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再无题 - 红楼:我是贾琏 - 断刃天涯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80章再无题

第680章再无题

下面再怎么鼓噪,皇帝的意志都无法扭转,上奏反对者不少,奏本一律留中。

官方邸报刊登的是内阁上呈的公文,顶在前面的还是内阁。

一场大辩论在民间的报刊上开展,双方论战的结果是没结果,谁也无法说服对方。但是,辩论的文章在报纸上刊登后传遍全国,扩大了实学的影响,怎么看实学一方都是赚的。

至于上场辩论这种事情,轮不到贾琏亲自出马了,有的是文人愿意出来干这个活。

春闱还是顺利进行了,此事贾琏没有掺和,如何扩大推广实学教育,才是贾琏看重的地方。

放榜之后,一番热闹,中者自然欢喜不已,落榜者黯然伤神。

随后的殿试,李元更是离谱,策论题目非常直接,《论兼并》。

拿到题目的考生们,无不汗流浃背,这题目可是太要命了。

殿试的时候贾琏必须到场,改卷子的时候没有亲自上阵,坐在一旁等着。

方颂和闫利两人,拿着前十名的卷子过来。

贾琏一一读了,这题目确实为难这些考生了,文章写的再如何花团锦簇,都没有触及本质。

没法子,这个题目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属于认知之外的东西。或许有天才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也未必敢写出来。

还是有两个胆子比较大的考生,一个是排名第三的卷子,他在策论内集中探讨了历史上各朝代如何应对兼并的问题。指出所有应付兼并的手段,不过是从拆散封国到现在一个一个的地主的过程。指出杜绝兼并从根子上不现实,最好的办法还是从税法入手,改人头税为田亩税。

另一份卷子排第五,以明末为例子,论述了朝廷收不上税的原因在于官员的自私,只在意一家一姓的利益,改朝换代也不影响他们继续做士绅。

这份卷子才是最生猛的,就差直接问一句,天下是谁的天下,士绅曰,天下是士绅的天下。

该卷子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比较有时代特点了,建议学唐太宗,多派遣御史巡视全国,发现土地兼并的案子,及时处理。

只能说比较理想化,没有太多实际操作的价值。

尽管如此,贾琏还是把这两份卷子挑了出来,摆在了第一、二位里,原因很简单,他们还是触及到一点本质的。

重新排名后,贾琏领着内阁诸公以及闫利一道面圣,将前十名的卷子呈送御览。

李元看完前十名的卷子后,叹息一声道:“民间不禁土地买卖,如何能遏制土地兼并呢?一百五十人,竟无一人言及于此。”

贾琏沉默不语,身后群臣也都闭口不言。

李元也就是随口感慨,禁止土地买卖,这不是笑话么?哪个朝代也做不到啊。

大概是有感而发,李元突然问一句:“贾卿,范文正如何?”

贾琏稍稍沉默后作答:“文章极好!”

李元哑然,摆摆手道:“好了,照此排名吧。”

殿试次日,方颂找机会问一句:“陛下问范文正何意?”

贾琏幽幽道:“学田!”

方颂错愕:“学田惠及范氏族人,有何不妥呢?”

贾琏道:“是不是兼并?后人学之如何?范氏是否一家一姓?”

方颂默然,三连问的冲击还是很强的。

说明李元看到问题的本质,即便是范仲淹,也没能逃脱一家一姓的桎梏。

再看看当下的周帝国,那些身居高位的大臣,谁家不是阡陌连田呢?

土地兼并无解,否则也不会有治乱循环了。

新科进士们享受风光之时,贾琏回到家中,王熙凤迎上前来:“吴安中送来拜帖!”

贾琏接过时,黛玉也进来了,看着拜帖贾琏叹息道:“安中也变得的生分了!”

黛玉笑道:“君为首辅,谁敢怠慢?”

贾琏没有接话,放下拜帖,亲笔写回帖,表示下值后随时恭候。

黛玉看的仔细,啧啧道:“同为首辅,岳父不如恩师,呜呼哀哉。”

当着王熙凤的面,贾琏给黛玉按在凳子上,狠狠的抽了一巴掌道:“休沐日就去拜见岳父大人!”

黛玉目的达到,起来揉了揉屁股:“疼死了,果然人老珠黄不受待见了。”

王熙凤默默的摸出一封信递给贾琏:“王义来信了!”

贾琏接过拆开仔细看了看,完了往边上一丢:“安南侯对外扩张朝廷可以不拦着,王义还想让朝廷支持军需,怎么开的了口?”

说完贾琏要走,王熙凤叹息一声,默默跟上,黛玉转了转眼珠子,也跟了过去。

三人到了书房,贾琏当后面的人不存在,径直走到墙前,打开幔布,露出一副巨大的地图。

这幅地图的精细程度极高,而且还是东南亚地图。可见贾琏一直在关注安南的变化,这几年安南可不安生。

王家自从开发大海停步之后,可以说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后来再想加入海洋竞争已经没机会了。安南的物产在国内根本竞争不过南洋各国的同类产品,反过来对于国内的工业品需求旺盛,不得不付出大量的金银采购。

靠着薛家商行的照顾,王家采购军需的价格并不高,甚至比市场价格低三成。

即便如此,王家扩张的太快,已经有点扛不住了。    贾琏看了看地图之后,想到信中王义的意思,王家有进军暹罗之心。

东南亚那些小国,打正面其实不难,难在丛林之中到处潜藏的危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