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欲哭无泪 - 我破产厂长,你把厂子列为SSS级禁区 - 江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章欲哭无泪

苏辰的躺平梦彻底泡汤了。

新厂区是一片钢铁与混凝土构成的喧嚣交响曲。塔吊的长臂在空中划出优雅而沉重的弧线,卡车的轰鸣与钢筋的碰撞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某种工业时代独有的催眠曲。

然而,苏辰一点也睡不着。

他名义上是这家“渊龙科技”新厂区的厂长,实际上,他更像是一只被圈养起来的珍稀动物,被一群穿着白大褂和工程服的“技术狂魔”二十四小时围观。

“苏先生,您昨天说,这台离心机的噪音有点大。”项目负责人老王凑了过来,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他的安全帽戴得一丝不苟,仿佛那是某种宗教仪式的冠冕。

苏辰扶着额头,他记得自己昨天只是因为午觉被吵醒,随口抱怨了一句“吵死了”。

“是,是有点。”他含糊地应着。

“我们连夜组织了技术攻关!”老王一挥手,指向那台昨天还在咆哮的钢铁巨兽,“我们从德国紧急空运了一套‘默语者’超静音系统,并且在机房内壁加装了军用潜艇级别的复合吸音层。您现在听听,除了指示灯,您几乎感觉不到它在运行。”

苏辰侧耳倾听,世界寂静得可怕。那台庞然大物正在以每分钟数万转的高速运转,却只发出蚊子扇动翅膀般的微鸣。

他整个人都麻了。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苏辰试图解释,“我只是随口一说……”

“不!您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老王激动地打断他,“您是在用最朴素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一个深刻的道理——极致的性能,必须伴随着极致的人文关怀!一个连噪音都无法控制的实验室,怎么可能诞生出‘星火一号’那样的奇迹?这是格局!是境界!”

苏辰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我求你了,我就是想安安静静地睡个午觉啊!我的格局就这么点大!他内心在咆哮,脸上却只能挤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这群人,简直就是一群曲解圣意的狂信徒。

中午,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向临时搭建的食堂。一肚子的邪火无处发泄,看到餐盘里那份标准的四菜一汤,他最后一丝忍耐也宣告用尽。

“这都什么玩意儿……”他用筷子戳着那块肥肉偏多的红烧肉,低声嘟囔了一句,“这日子没法过了。”

然后,第二天,整个食堂都不一样了。

简陋的折叠桌被铺上了雪白的桌布,不锈钢餐盘换成了精致的骨瓷餐具。一个戴着高高厨师帽,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恭敬地站在餐台后。

“苏先生,午安。”厨师微微鞠躬,“我是负责您和核心团队饮食保障的特一级厨师,姜立。今天的午餐是佛跳墙、文丝豆腐、软兜长鱼和一份特供的有机时蔬。主食为您准备了蟹黄汤包。请问,合您的口味吗?”

苏辰看着那盅散发着浓郁香气的佛跳墙,又看了看姜立那张在电视美食频道里出现过的脸,手里的筷子“啪”地一声掉在了地上。

“不是……我……”他感觉自己的舌头打了结,“我就是想吃碗面条。”

“苏先生又在考验我们了。”陪同的后勤主管一脸“我懂”的表情,对姜立说,“苏先生的意思是,越是高端的食材,越要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这考验的是基本功。他想吃一碗面,但绝对不是普通的面。姜师傅,你明白了吗?”

“明白了!”姜立的表情瞬间变得肃穆,仿佛接下了一项军令状,“我立刻去准备,保证用最好的高筋粉手擀,用慢炖八小时的牛骨汤做底,配上最顶级的雪花牛肉。请苏先生稍候!”

苏辰站在原地,欲哭无泪。

我他妈就是想吃一碗普普通通的兰州拉面啊!加辣多放香菜的那种!你们这群魔鬼!

他感觉自己不是来当厂长的,是来渡劫的。他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无意识的动作,都会被这群人解读出八百种“深意”,然后用一种不计成本、不惜代价的方式去执行。

躺平?咸鱼?

那是什么?能吃吗?

就在苏辰的精神即将崩溃之际,一个更可怕的人来了。

来人是市里派下来的“项目联络官”,姓李,总是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不苟言笑。苏辰背地里叫他“行走的文件粉碎机”,因为任何问题到了他那里,都会变成一份份盖着红头印章的文件。

“苏先生。”李主任推开办公室的门,将一份文件轻轻放在苏辰桌上。

苏辰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现在对文件这东西有严重的心理阴影。

“李主任,又有什么指示?”他有气无力地问。

“不是指示,是一份研究性订单。”李主任言简意赅。

苏辰翻开文件,标题刺入他的脑海——《关于委托开发“新型轻质高强度复合板材”的合作意向书》。

落款单位:东海市工业技术发展办公室。

他草草扫了一眼后面的技术指标要求:密度不高于1.8g/cm³,抗拉强度不低于1500mpa,耐温性能要求在800c环境下保持结构稳定……

苏辰把文件“啪”地合上,再也压不住火气。

“李主任,你们是不是搞错了什么?”他站了起来,手撑着桌子,“我这里是工厂!生产‘废料’的工厂!不是国家科学院!这种指标的东西,你们应该去找航天院所,找军工集团!找我干什么?”

他受够了这种被架在火上烤的日子。

李主任没有因为他的怒气而有任何变化,他只是平静地看着苏辰。

“苏先生,我们找过。”

“那他们怎么说?”苏辰反问。

“他们说,以目前国内最顶尖的水平,也需要至少五年时间进行理论预研,十年以上才有可能拿出样品。而且,成功率不超过百分之三十。”李主任的语调平直得像一条直线。

“那不就结了!连国家队都搞不定的东西,你让我一个收废料的搞?你们是在开国际玩笑吗?!”苏辰几乎是吼出来的。

“但是……”李主任顿了顿,缓缓吐出三个字,“他们说,如果您出手,或许不一样。”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苏辰的怒火瞬间被浇灭,取而代লাইনে的是一阵彻骨的寒意。

他,们?他们是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