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画饼机会 - 香江大厨 - 小胖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香江大厨 >

第108章画饼机会

第108章画饼机会

第二天午市结束,岳宁来到港大,这个时候的港大还没有那个红墙黑字颇有气势的招牌,只有一个灰色石头的校门,上头有金光灿灿的大字“港城大学”。

杨志杰站在校门前面的路边,看见她迎了过来。

从灰色校门拾阶而上,进入校园,浓密的绿荫下红房子很有韵味。

杨志杰走在岳宁边上:“宁宁,你看到htv播出的厨王大赛片段了吗?”

说起这个岳宁真的受不了蔡致远,明明她只是个观众,htv放出的厨王大赛首场对决的宣传片是她捂眼,她紧张,她大笑的片段。让观众猜,是什么让她有了这么多的表情。

岳宁摇头:“实在受不蔡致远了。”

岳宁看着宁静的校园,与三三两两的学生擦肩而过,岳宁仿佛又回到了上辈子学生时代。

她上辈子的学生时代好像没这么松弛,骑着小电驴赶早八,期末占不到图书馆的位子,卷绩点保研……

“笑什么呢?”杨志杰问。

“好想快点进大学读书,也让我享受一下悠闲的大学生活。”

杨志杰笑了起来:“你悠闲不了,我现在都悠闲不了,上完课就跑回宁宴了。”

“也是啊!”

杨志杰起了个头,岳宁跟他讨论跟立德食品合作情况。

“崔小姐已经找了日本代理商,打算在日本推烧腊双拼面,这款面是从中村美伊小姐来港,您给她做的河粉中来的灵感。她想请中村美伊小姐拍广告片,但是中村小姐的经纪人给反馈,他们考虑了中村小姐的形象,不希望她给港城速食面拍广告。”杨志杰耸肩。

两人走进大楼,岳宁说:“拍维港的风景,鸿运大舞台的灯光,深夜里一家面馆,一个女人露出半张脸嗦一口面条,第二天,一群日本歌迷来到这家面馆,点名要吃这口面,结束。”

杨志杰看向岳宁,岳宁继续:“从亨通买下中村美伊歌曲改编权的曲子里挑一首适合深夜,且温馨的曲子,截取前奏就好了,另外让蔡致远跟中村美伊团队谈,让他们答应这个方案。立德食品给亨通广告费,这笔费用通过亨通和中村美伊团队的关系,转给中村美伊。在日本广告有争议的时候,他们不要扯进来。”

“这也太……”

“太省钱了。”岳宁往楼梯上走,“另外,我跟崔慧仪会商讨,两家以宁小厨和圆仔的名义开实体面馆。你负责项目推进,这个广告里的那家面馆,要让日本客人能在港城找到。让港城人吃到带豉油鸡的豉油鸡捞面。一个广告既推广速食面,再推广面馆。”

“啊?”

“这个面馆,用立德食品做中央厨房,提供面,提供烧腊半成品。”这本来就是岳宁盘算好的,刚好机会来了。

两人已经走到办公室门口,岳宁说:“等下跟你再说。对了,我看你最近还是很忙,你还没有招到进项目的人吗?”

“嗯。”杨志杰有些为难,“就我朋友陈征。”

“没有其他人吗?你们俩远远不够。是我们实习待遇不行吗?”岳宁问,她跟杨志杰说得很清楚,实习给工钱。

苏菲也提供了外面的行情,实习给的薪资并不高,宝华楼管理公司提供的实习岗是时薪八到九港币,这个时薪高于当年大学生毕业薪资,也高于鸿安百货和鸿安大酒店实习生,每小时五到七港币的时薪。应该是有竞争力的薪资,为什么招不到人呢?

“不是工钱问题。”杨志杰有些为难,他决定直说,“宝华楼毕竟是旺角的一家酒楼,宝华楼管理公司也不过是初创,在大家心里宝华楼实在算不上好选择。酒楼的工作,跟银行和大机构没法比。我知道你的构想是公司是作为总部,下属三条线,但是我跟他们说……”

杨志杰停了下来,港城有钱人的子女去英美留学,家境不错的,从小读英中进港大,这些学生别说是宝华楼这种初创的公司了,就是有些规模的华资企业都未必看得上,港城的那些大洋行才是他们首选。

他跟同学说有宝华楼实习机会的时候,同学嘲笑他:“读了港大,还去那种地方?你当初为什么不考一个专上学院?”

杨志杰想想就生气。

岳宁看着他纠结的表情,她不禁笑了:“知道了,你到底没我那么脸皮厚,不好意思画饼,是吧?”

“我知道你不是画饼,但是我……我表达能力不行。也就阿征愿意跟我一起来。”杨志杰跟岳宁说,陈征跟他一样也是家境不太好,家里咬牙读到港大。宝华楼实习给的工钱多,他自然愿意。

岳宁停下脚步:“宁小厨是面馆,或者说是港式茶餐厅的一个变种,我的目标是做连锁。让你去负责这个项目,你要招商加盟、资源整合、推广策划、维护合作关系等等。经过整个宁小厨的运作,你基本上就能熟悉整个过程了,你大学毕业差不多宁小厨要爆发了,你也有经验了。这样,如果港大的学生看不上咱们,也不必强求,咱们招聘其他学校的,或者是市场上找人都可以。”

“我知道了。”杨志杰低头有些愧疚,“是我不知变通。”

“你大学还没毕业,又没有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进企业,都有很长的学习期。能够这么快进入状况,我已经很棒了。”岳宁说的是实情。

上辈子自己没人带,刚开始和闺蜜两个人,也这样,遇到事情,一下子没方向,好在上辈子有互联网,互联网上有好多大佬,愿意教你,回答你问题。

“你不要这么说了,我都不好意思了。”杨志杰说。

岳宁又不能说,自己是回锅肉。

两人走到办公室门口,不用他们俩敲门,一位戴着眼镜的学者已经走了过来。

“岳小姐,你好!”

“吴教授好!”

内地的学者和港城的学者气质上还是有差异的,莫伯伯更有文人气质,这位吴教授身上带着精英的味道。

“本来想约你在咖啡馆见面,志杰说你要报考我们学校?所以想逛逛校园。”

岳宁点头:“是啊!要参加明年的招生考试,我还听说考试要改了,如果明年考不上,我还得重新参加中学会考,拿到港城的中学会考成绩单,才能参加高级程度会考。”

“走吧!我们边走边聊,我来给你介绍校园。”吴教授请岳宁下楼。

杨志杰说:“吴教授、宁宁,我还有课,我上课去了。”

“志杰,谢谢。”吴教授说。

“志杰,帮我约一下崔小姐。我们明天商量一下项目。”

“好的。”

岳宁跟吴教授走在校园里,吴教授切入正题:“岳小姐,我真正地关注你,是硼砂事件。你的处理,堪称危机公关经典。”

“道理大家都懂,要勇于承担,要快速处理,要真诚沟通,要系统推进,不要自证等权威解答。但是真的遇上事了,公司或者组织很容易失去焦点,把矛头指向爆料者,或者以我是权威,指责民众不懂。这个时候,你说真话还是假话已经不重要了,都会引起公众的愤怒。这何尝不是一种塔西佗陷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