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没一个简单的
第662章没一个简单的
是什么事情,逼着李元宁愿放弃好好的过一个年,也要先动手搞出那么大的一个案子呢?
这大概是眼下内阁诸公最为关切的事情了。
如果仅仅是皇后一族的贪腐案件,大概是不足以让皇帝这么做的,忠顺王?别搞笑了,这就是一条老狗,还是被先帝打断了脊梁的老狗。
内阁这帮大佬们的脑子可太好用了,尤其是放在琢磨人这上头,个顶个的超算级别。
林如海回到内阁,立刻给贾琏叫去问话:“王氏嫡长子之死,怎么回事?”
贾琏双手一摊,面带无奈:“岳丈大人可真看的起我,这事情我能上哪知道去?”
林如海冷笑道:“你难道不觉得奇怪,陛下为何在年前搞出如此大案?”
贾琏报以冷笑:“不奇怪!我为何要奇怪,我躲着走都来不及呢。岳丈大人,小心隔墙有耳,有的事情不知道才是好事,知道了反而不妙!”
两人的声音不大,门外还有长随守着,自然不怕别人偷听。不过,这类话还是少说为妙,至少现在不合适说。
“你说的对,老朽着急了。”林如海立刻承认错了,贾琏起身告辞。
出来后走半道上,方颂的门打开,给他拽进去后,立刻关门低声问:“首辅大人找你说啥了?”
“还能有啥,问能不能掺和,要做到啥程度。”贾琏当然不能说实话,方颂却是信了他的话,别看内阁会议上都说要参与,实际上心里都没底。这事情太过蹊跷,发生的时间也蹊跷,内阁要显示存在感,再敏感也要意思一下的。
“对啊,我也是问这个,督察院要不要掺和?”方颂顺水推舟,贾琏摇头:“别问我,反正我是不掺和。我躲都来不及呢。”
方颂连忙道:“多谢提醒,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贾琏再次告辞回去,沿途岳齐和李清的办公室,门都是开着的。贾琏过门不入,不带搭理他们。
这事情都想着掺和一下,脑子是多么的有坑。还想着借机撇清自身,这是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利害关系。
皇帝搞事,大过年的不得安生,各部门怨气冲天,年底被迫加班,好气啊!
贾琏也没闲着,去了一趟铁路局,关注一下年底的值班安排和福利发放。铁路局过年肯定要安排人值班的,要给加班工资的。
年底的案子处理的又快又急,短短两天时间,案子结果就出来了。
腊月二十七,李元又召开御前内阁会议,通报了调查结果后,询问诸位内阁大臣。
“此辈罪大恶极,朕拟极刑,诸公以为如何?”李元果然是个主动的皇帝,上来就提出自己的看法。
林如海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支持。要说案子大,那是真不小,银行方面目前查出来的涉案金额有三千万,这帮人全家杀了都够了。问题是,涉案人员都是皇亲国戚,真的能说杀就杀么?
就在众人犹豫之际,贾琏起身道:“陛下的心情微臣能理解,但是人杀不得。”
李元大概没想到贾琏能这么说,根据过往的经验,贾琏应该痛恨这些人才对啊。更别说,这些人有谋刺贾琏的嫌疑,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在装?
“先生细说!”不知何时,李元把老习惯又带出来了,称贾琏为先生。
“先帝在位期间,非谋逆不杀大臣。虽为有制,臣皆以为有制,陛下若喜杀,恐群臣离心。”贾琏不紧不慢的说明理由,李元愣住了。
众阁臣表情各异的看着现场,内心里都有一本账。
早期的李元,为人宽和,纵容身边人,导致在先帝处失分过多,进而被贬谪南洋。回京后的李元为人低调,依旧不失宽和,不料登基之后,风格突变,动辄要杀大臣。也知道是不是以前受伤太深,导致了性格变化。
从贾琏的角度看李元,登基之后显得有点急躁了,戾气也重。所以必须在关键节点上,给他降降温。
至于李元会怎么想,贾琏还真就顾不上了。现在的大周,想要快速发展,下面可以乱,上面不能乱。下面可以杀,上面能不杀就不要杀。
原因也很简单,想要发展,必须要有个稳定的内外部环境,现在外部环境尚可,内部绝对不能从高层开始乱。
杀人是很解气,但是一旦形成了习惯,路径依赖了,凡事都想用物理来解决问题,对于皇帝和国家而言,都不是好事。
李元一开始很不理解,但冷静下来不禁想,明明贾琏才是被刺杀的那个,却没有着急立刻展开报复,甚至还阻止朕杀嫌疑目标,可见他是为了朕好,为了朝廷好,并非私心在作祟。
相比之下,此番大案,内阁的李清和岳齐,派人参与,虽然没有插手,盯的却很紧。他们自然是私心的缘故,生怕被牵连了。
想到好好的一个过年,被人给搅了,李元心头的戾气又上来了,再看看贾琏坚定的眼神,李元心头一凛,且忍一忍,待明年李亨送走了再说。
“如此,便如卿所言吧。”李元点点头,退让了。
林如海见状立刻接过话语权:“既然陛下定下了不杀的调子,那便商讨一番,流放何地?”
承辉帝期间,非谋逆不杀大臣的潜-规-则深入人心,整个官员阶层,还真的是怕李元杀人。
这种事情只要开了一个口子,以后根本堵不住。皇帝要杀人,只要罪名成立了,还真就合理合法。
“诸卿商议吧,先生随朕来一趟。”李元起身,顺便叫上了贾琏。
此举导致诸公愕然,纷纷看来,羡慕嫉妒之色溢于言表。
贾琏也同样愕然,不过还是很自然的起身跟上了,表情上看不出端倪。
别看是新君,生于帝皇家的孩子,哪有一个是简单的。不过区区一句话,贾琏成了内阁的众矢之的,传出去呢?
跟着李元出来,在宫内慢步,李元不停下不回头,贾琏也不说话,默默的跟着。
“龙禁尉调查过,先生遇刺案,此辈皆有重大嫌疑。”李元突然站住回头,说了一句惊人的话。
贾琏及时站住,没有撞上去,惊闻此言,面露惊愕:“陛下,此事非比寻常,龙禁尉可有证据?” 李元面无表情道:“龙禁尉查出,忠顺王多年以来与关外生意往来密切,没少往辽东和漠北走私军械。至于货源嘛,京营三镇,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报废,是不是报废,下面的军官一句话的事情,他们钻的就是这个空子。父皇丧期期间,走私也没停过,这些年陆续走私了上千支步枪。外戚也好,宗室也罢,觊觎官营企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朕登基后,王氏快速的与他们搞在一起,朕也不得不下决心。”
这话说的,如果是不知道真相的人,还真要被感动坏了。
“微臣不知从何说起。”贾琏还是做出了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抱手九十度躬身行礼。
李元暗暗得意,心道:以先生的能力,不难猜到哪些人嫌疑最大,如今朕为了除掉了一些威胁,感激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