴跃答,“平日里不是好多事要忙嘛,只能等冰雪季清闲下来再去了,我想着北边翻山越岭的路不好走,咱们就往南边走。就算找不到想要的东西,不是说南边大河边上有个大部落嘛,咱也可以顺便去看看人家有没有啥好东西。”

魈放下心来,点头道:“确实冰雪季适合出去,我跟你一起,保护你。”

吴跃白他一眼:“就我们两个人也不行,我想着带些陶器和盐作为交易品,人太少万一被坏人盯上就糟了,最好多带几个战斗力强的人。”

魈一顿,知道自己幻想的两人世界不会实现了,只得低头叹气。

雨季持续了四十多天,直把有些屋子都浸泡到漏水,之后雨水终于慢慢减少,天气渐渐恢复晴朗。

吴跃这些日子都快被捂得发霉了,当然人体是不会发霉的。但他屋子里的不少东西,比如皮毛和木质家具那是真的发霉了。好不容易盼来一个晴天,连忙把东西都搬到屋子前边晒了晒。

“感谢众神,今年的雨季很短。”霞也在晒她的草药,感受着温暖的阳光感叹了一句。

这还短呢!?吴跃倒抽一口凉气,想着明年可得多做准备了,关好门窗,再在屋子里放一些生石灰什么的除湿。

趁着天晴,把漏雨的屋子修补一下,发霉的东西晾晒一下,马匹和那几只原鸡也终于可以出来活动活动,晒晒太阳,之前孵化的九只小鸡陆陆续续死了些,只活下来了五只,如今已长得半大。

简单修整了两天后,部落众人又恢复了往日的工作,大家换下兽皮,穿上了透气凉爽的麻衣。若不是亲眼所见,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这种和神使身上穿得很像的衣物竟然是从植物身上加工得来的。

虽然做起来很麻烦,但穿起来也比毛皮舒服多了。果然就像神使说得那样,劳动换来的成果就是最好的!

狩猎队恢复狩猎,采集队也照常出门采集食物,这雨季一过野菜便不再鲜嫩,不适合吃了。但树上的果子却陆陆续续到了成熟的时候。

吴跃这些天吃到了不少果子,大多数是他认不出来的野果,有甜的有酸的,味道都还不错。

那些过于酸的果子他照常用辣椒面和盐拌了分给大家吃,大家都疯狂地爱上了这种味道,要不是他种的辣椒熟了一些,眼看着辣椒面都快供应不上了。

这些辣椒在雨季便收了一些存着,如今好不容易天晴了,他也打算弄点辣椒面补充一下。成熟的辣椒在一块大毛皮上晾晒到干燥,而后取出将来要种植用的辣椒籽,把剩下的部分用石臼捣成粉末。

他带来的辣椒面想来是用二荆条和小米辣调配出来的,种也种出了两种,这让吴跃非常欣慰。二荆条个头大产量高,小米辣味道重,他都喜欢。

之后陆陆续续成熟的辣椒太多了,做辣椒面都做不完,他便也分发了一些给大家,尤其是有做泡菜的,把新鲜辣椒扔进泡菜罐子里泡制一段时间便能做成酸辣可口的泡椒,味道也相当不错。

就在利牙部落众人忙忙碌碌,开开心心过日子的时候,部落里来了客人。

原始社会的部落人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出远门,但有些时候却也不得不出门,比如说,没有盐的时候。

盐是非常重要的物资,自己部落不产出便只能和别的部落交换,而利牙部落作为这一片地区唯一产盐的部落,自然也是见惯了前来换盐的其他部落的人。

这片地区上的各个部落发展得都差不多,因此别的部落来到利牙部落时顶多也就是羡慕一下他们有盐,并不会感到骄傲或自卑。

不过那是以前,现在可不一样了。

高山部落的大黑和小黑两兄弟自雨季过后便出发前往利牙部落换盐,他们部落名叫高山,但其实和利牙部落一样,坐落在绵延山脉的山脚下,顺着山脉走便能到达利牙部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