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送错了 - 我破产厂长,你把厂子列为SSS级禁区 - 江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2章送错了

材料科学研究所,b栋,三号复合材料实验室。

空气里弥漫着臭氧和精密仪器运行时特有的干燥气味。巨大的机床停止了轰鸣,只剩下服务器散热风扇持续不断的低语。穿着白色无尘服的年轻人,名叫李维,双手捧着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报告,纸张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他快步走向实验室的另一头,步履间有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

缪院士正站在一台高倍率电子显微镜前。他花白的头发一丝不苟,但身上的无尘服却有些褶皱。

“老师,”李维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数据出来了。”

缪院士没有回头。他的注意力完全被目镜下的微观世界所吸引。那是一根比头发丝还要纤细得多的黑色纤维,在电子束的照射下,表面光滑得如同最完美的黑曜石。

“念。”他吐出一个字。

“样品编号ly-001,直径7微米。拉伸强度测试,平均值…6.98gpa。”李维顿了一下,似乎自己也不敢相信这个数字。

实验室里陷入了片刻的死寂,连散热风扇的声音都仿佛消失了。

缪院士终于缓缓直起身。他摘下护目镜,露出一张布满沟壑的脸。他没有去看李维,而是看着那台已经停止工作的拉伸测试机床。那台从德国进口的、最顶级的设备,为了测试这根细丝,几乎被逼到了性能极限。

“峰值呢?”他问。

“7.2gpa。老师,这已经……这已经不是t-1000级了,它比t-1000的标准高出了整整一个数量级。我们的理论模型里,根本不存在这种强度的碳纤维。”李维的语速越来越快,“而且它的重量,比我们预想的还要轻8%。超高强度,超轻量化……我们做到了!”

缪院士接过那份薄薄的报告。他的手指在“7.2gpa”那个数字上轻轻摩挲。几十年的研究,无数次的失败,一个国家在尖端材料领域追赶了半个世纪的梦想,最终的答案,就浓缩在这张a4纸上。他本该欣喜若狂,本该立刻向上面汇报这个足以震动世界的成果。

但他只是露出一个复杂的、无法言喻的表情。那是一种苦笑。

“我们费尽心思攻关多年,几代人的心血,上万次的实验……”他喃喃自语,像是在对李维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最后,还不如渊龙先生的一句话。”

李维愣住了。他想起了那个最高指示,那个让整个项目组都觉得匪夷所思的研发方向调整。所有的资源,所有的人力,都被集中到一个看似荒谬的目标上。

“一句什么话?”李维忍不住问。

缪院士转过身,拿起桌上一支铅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一条弯曲的弧线,像是一根被绷紧的钓竿。

“他说,‘鱼竿太脆’。”

李维的嘴巴微微张开。鱼竿?他们这个投资数百亿、关系到国家未来战略安全的顶级项目,其最终的技术突破,源于一句关于“鱼竿”的抱怨?这是什么黑色幽默?

缪院士看着草稿纸上的弧线,又看了看报告上的数据。强度,韧性,匪夷所思的平衡。他仿佛能看到一根用这种材料制成的鱼竿,如何能承受住深水中巨物的疯狂挣扎,弯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弧度,却永远不会折断。

“渊龙先生……”缪院士的声音很轻,“他才是真正的垂钓者。”

他拿起铅笔,在报告的标题下面,写下了两个字。

“这材料,就命名为‘龙须’吧。”

龙,是渊龙。须,是那根连接着棋手与棋局的、最坚韧的细丝。

“龙须……”李维咀嚼着这个名字,心头一阵战栗。他忽然觉得,自己所以为的科学研究,或许只是某个更庞大棋局里,微不足道的一步。

“准备一份样品,”缪院士把报告递还给他,“用最好的工艺,做一根‘成品’出来。送到渊龙先生指定的地方去。”

“明白。”

“另外,”缪院士补充道,“对外技术文档,就按照我们上个月失败的那个t-800改性方案的数据去写。这个项目,从今天起,正式封存。”

李维心头一凛。他懂了。真正的国之重器,在它问世的那一刻,就必须消失在所有人的视野里。

……

半个月后。

城郊的鱼塘依旧浑浊。夏末的午后,空气闷热得像一堵墙。苏辰坐在他的小马扎上,盯着水面,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上周,他又跑了一条。还是那个老位置,一个猛烈的下顿,他扬竿,那条大青猛地发力,只听“啪”的一声脆响,他的宝贝鱼竿,从中间断成了两截。鱼线崩断,那巨物带着他的钩子,扬长而去。

他为此郁闷了好几天。今天换了根备用的,手感总觉得不对,漂的信号也变得迟钝。

“操。”他低声骂了一句,把烟头扔进脚边的垃圾袋。

一辆白色的、没有任何标识的小货车,沿着泥泞的小路,慢慢悠悠地开了过来。车停在不远处,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年轻人跳下车,手里拿着一个长条形的黑色盒子。

年轻人四下张望,看到了水边的苏辰。

“你好,是苏辰先生吗?”

“我就是。”苏辰头也不回,眼睛还盯着浮漂。又来一个。自从那个叫赵谦的年轻人来过之后,这地方就没清净过。

“有你的包裹,麻烦签收一下。”年轻人递过来一个电子签收板。

“包裹?我没买东西。”苏辰不耐烦地摆摆手,“送错了。”

“没错啊,地址就是这里,滨河路尽头无名鱼塘。收件人苏辰。”年轻人把签收板又往前递了递,“上面写的,‘市政公共服务提升试点项目’发放的体验品。”

“市政?”苏辰终于回过头,狐疑地打量着这个年轻人和那个黑色的盒子。“市政服务还管这个?”

“新推出的便民举措吧,我也不清楚,就是个送货的。”年轻人憨厚地笑了笑,“您看,这上面有公章,错不了。”

苏辰将信将疑地签了字。年轻人把那个一米多长的黑色硬质塑料盒放在他脚边,转身上车,很快就开走了,扬起一阵尘土。

苏辰踢了踢那个盒子。入手很轻,和他想象中的分量完全不符。他打开卡扣,掀开盖子。

一根通体哑光的黑色鱼竿,静静地躺在天鹅绒的内衬里。竿身纤细,表面没有任何商标和涂装,只有一种内敛的、深邃的黑色。

他把鱼竿拿了出来。

轻。

这是第一个感觉。比他用过的任何一根碳素竿都要轻,轻得像一根芦苇。他握住手柄,轻轻一抖。竿身瞬间挺直,传递到手腕的力量干脆利落,没有一丝多余的晃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