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主动反击逼退俄军 - 红楼:我是贾琏 - 断刃天涯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89章主动反击逼退俄军

第689章主动反击逼退俄军

遭到重创的土著死活不肯继续攻城,即便科罗廖夫和罗曼诺夫如何威胁,都不愿意再进攻。

因为坚决的态度,俄军反倒不敢来硬的,做出了一定妥协,可以不攻城,采取后退围困战术。

俄军高层对于战损比的认知更深刻,一致认为即便俄军亲自上阵,面对如此高射速的火力,未必能比土著做的更好。

城外再次出现打着白旗来收尸的土著,城内的混成旅依旧没发起攻击。放任他们收尸后从容撤退。

不少军官表示了不满,“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之类的观点频出。

蒋平还算耐心的解释:“混成协加起来一万多人,安西军又不配合,想要长期立足,必须争取本地民心。”

一句话给部下们的嘴堵上了,是个人都知道,安西军与朝廷不说离心离德,长期割据导致的藩镇化已经显现。

安西还是太远了,并且道路艰难,朝廷很难有太多的力量投入此地。但凡安西军一日不自立,便由着它。

越是在前线,越是能充分的认识到沙俄的扩张带来的压力。如何将本地土著绑在战车上,才是最现实的问题。

从现状看,此前的安西军做的并不好。守住比什凯克是第一要务,后续如何与安西军相处,如何与本地土著相处,未雨绸缪吧。

从结果看,安西军实现了把混成协顶在前面的目的,令贾莳想起了新野的刘备。

尽管如此,混成协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在第一线锻炼部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达到目的了。

收尸后的土著开始拔营后撤十里,次日开始挖壕沟构筑工事。

蒋平召集军官开会,宣布现有粮食实现配给制,做好安西军不能来增援,需要长期坚守的准备。

当然一味的坚守是不行的,我方需要做好侦查工作,找到敌军的薄弱处,果断的发起反击,不能让敌军顺利的构筑好包围圈。

是夜,侦查兵出击,摸清楚各路土著营地的情况。

三日内一直无事发生,俄军以及土著不免有所懈怠。混成协在夜色的掩护下,两个步兵标悄悄出城,运动到距离土著营寨一公里左右。

下半夜开始行动,攻击部队逼近敌营五百米距离左右时,集中所有迫击炮,对敌营发起猛烈的炮击。

猛烈的炮火在北、东两个方向造成了剧烈的混乱,五分钟的炮火准备后,步兵发起冲锋。

被惊醒的俄军发现,攻击来自北、东两个方向,立刻判断北面是牵制进攻,东面才是主力,敌军的目的是打通包围圈,向杜尚别撤退。

俄军高层商议的结果,主动后退,然后朝东边运动,争取在路上打撤退的混成旅一个措手不及。

想法是很美好的,现实却非常的残酷。

实际上混成旅毫无撤退的意思,赌的就是土著的夜战能力不行,部落之间不会相互援助。往东边打的部队才是佯动,主力是朝北打,争取给兵力最为雄厚的北面土著造成巨大杀伤,迫使其退出战场。

还有一点,侦查显示,北面的土著来自边境地带,属于最初跟着俄军南下的土著。他们与本地土著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攻击他们时本地土著是不会救援的。如果俄军增援了,那就利用营地与俄军近卫骑兵军打一仗,现有营地的防御工事可以充分发挥火力优势。

北面的哈族部落兵力至少三万,是围城的最大一支土著部落。

在猛烈炮火打击之后,营地陷入了混乱,混成协步兵杀开一个缺口后,快速朝两边扩大战果。

出击的官兵们远则步枪射击,近则以手雷轰炸,并到处放火点着帐篷。没有帐篷,这些游牧土著,冬天就没法呆下去。没有土著的配合,混成协有信心与俄军近卫骑兵军刚正面,并且战而胜之。

陷入混乱的哈族土著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被连续打穿了六七个营地之后,哈族部落彻底崩溃,部落首领在越来越近的喊杀声下,选择了带上亲随卫队先跑为敬。

城墙上的蒋平看着北面燃起的火焰照亮了天空,心里不免有点担心那帮孙子杀红眼了不肯撤退。转头看看东边,尽管兵力不多,只有一个营,却同样打进了土著的营地内,到处放火引起了混乱。

“天快亮了,骑兵标做好接应的准备。”蒋平果断的下达了命令。

一个小时后,天微微亮了,远处的喊杀声渐渐的停止。

北面的两个步兵标实现了彻底摧毁哈族营地的目的后,开始陆续撤出战斗,交替掩护,快速后撤。

预料中前来增援的俄军迟迟不见踪影,负责接应并保护西边侧翼的骑兵标倒是捡到了不大不小的战果,三支百余人的土著骑兵,看规模就是出来侦查的,骑兵标根本不客气,直接杀上去,笑纳了这份意外的礼物。

撤回来的第一二步兵标发现没有追兵后,从容不迫的顺手牵回来不少马匹牛羊。

这一战具体歼敌多少无法统计,但是自身伤亡只有可以忽略不计的十几个,还都是轻伤。

天亮之后全军撤回城内时,俄军一直没有出现。

损失惨重的哈族部落,干脆直接跑路了,在北面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

俄军发现混成旅并没有突围的时候已经晚了,果断撤回北面防线后,更多的噩耗陆续传来。

本就是在俄军威逼利诱下拉来的土著各部落,看到哈族部落不告而别之后,纷纷开始收拾行囊,溜之大吉。

等俄军发现出手制止时,跑的慢没来得及的土著,加起来也就剩下三万多人,分属三个本地的部落。

如果继续选择长期包围,已经不现实了,俄军果断的后撤,同样没有告知本地土著部落。

一直很警惕,侦查勤快的混成旅,对于战场态势的感知要敏锐的多,发现俄军撤退后,并没有追击俄军,而是选择了打击本地部落。

三个本地部落却出乎预料的出动派使者接触混成旅,表示他们愿意臣服,并且自称是李陵的后代。

这一下给混成旅的高层干蒙圈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嘛?

无论如何,从长期驻守的角度考虑,土著愿意臣服,就要做出正面的回应。    混成协只好放弃攻击,并且随着接触的加深,你别说,你还真别说,土著使者说的有理有据。

他们作为李陵的后人,根本不是自封的,而是有唐太宗背书的。

正式谈判之后,蒋平等人也选择了接受对方的臣服,表示会将他们的意愿转达给皇帝陛下,看陛下什么态度再决定他们的地位。

当然也不能就这么放过这些部落,要求他们离开之前,将四周的工事拆除,恢复原状才能离开。

俄军近卫骑兵军撤退的非常彻底,甚至都没有留在哈萨克。这与他们的任务有关,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周军一点颜色看看,并没有全面开战的意思。现在任务也算是勉强完成了,撤退也就成了必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