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冰渊之下
第880章冰渊之下
茫茫的浑暗里,只有迟钝的摩擦和碰撞声传来,低沉地好似巨人吹动鲸骨制成的长笛。这是浮冰在海中随波逐流的动静,那些最巨大的冰山甚至可以撞沉军舰。
没有想象中白茫茫的净土,世界陷入了一种寂静的暗蓝色,就像被氛围灯打出的环境。
北极迎来了极长的夜晚,它会持续数个月,直到下一个回归年。这就是被称为“极夜”的自然现象。
一只圆脸海豹歪着脑袋,浑圆的黑眼珠子望着不远处的陌生野兽,发现对方冲自己点点头后,它顺着浮冰一下子滑进了海里,扭动屁股,扑通一声消失不见。
“就是这?”
宋识略微踩了踩,脚底下传来一种让人安心的踏实感,如果不考虑他正站在一块浮冰上,周围起码数百公里不见人类活动痕迹的话。
北极不是死地,至少对义体人来说不是,花样繁多的义体和设备,甚至能让人在这里生活得如同置身温室花园,舒适熏陶——可身家够玩得起这一套的人,显然不会对住在北极感兴趣。
对于那些落魄的游荡者,北极对他们甚至比对自然人更加恶劣。他必须置备额外的发热设备,浑身植入体的功耗也要增加,这样才能对抗低温带来的种种影响。
燃料、食物、抗低温模组每一样都是要慎之又慎考虑的事。
但总能想办法克服的。
伴随第二次七土战争烈度的逐步加剧,如今各个大大小小的游荡者社区都在渐渐兴起一种对南北极的向往。不乏有人打出诸如“再一次南征北伐”的口号。
其它都可以想办法,但对于人,他们是真的没招了,克服不了。
“对,就是这。有一支智械社群常年在南北极活动,还养成了定期迁徙的社群文化.抱歉说远了。它们在进行一次地质勘探时,发现了海底有金属反应,从而找到了它。”
青金石飘在旁边:“它与环境产生了特殊的联动,一种非自然的有机反应。如果强行取的话,可能会造成大范围破坏,所以找你过来。”
“另外碳-14测过了,初步判断它的诞生时间距今超过四千五百年。”
“四千五百年吗.”宋识算了算,沉吟道:“第五环应该已经有了吧。”
“你这是典型的灵能史观。”青金石没忍住,插了一句:“从灵能的视角去研究历史。”
“习惯了,习惯了。”
宋识不以为意。
“行了,让我来瞧瞧这玩意——”
他站到浮冰边缘,然后往前一倒。
哗啦。
掺杂着碎冰的海水,猛地拍打了过来,简直像是冻了一年的机械铁狗露出獠牙,对着全身上下胡乱啃咬。
宋识搓了下食指。
一团盈盈火光倏然冒出,包裹住他,隔绝了海水,也顺势照亮了前路。
“我听说战略核潜艇不是就喜欢往这种地方钻吗?这趟你觉得我们会不会刚好撞上?”
来之前青金石专门增添了一套深海潜航模组,现在看上去比平时要胖一圈,闻言它沉默一秒,答道:“正常来说,几率很低,假如真的遇见了”
“你不要出手,让我来。”它强调道。
宋识不由笑了:“我心里有数,我控制力还没差到那种程度。”
“这跟控制力,我认为没有强关联。”青金石却是摇头:“宋识,你要是‘冰’、‘水’要素的【大源】,自然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但你走的是最纯粹的‘火’,这是不行的。”
“你要是在北极全力出手,后果不堪设想,冰川融化——即便岛系的冰盖只融化三分之一,泰拉的海平面都要上升数米,你能明白这个概念吗?”
“我会争取避免这样的事发生。”宋识点点头。
话语间,两人一直在往下沉。 有一点要坦白,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宋识都没有来过北极,只在拟感场景中走马观花过几次。
自己当然可以和青金石一块,功率拉高,狂飙俯冲至目的地,但难得一遇的体验,这么做未免有些浪费了。
姑且还算干净,没有像其它地方的海域一样被重度破坏。
一万米了.宋识心道,景色稍微有点看厌烦了。
悄无声息间,一团模糊的黑影缓缓游曳了过来,哪怕以海底的黑暗环境,它也显得过于大了。保守估计超过百米的庞然大物,数对墨色的复眼盯着远处的火光,它在海中过于醒目。
宋识瞥去一眼。
下一秒,周遭黑暗轰然一散。惊鸿一瞥中,狰狞怪形的水母,翻腾狂舞的军舰乌贼,彩色斑斓、尖牙利嘴的梭鱼集群,还有一头头奇形怪状的海巨怪,如同受了毕生最可怖的惊吓,一哄而散,头也不回逃入了黑暗中。
食物链的生物本能告诉它,再有一秒就要死在这里。
不知过了多久,下潜之势突然一顿。
峭壁冰谷到了。
宋识也不驻足,径直往内钻。整个人仿佛被无形的热刀笼罩住,沿途所过,不见什么动静,那些交错参差的冰牙一一截开,断口光滑平整。
“灵能。”宋识细细感受着:“这种感觉.”
——【大源】?
忽然间,前方亮了起来。
那是个临时搭建起的小营地,吊灯、设备、甚至发电机和线路,无一缺失,平平无奇,只要忽略它位于海下一万七千米的话。
“.哈。宋识露出笑意:“难怪你们没有直接动手取。”
漆黑的立方体,比人高一大截,约莫三米出头。它深埋于冰层深处,依稀可见模糊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