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轮战之始 - 红楼:我是贾琏 - 断刃天涯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82章轮战之始

第682章轮战之始

该主事职务相当于,首辅办公室主任,级别不高,但是位置很要紧。

即便洪达生没有任何问题,贾琏也不会留着他。即便林如海当面交代要照顾,贾琏也不会留着他。

总而言之,这个位子必须是亲自提拔的人。

本朝太祖做了一件最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停掉了经筵日讲。

大大的削弱了文官集团对皇权的影响力,也降低了翰林的工作量。

这不是说翰林就没有事情做了,这个群体不但要做好笔杆子,还要做好皇室后代的教育,以及有机会调到内阁做各办公室主事。

在这个位置上做个几年下来,可以选择外放做一任知县(上县)或者知府(中下),从做官的角度说,比起那些从知县做起的官员,起步还是高了很多。不要小看从七品到六品,这两级只要跨过去,就甩掉了差不多一半的官员。

绝大多数官员的仕途止步于三品,只有少数幸运儿才能越过三品,成为所谓的高官。

任何行业,能够达到巅峰,从来都是少数人。仕途之道,更为艰难。

完成交接后的洪达生,没有选择去任何一个部,而是提出外放。

这说明了他的野心,鉴于他曾经作为首辅办的主事,出任知府的话,只能是金陵这一类大城市的知府,官阶四品。

下面的事情贾琏交代之后不会盯着,等着回复即可。

新任主事梅俊生上任第一天,自然是要拜见直属上司的。这个位置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专门为贾琏服务,不要伺候其他大佬。

梅俊生无疑是众人羡慕的对象,他这个正七品翰林跳级到了正六品,完全就是因为被贾琏看上了。

当然也是有相应后果的,那就是今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贾琏牢牢的绑在了一起。

这在官场里是常态了。

对于梅俊生而言,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如果不能令贾琏满意,随时可能被替换,后果是终生止步于六品。

贾琏没搞那么多花样,看一眼进来的梅俊生,很干脆的交代一句:“完成交接了就去干活!”

接到调令后做了无数准备,此前紧张的掌心冒汗,却只等来这么一句交代,实在是大大的出乎了梅俊生的预料。

真实情况是贾琏也没啥可选的,翰林院那边素来不对付,此前在内阁里,贾琏是唯一没有配主事的阁臣。

既然如此,随意挑一个,先用着呗。反正做的都是一些文书处理的工作,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仕途被耽误多年的吴安中,在武库的交接过程中迟迟不肯签字,执意要将账目算清楚。

此事在各部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关键兵部的上司们还不敢拿他如何,这位能去贾府,还能被贾琏亲自送出门。还是前首辅张庭恩的小舅子。

兵部方面只能捏着鼻子配合他的算账,亏空全部补上,生怕他不肯签字接任,闹出大事。

此事结合贾琏出任首辅,造成了不小的暗流,京城六部下属的各级部门,都在悄悄的想法子“平账”。

折腾了差不多半个月,吴安中才算正式上任,这个时候他可以确认,武库的账目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就在兵部上下以为渡过一关的时候,岳齐却不这么认为,反倒认为这是一次开始。

这日上值后,岳齐径直来找贾琏,问过梅俊生,确定贾琏在,这才敲门。

“贾相,这是兵部拿出的军改方案,您请过目。”岳齐双手奉上一份最新的军改方案,停下手里的笔,微微后仰看着岳齐,再看看桌面厚厚一摞子方案,抬手往外推:“兵部的事情,本相不宜插手!直接转呈御前吧!”

岳齐恍如被电打了一般,抽搐了一下,过了一会才默默的上前,拿回方案转身告辞。

门关上的瞬间,岳齐听到身后轻轻地“哼”,浑身力气少了一半,架子也塌了,脚步变得越发的沉重。

作为昔日唯一的武将出任兵部尚书,进而入阁,岳齐曾经风光无限一时无两。也曾经想着干一番事业出来,让所有人看好咯。

现实情况是他成为阁臣后快速的失去了锐气,即便有承辉帝的看好,也迟迟没有对旧有军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反而成为了军方利益代言人。

李元登基之后能忍着他,完全是因为林如海这个首辅能忍着他。

岳齐自己都搞不懂,什么时候他的办事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能拖就拖。两任内阁期间,拿出来的军改方案一直毫无新意。

因为阁臣这个位置太舒服了么?岳齐心里没有答案。

刚才去见贾琏,在岳齐看来是一种站队和表态,当初他就是这么对林如海的,效果还不错。

同样的一招对付贾琏,得到的结果是没有结果,贾琏不愿意与之有任何瓜葛,这就不是低头认怂就能过去的事情。

有个事情岳齐还真的不知道,当初贾琏遇刺时,刺客用的步枪和左轮是哪来的。岳齐根本不清楚,范平的人却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判断武器出自军方,流出的方式是报废。这本来是军方的一项福利,每年在军械方面有百分之十的报废率。换下来的武器,从来不是真报废,而是被出售了。

还有一件事情,岳齐大概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也无所谓。那就是京营三大镇,在他入阁之后,每年武器的报废率达到了三成,远高于正常标准。

那么京营三大镇的实际情况如何呢?岳齐心里还是有点数的,这些年京营三镇的情况确实不那么美妙。

此前组织一个混成协前往安西轮战时,这个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最后还是以京营官兵不善在西域作战为理由,从陕甘两地紧急增调了三千新兵,又从草原各部增调了一千骑兵,才算是齐装满员。那么京营三镇出了什么问题呢?

贾琏这边掌握了非常清楚的信息,京营三大镇只达到了七成额员,其次就是骑兵数量远远不足。在选派官兵的时候,大量的官兵不愿意去安西轮战,各种跑送礼跑关系。只能说京营三镇成立之初还能算精锐,但腐败速度也很快,现在的战斗力如何,真不好说。

唯一还能保持相当战斗力的只有神机营,这还是因为皇帝盯得紧。日常训练和人员补充之类的工作比较到位。

还有就是当初底子打的牢固,神机营的征募工作每年都有,从全国各地募兵,保持新鲜血液的加入。

贾琏私下里严重的怀疑,一旦打起来,神机镇一个镇能打京营三大镇。    当然了,现在还不是出动军队的时候,贾琏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自己暴雷。

没有机会继承宁国府爵位的贾莳,选择了出去闯一闯,此刻骑在马背上,回头看着长龙一般的队伍,沿着沙漠边缘前行。

过了玉门关之后,整整走了三个月,终于看见了迪化城。

低头嗅了一口,贾莳觉得嗅觉被摧残了,身上的味道太惨烈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