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欧陆风云 - 红楼:我是贾琏 - 断刃天涯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70章欧陆风云

第670章欧陆风云

能够与本地土著结好不是靠单纯的利益,主要还是因为国人天性多向善的一面,还有就是贾琏强制的要求。

在与土著交往和贸易的过程中,不要占便宜。该给多少给多少,土地都是拿酒、铁器、布匹、武器换来的。

这些物资在本土价值不高,但是对于土著而言,都是好东西。

限制新华殖民地发展的不仅仅是人口,还有各种物资。多年经营下来,殖民地这边有了生产酒水和棉布的能力,最近又发现了煤矿和铁矿,下一步计划是高炉炼钢,解决日用铁器的缺口。

钱对于土著而言是最没用的东西,殖民地大量雇佣土著干活,给的都是物资。这也是加快发展的一个渠道。

大方针就是一点一点的同化土著,都是人,都希望过上稳定富足的生活,殖民地只要能给土著带来这样的生活,就能慢慢的同化。

相比之下,西方殖民者干的那些事情就没法看了,具体案例割-头皮了解一下。

冬天终于过去了!

春暖花开,适合大规模的迁徙。蓄养了一个冬天的精力,一万青年在薛蝌的带领下,忙完了春耕后,迫不及待的开启北上,前往新的家园。

过去的一个冬天,殖民地也没闲着,只要天气好就修路,一条新金山通往开远殖民点的道路,已经修通了一半。来年农闲时,一定能修通。

北美殖民地的生活很艰苦,但是对于从国内来的人而言,这根本算不得什么。

在本土的时候,一年到头忙活下来,也吃不上几顿饱饭。确定加入殖民之后,几乎顿顿都能吃饱,荤腥不断,至少鱼是有的吃的。

所有人都非常珍惜眼前能吃饱穿暖的生活,道路的前方有一个叫希望的东西在等着大家。

薛蝌其实不愿意来北美,但是没办法,这就不是他个人意志能决定的。好在薛蟠也没亏待他,日常身边伺候的女人就有四个,还配了一个团队。

这个团队很年轻,最大的二十出头,都是薛家养大的孤儿,对薛家唯命是从。

按照薛蟠临行前的交代,这次他来是为薛家准备一条最后的退路。也许一直用不上,但万一哪天就用上了呢?

你说是发配吧,这也不能是发配,但是你说是重用吧,这地方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薛蝌的心情很复杂,想到家里的媳妇和孩子,还有妹妹妹夫一家还在本土,薛蝌也只能硬着头皮来了,期待将来能回去,或者把家人接来。

李亨亲自送走了薛蝌以及第一批出发的移民五千余人,不是运力不够,而是一个冬天下来,半数女子怀孕了,跟着去开荒不合适,所以留在金山城。等到孩子生下来了,再迁移过去。

呆了一段时间后,李亨意识到新华王的影响力也就那样。下面的人谈不上阳奉阴违,但总归是隔着一层的。

毕竟不是自己的人啊!

这是没法子的事情,如果自己牛逼,就不会来到新华殖民地。一切都只能慢慢来吧。

有心情胡思乱想,还不如亲自去盯着高炉的建设,争取尽快的把钢铁练出来。

值得庆幸的是,殖民地内不乏优秀的工匠,春耕结束之后,集中力量修高炉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尤其是李亨来之前,薛方等此前的领导群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洗煤、炼焦、修路、开矿,这些工作都事先开始做了很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炉一座一座的立了起来。大量的矿石和焦炭,用牲口拉着走轨道运输到钢铁厂。

前后历时八个月,期间还忙了一次夏收夏种,高炉终于点着了,冒出了滚滚浓烟。

李亨亲临新金山钢铁厂,看着第一炉钢水出炉后,内心的成就感大增。

炼钢厂的人员以本土移民为主,但是矿山、挖煤、洗煤、炼焦,则大量的雇佣了本地土著。

以前薛方没说具体数字,这段时间李亨也摸清楚了,至少两万人。矿山附近的聚集地都成了城镇,刨除青壮之外,还有妇孺孩童。

这样一算,人口就很可观了。刚来那会通报的人口只有五万,那是指男性劳动力,没算女人和孩子。

算上雇佣的土著,男性劳动力能有七万。以每年增加五万本土劳动力来算,百万人口还要最少十年。

想到这些,李亨也只能微微叹息一声。

进入第三个冬天之前,又有好消息传来,十月之前,连续不断的船只抵达,运来的都是青年男女,码头忙活了一个多月,一直到过年之前才消停。国内的船只前后来了二百多艘,其中有五十艘武装商船,是按照太后的要求送来的一千青年士兵,以及大量的生活物资。

剩下的一百五十多艘船只,运来青年男女七万多人,男性全部都是本土移民,女性则比较复杂,除了黑色的,别的肤色都有。

一打听才知道,薛家打着移民送老婆和土地的幌子,从全国各地招募来的青年男子,而且每个人都给了安家费。招募之后不直接运来,而是先运到琉球和长崎租界,进行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然后才每个人塞一个女人,一起送到新华殖民地。

这些人送到之后,先在新金山休养一段,开春之后,一半要北上开远殖民点,一半要南下平远(洛杉矶)殖民点,

国内的贾琏现在的注意力集中在欧洲,随着第三次反法联盟的正式成立,拿破仑面对五十万大军,压力极大。

尤其是沙俄作为反法联盟的主力,拿破仑最为重视。

为缓解法军面临的压力,拿破仑加大了拉拢奥斯曼土耳其的力度,增派了数百军官前往土耳其军做顾问,同时运去了大量的滑膛枪。

针对这个变化,早有预案的周帝国军事顾问团,立刻主动退出了土军,驻土公使也表明了国内不干预的态度。    法国军官团刚来的时候,心态不免傲慢。出生横扫欧洲的法军,看谁都是菜鸡。

但是很快法军顾问就被震惊了!

首先是去陆军的顾问去的是易卜拉欣指挥的近卫第二军,面对傲慢的法国人,易卜拉欣接触了之后心里很不爽,对于艾尔多万这个蠢货,更是想打一顿。同样是军事顾问,周帝国的顾问尽管强势,但凡事都会先商量,尽量做到照顾易卜拉欣的情绪。不像法国顾问,一说话就是别问照着做。并且扬言,当年在北美,一群农民都能被训练成合格的军队,打败了英国佬。

周帝国的顾问离开了,训练的军队和战术留下来了。法国人要求展示一下,看看土军精锐是个啥成色。

易卜拉欣尽管很不爽,还是按照帕夏的意思,组织军队进行了一次演戏。

演戏开始之后,法国顾问发现了不对劲。这支近卫第三军的战术,似乎没见过。

同样是线列阵,但土军阵前的猎兵数量更多,法国顾问想吐槽又有点不敢,因为线列阵行动时,阵型严整,那股步调一致的状态,肯定是精锐。

关键是炮兵与步兵之间协同作战,在法国顾问看来,深得步炮协同的精髓了。还有一点,近卫三军装备的火炮,机动性强,射速高,行动整齐,一看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炮兵,并不比法军炮兵差多少。最关键的,火炮的射程要优于法军装备的十二磅和六磅青铜炮。

法军顾问准将沃纳,谨慎的询问易卜拉欣道:“公爵阁下,为何贵军的阵前猎兵数量更多一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