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奉旨先回 - 红楼:我是贾琏 - 断刃天涯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30章奉旨先回

第530章奉旨先回

李元最近一段时间很爽,因为贾琏基本不管事情,凡事都丢给李元处置。

这种大权在握,头上还被紧箍咒的感觉,实在太爽了。

昔日在京城时,“群贤”簇拥的时期也很爽,但头上有父皇这个如来佛,总是差点意思。

如今人在南洋,虽然是个蛮荒之地,但手里的权利是真大,李元过去所学有了用武之地,说话是真管用啊。

还有一个就是女人了,西洋女人中有几个人高马大,前凸后翘特征明显的女子,李元抱着猎奇的心态,很是收了几个作为侍女。还有就是土著也送了一些女人过来,李元也收下了。

这要是在京城时,一定会有人劝说,不可沉迷女色云云。但在这里,根本没人关心这个。

西班牙人投降后,总督借船去了爪哇,很快就带回来消息,荷兰人愿意就退出南洋的事情进行谈判。只不过需要国内允许,所以时间上拖延一阵。对此李元请教贾琏,得到的建议是直接拒绝,并给出了最后期限一个月,超过这个时间,天兵降临。

最爽还是贾琏丢给他的参谋班子,真的好用啊。凡事交代下去,自然是办的妥帖。

现在李元,对外找到了纵横捭阖的快感。

对内,李元就头疼了,到底该如何进行后续的治理,李元没有一个头绪。

现在马尼拉还是军管,这种现象不可能一直持续。

没有任何经验的李元,想照搬大周的制度,又发现没那么多执行的官员。直接用侨民,不合适,用土著,更不合适。

想了好久没有一个妥善方案的李元,知道正在码头钓鱼的贾琏。

远远的看见巨大的太阳伞下那个悠闲的身影,李元不禁腹诽,先生真是悠闲啊。

仔细一想,又否定了自己,这一切都是先生应得的。如果不是为了父皇的伟业,勋贵出身的先生,完全可以在京城过的舒舒服服。

抬手示意随从不要惊动贾琏,李元走近了看一眼,桶里空空的,可谓毫无收获。

“先生倒是清闲。”李元这才开口,专注的贾琏被惊动了,扭头一看笑道:“殿下来了,可是有差遣?”

两人客气两句后,贾琏停止钓鱼,转身陪着李元往回走。

“先生关于第一分舰队几个官员的处置报告,孤已经看过了,是不是太过严厉了?”李元找了个借口,开启谈话。

“军中军法最大,哪天军法不起作用了,军队也就败坏了。”贾琏很严厉的指出问题所在。

一干水师军官,胁迫前皇家海军的军官,私分战利品。影响非常恶劣,贾琏只是让他们退回赃款,开除军籍,一颗脑袋都没砍,已经很仁慈了。

至于个人前途什么的,还有脸说提这个的,贾琏没听到就算了,听到了直接回家的路上让人丢海里喂鱼,就说失足落水。

“军中的事情孤也不懂,先生不必介意。今后的婆罗洲,该如何治理,孤一直不得要领,还请先生教我。”李元现在也有点贾琏依赖症了,没法子,是真的好用。

“此事臣倒是想过,只是没有成型,殿下既然问了,臣便不客气了。”贾琏还是保持着谦虚的态度,不敢僭越。

“先生只管说,孤一定好好听。”李元这么说,贾琏听了心道:这才几天啊,变成孤一定好好听了。以前都是言听计从的。

心里暗暗不爽先放一边,人嘛,总是会变的,自己也是在不断进化的。

贾琏示意随从取来地图,就地铺开后,指着地图道:“殿下请看,这就是连接西洋的航线,茫茫大洋上,越是成熟的航线,越是珍贵。陛下登基以来,国用屡屡不足,究其根源在于内,此不赘述。每年国家财政收入相当一部分来自海贸,每年国内有大量进口香料来自闹南洋诸岛,可见南洋对于朝廷的重要性。这也是陛下使臣下南洋的初衷。”

李元瞬间就明白了南洋的重要性:“如此说来,一旦南洋要隘为人所控,东西贸易恐为人所制。”

贾琏心道,这才到哪啊?现代社会,每天多少万吨的货物走南海航线,进口的,出口的,都要走这一片海域。

不然灯塔国总让菲律宾出来搞事作甚?

“南洋诸岛物产丰富,往来贸易本身就是一条巨大的财路。陛下有令宗室开海贸之意,西洋太远够不着,南洋贸易之利,足以安顿宗室。臣说这些与南洋制度不相关的,就是想让殿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夺占南洋之地利在千秋,因私立而失南洋者,罪莫大焉。”

李元这次很认真的点点头:“还请先生教我,元无有不从。”

贾琏这才收起严肃,笑道:“我方对南洋的诉求很简单,控扼要津,保证航线顺畅。对于婆罗洲的治理,说穿了也简单,不外乎占据马尼拉为立足之地,对土著行羁縻之治,为防一家独大,行分而治之之策。并用侨民、西洋人掺沙子。马尼拉之外各地,由我方任免之首领为合法首领,任何不经我方委任者,皆为逆贼,诛之!总而言之,绝对不能出现一个威胁到我方统治的势力。”

大方针确定了,虽然有点缺德,但是李元认为这是上策,连连点头;“先生所言极是,孤明白了。”

实际上这个安排,贾琏已经搞的一个不错的开头。先是确定了方圆五十公里之内,作为南洋总督直辖区。其次,给侨民划一块比较有发展潜力的地盘,再给西班牙人划一块地盘。现在这些事情,已经基本安排下去了。

李元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召见土著首领,给他们传达一个精神。土著之间的事情,大周不掺和,但有一条,谁想合法的做首领,就必须得到大周朝廷的册封。否则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另外马尼拉作为贸易区,只要依法纳税,无论任何人,都能来这里做生意。

至于马尼拉直辖区,李元暂代总督,下设各曹作为行政机构,人员分配华人六土著四。各部门主官,自然都是用的自己人。

就在李元忙着构建马尼拉直辖区的政府时,贾琏则令舰队在爪哇周边游弋,摆出一副时间一到,发兵攻打的架势。

没等到荷兰人来谈判,倒是等到了国内的圣旨,承辉帝一道圣旨,让贾琏即刻将手里的事情交给李元,立刻回京城。

尽管觉得很可惜,也知道国内不会出太大的事情,贾琏还是乖乖的交出了交出印信,启程回国。

临行前夜,在总督府的顶层阳台上,李元拉着贾琏喝酒叙话,望着大周的方向,一手拿着杯子喝酒,一边流泪:“孤想家了。”    这个举动,贾琏只能报以沉默,因为无法给出任何的回应。只是告诉李元,缴获的西班牙人的战船,尽快的补充人员用上,作为李元手里必要时可以用的上的力量。南洋舰队,不可能一直都在南洋的。就差没有明着告诉他,你手里捏着足够强大的舰队,敢不敢打太……天津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那可真就不好说了。所以啊,南洋舰队留给殿下,对殿下来说,不是好事。

回到广州,已经是深秋时节。

码头上迎接的人里头,不单单是本地的三司,还有一个熟人,龙禁尉的魏达。

看见魏达,贾琏不禁心里微微咯噔了一下,这厮没去南洋传旨,留在广州,不会真的出事了吧?

回来的路上,倒是看了不少旧报纸,并没有发生大事。承辉帝让他回来,圣旨上也没提任何原因。

谢过前来接船的同僚,贾琏以辛苦为由,先回了家里,并邀请魏达一起乘车。

“魏公公何时到的广州?”贾琏试探了一句,想看是圣旨先到的广州,还是魏达先到。

魏达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着窗外道:“广州市面比之以往,繁荣了很多。这都是贾大人的功劳啊。”

如今腰杆子很硬的贾琏,懒得跟他兜圈子,直接问:“魏公公来意为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