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新华王 - 红楼:我是贾琏 - 断刃天涯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56章新华王

第656章新华王

米国立国的原因说法很多,对于贾琏而言,认可的理由是不想给英国政府纳税了。

米国独立后,南美洲也跟着闹腾了起来,1810年海地开了第一枪。嗯,就是那个吃土的的海地。

外交的事情贾琏不敢马虎,接到通报后,赶紧来鸿胪寺了解情况。

问了才知道,米国的代表团走的欧洲,绕过非洲,再到的南洋。船是半个月前到的广州,现在被隔离期间。

这个隔离期是贾琏搞出来的,欧洲人满世界乱跑,万一带着霍乱或者别的什么瘟疫呢?

这一套卫生防疫策略,也是贾琏一手制定。

如今的工程学院有专门的中医科和外科,都是这些年一点一点搞起来的,挺不容易的。

知道消息的此刻,米国使团的船,经过专门清理之后,应该再次启程,前往天津了。

从广州到天津,海路快则半个月,慢则二十日。

为此事,贾琏将一干鸿胪寺官员召集过来,讲了讲米国的事情。

“此辈忘恩负义,无德无信,不若驱离了事。”鸿胪寺少卿听了贾琏的话后,忍不住开口吐槽。

一众官员纷纷鼓噪,指责米国乃不知廉耻的蛮夷之邦。

贾琏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道:“外交乃一国体面,别国远来,与我并无恩怨,当以礼待之。不要失了礼仪之邦的体面。跟大家说这些,就是想提醒各位,看清楚来的都是些什么人。不要因为他们嘴上说的好听,就看不到他们藏起来的狼子野心。总之,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不损国家。”

众人应诺之后,贾琏这才离开。接下来鸿胪寺关于接待工作,达成了一个共识,给了米国代表团一个最低待遇的标准。

拿破仑战争期间,米国以为英国无暇顾及加拿大,所以才敢出兵攻打,却被反打一波,白宫也烧了。

这时候的米国立国不过几十年,还很弱小,可见其野心勃勃。

此后米国倒是没有再惦记加拿大,而是开启了西进运动。一点一点的扩大国土面积,一点一点的壮大起来。

动乱的欧洲给米国带去了大量的欧洲人口,也是米国能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西进运动起源于第三任总统杰斐逊178年的《关于弗吉尼亚让出的西部土地组建方案》,高-潮是林肯的《宅地法》。

前前后后延续了差不多一个世纪,一直到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非要较真的话,再往前可以算到英国殖民地时期。

现阶段想要遏制还是有时间的,为此贾琏在家里很是伤脑筋,关键还是人口,人口少了可真不行。

组建大规模的船队前往新华殖民地不难做到,但是所需的殖民物资呢?即便可以把物资运过去,所需的花费呢。

要知道,此时没有朝廷的支持,单单靠薛家商行,规模很难做起来。

只能等澳洲的金矿枯竭了,然后走美国回来的船队多带黄金,鼓动民间自发的淘金热。

总而言之,多管齐下。首先是加大移民力度,其次是加大物资运输的力度,再有就是与土著结好,尽可能的武装土著。

所以呢,还是要尽量把退役军人派过去才行,还要指定若干殖民地的首领。

可惜没法子亲自去一趟!

就在贾琏想法子,如何才能尽快的壮大新华殖民地的时候,正所谓瞌睡了有人递枕头了。

三日后贾琏出门上班,刚到研发厅衙门,便有内侍来传,请贾琏参加御前内阁会议。

跟着内侍来到会场,今上未至,林如海等阁臣已经先到一步,贾琏一一见礼后,见非阁臣着仅自己,便低调的在角落里寻个座。

不多时,李元驾临,众人起身相迎见礼。礼毕,今上落座道:“洛王上了份奏折,卿等为朕参详一二。”

现场每人都发了一份誊抄件,贾琏也有一份,接过看完才知道是李亨有想法了。

啥想法的,大概是在洛阳呆的太安(压)逸(抑)了,特意上了一份奏折,请示要为王前驱,开疆拓土云云。

众人看罢,表情凝重,皆不语。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李亨是亲王,他若往边疆去,开疆拓土,手里要有兵吧?

这个兵多少才合适呢?给多了怕造反,给少了怕出事。

皇帝本可以直接处理,不必经过内阁,但是现在拿到内阁来开会讨论了,一定有来自外部的压力。

这份压力可以是来自太后、诸王、宗室等等。最关键的是,皇帝的真实用意,是借内阁来反对呢,还是借内阁来支持呢?

毕竟昔日内阁就主张,让李亨去西域,后来因为各种顾忌,李亨才去了洛阳。

李元见众阁臣不说话,便主动道:“父皇在世之时,鼓励各王为国开疆拓土,今洛王有此雄心,朕也不好拦着他。”

贾琏坐在角落里,安静的体会李元这番话,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当初新皇登基,自然是惶恐不安,生怕横生枝节,故而要将李亨放在洛阳,也好看着他,免得多生事端。如今李元坐稳了皇位,李亨的威胁不大了,那又是另外一个情况了。

关键是这份奏折是李元的意思,还是李亨的意思。

“怎么,诸卿没有看法?”李元说着语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要知道这帮阁臣平时开会说话,那是滔滔不绝的。

林如海先看李清,这厮低头躲开,后面的方颂和岳齐,也都是低头躲开,潘季驯干脆打瞌睡。贾琏,算了,本来就有间隙,不要扩大矛盾。

“陛下,此天家之事,一切应由圣上乾纲独断。”林如海没法子,都不说话,他只好起来说了。

李元见林如如此说,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笑眯眯的看着贾琏道:“贾卿,可有高见?”

贾琏被点名的瞬间,所有人都精神了,纷纷看了过来,甚至有人不免幸灾乐祸了。    这种事情说错话,后患无穷的。

贾琏本不想表态,被点名了突然心念一动,觉得是个机会,便平静的站起抱手道:“陛下既然点了微臣,不说便是不敬。微臣斗胆说几句,若有错漏,还请陛下海涵。”

李元笑道;“爱卿只管说,朕不怪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