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秋叶胜花(7)一更
这样的小汽车整个长安也没几辆,司机才要告诉对方这个车门怎么开,对方打开了,直接上了车。
司机启动了车子,问道:“先生贵姓?”
“免贵,姓金。”四爷看向车外,“从豫省封县来,才到秦省数日。”
看门的老头叫卫大锤,他扭脸看过去:“你是豫省逃难来的?”
“是!”
卫大锤就喊了一声:“停车。”
司机一脚刹车,车子停了。
卫大锤扭头看过来:“小子,你耍你老叔呢?”
“这话从哪说起?”
“你逃难来的,买的什么发电机。”
四爷就笑:“逃来的就一定身不怀金?未必吧?来了容易,来了做什么才难。”
卫大锤:“……”他就摇头,“有金有银哪里不能去?”
“到处在打仗,能去哪里?要么被日本人占了,要么就去重庆?可那地方一天三轰炸,怎么活呀?反倒是秦省,日本人没进来。”
司机插话:“三天两头飞机下蛋!”说着就看卫大锤:“叔,要走咱这就走,不走也让人家走。一会子赶上’下蛋‘,咱这大壳子招人眼。”
卫大锤朝前指了指:“走走走!走!跟管家说好的。”
在路上,卫大锤就问家里的情况,四爷——都说了“……逃难艰难,一路尽皆人伦惨剧。小子家中有俩女正是稚龄,内子怀身孕一路逃难,而今小子哪里敢挑差事,赚些润手费好养活家小罢了。”
“也是不容易。”卫大锤就问说:“那你们买这个去,找谁修呀?”
“小子能修!早年上过新式学堂。那时候学堂是有电的,对此有所涉猎。”
“上过学?”
“对!念了十多年书!五年前,十七岁,本来打算去北平考大学的,可这不是日本鬼子打进来了吗?还上的什么学?家中父母诓骗,说是父亲病重,叫我回家。
谁知父母康健,倒是说了一门亲事。国难当头,成的什么亲呀?可内子情况特殊,她本家境殷实,乃父母独女,亦是在省城上过女校。后父母先后病逝,家产被叔父所夺。<
她母家有远亲在我们镇上,说和了我俩的婚事。我若不应,她叔父欲将她嫁给烟馆东家做姨太太。我俩便成了婚,婚后便怀了孩子,我也就没法离家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所涉的地方,所涉及的人说的清清楚楚。
卫大锤又问说:“听你说话,没豫省口音。要不然早听出来了!你这口音像是咱们当地人。”
“上学时常在商行里帮忙,南腔北调都能讲一些。”
难怪呢。
车子停在一套宅子跟前。这宅子非别墅,就是典型的关中式老宅子建筑。
一进门就是外厅,外厅里坐着个长袍短褂的中年人,手里拿着旱烟袋,见人进来了,就先热情的打招呼:“来了?快进来!坐!坐。”
四爷一拱手,撩了袍子坐下了。
卫大锤凑到跟前低声把事给说了:“……我弄差了!不知道是难民。”
张大权倒是不在乎这个,只摆摆手:“嗐!这世道,没法说。”
也不能说难民里就没有家底厚的。就像是在长安城,好些一身乞丐打扮的,人家都是有家有业的。
白天一身乞丐装,拿个碗,真要饭。要了饭还真真吃了!
为啥这样呢?还不是闹土匪闹的。稍微有点家底,怕地痞无赖上门敲诈勒索,也怕土匪盯上了,把家里人给绑票了。
所以,露富的人不多!各个都谨慎,都怕叫人知道有钱。
除非自己有枪杆子,要不然,是个人都怕呢。
张大权对这话并不质疑,却拿了桌上的烟匣子:“抽这个不?”
相互之间请的其实都是大烟!
四爷摆手:“不碰这个。”
“不碰好!不碰好!”张大权说着,就扬了扬手里的旱烟杆:“旱烟、水烟,咱自己的烟叶,再大的烟瘾,这都是菜园子栽一溜烟叶就能解决的问题。一旦碰了这个东西,那真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不可。”
说着就朝外喊:“上茶嘛!没眼色。”
茶上来,张大权就问:“小伙子,咱也不来虚的,有话咱就直说!你给老乡联系,挣的是钱。给咱干活,挣的也是钱。
也别觉得对不起老乡,电这个东西,外地人想在长安耍开,那不容易。能用起电的,不是烟馆就是妓馆,这两个地方,那打手多了去了。外地人干这个,真就是赔了夫人还折兵。
你不操办这个,他们用钱干点别的营生,这是救他们,不是害他们。你嘛,事没给办成,但你也别愁。只要能真的修好,那你放心,不会亏待你。”
四爷就一脸迟疑:“倒也不是对得起,或是对不起谁!做生意嘛,这个不成还有那个。想寻营生,总能找到机会!”
“诶!这是明白话。”张大权就一副你很上道的样子。
四爷叹气:“道理都明白!这里面有个事,您不知道!我这个老乡呀,在秦省有亲。人家来投亲,有担保,能在省城落脚。我的情况您知道,家里孩子小,我这一出门,把媳妇和孩扔到城外不放心!不靠这个挣钱,就是想请老乡的亲戚给担保,能在城里给立户。”
张大权就笑,看了卫大锤一眼:“你是不是没告诉他,咱家老爷是干啥的!”
“没有!没有!”
堂堂警备司令,全市的警察都在咱老爷手里呢,立户归警局管,这还不是一个电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