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造物者之歌2:辨魂之眼》(2) - 造物者之歌 - 狷狂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造物者之歌 >

第十七章《造物者之歌2:辨魂之眼》(2)

《造纸简史》一个月的军训很快就过去了,简墨终于正式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造纸学院有两个系:造纸系和造纸材料与设计系。其中造纸系有两个班,每个班二十个学生;造设系有四个班,每个班四十个学生。人数对比十分鲜明。

军训结束后的第一次班会上,简墨意外地被一众同窗投票选为班长。事后他才知道,自己那位热情的室友已经把他赶走黄毛的事情,在班上宣传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然开学仅仅一个月,但造纸学院两个系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让所有造设系的学生意识到自己未来将会面对的糟心局面。对于4903班的学生来说,薛晓峰极力推荐的这位“胆识和头脑俱佳的同学”,相对于其他同样不太熟悉的同班同学,无疑是最佳选择。

大一上学期的课程并不轻松,简墨拿到手的就有十二本教材,包括《造纸原理》《魂笔制作(一)》《点睛调制(一)》《诞生纸制作(一)》《孕生水配制(一)》《纸人等级及分类》《造纸简史》《造纸管理法概论》《纸人管理法概论》,等等。此外,他领了实践课时需要的记录册和工具箱。

拿到教材的第一天,简墨就把所有的内容全部翻阅了一遍。其中对他震动最大的并不是原本期待已久的造纸工具制作教材,而是最不起眼的《造纸简史》。

“夏历5053年,以纸人之父李青偃造生第一名纸人为标志,造纸纪元正式拉开了序幕。——《造纸简史》第一章造纸之术的问世”

教授《造纸简史》这门课的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教师。他在讲台上娓娓而谈,不时在电子黑板上打开几张照片,将造纸之术的盛况展示给台下的同学。

“造纸之术原本仅仅被它的创造者当作一项单纯的个人爱好。李青偃没有为之申请专利,也不曾对其传播做任何阻拦,甚至很乐于为前来求教的人们解答疑惑。这使得造纸之术从一开始就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民间流传起来。

“孩子想要玩伴,写一个;少年想要女朋友,写一个;夫妻生不出孩子,写一个;老年人失去老伴,写一个;家里缺少保姆,写一个;商店里缺少店员,写十个;工厂缺少工人,写一百个;大洪水退去新区域缺少劳动力开发,写一千个……它让人们生活中种种难题迎刃而解,仅仅付出微薄的代价,就能获得过去难以想象的享受和回报。最初,几乎每个人都对造纸之术满口称赞,将它列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

《造纸简史》的授课教师,一名姓方的小个子男教师。他并没有将这段尽人皆知的历史一带而过,相反讲述的语气中充满了感情。无奈他的投入并没有感动台下的学生。对着黑板神游的、竖起教科书睡觉的、在书桌下玩手机的……比比皆是。

简墨低下头,翻过一页书。《造纸简史》描述造纸之术风靡全世界的初期仅用了两页纸,相当于真实历史上的五年时间。

“由于当时还未成立造纸管理局,完全放任的造纸导致纸人数量迅速膨胀。大量纸人急需要工作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因此没过几年,所有人都发现工作越来越难找,报酬越来越低,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原有的社会道德以及伦理观念同样受到冲击:年轻人一与爱人吵架,便找造纸师再写一个新的爱人,将原有的爱人抛诸脑后;原本不孕的夫妇在拥有了一个自己的亲生孩子后,便将写造出来的纸人孩子遗弃……”

“原人所有的恶果归咎于纸人的存在,恶意伤害纸人甚至致死的事件逐年飙升。同时因为纸源劳动力的充沛供给,雇主们开始毫无底线地剥削着纸人的劳动。”男教师的声音越来越低沉,“两相夹击下,纸人们的反抗情绪日益激烈。”

电子黑板上血腥的照片一页页翻过,终于吸引了部分学生的注意力。简墨前排的丸子头女生对右手的格子衫男生低声抱怨道:“为什么纸人这种东西就不能像机器人一样,设置一个三大法则?天性赋予里第一条就应该规定,纸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伤害原人。”

男生歪过头回答:“《纸人行为学》课上你睡觉去了吗?连‘造纸师决定先天赋予,纸人决定后天选择’都忘了。先天对原人服从度再高的纸人,在遇到外力刺激时,也难保不会对原人采用暴力。”

简墨并没有《纸人行为学》这门课,前排这两个学生显然是造纸系的。

女生表情悻悻,不再说话。而台上男教师继续道:“直到那个时候,大部分原人才意识到,纸人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宠物、奴隶、廉价劳力。除了不能生育和造纸外,纸人与原人并没有什么区别。纸人也要物质资源、社会资源以存活于世,纸人也要尊严、自由、权利和社会地位。”

前排又传来一声轻轻的“切”,隐隐还伴随着低低的暗笑。简墨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台上的男教师,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察觉到台下学生的反应。

“当原人发觉纸人的存在已经开始严重冲击原有的社会体系时,局面已经无法回到原点了。夏历5060年,即造纸之术问世第七年,泛亚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对人口进行取样调查。结果显示,纸原比例已达到6‥10。”他最后一句话的语气明显加重,但没有激起学生任何反应,有的人甚至还无聊地打了个呵欠。

因为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眼下泛亚的纸原比例已经将这个数据颠倒过来不说,部分区域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简墨长大的六街。

“有一部分激进的学者曾提出,将所有纸人赶出原人社会,或者全部杀死,同时呼吁政府下令禁止造纸,让社会恢复到没有造纸的正常状态。”男教师说到这里目光将整个教室扫了一遍,“这个提议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响应。然而,这一提议尽管引起了广泛关注,最后却并未得到总理府的赞同。”

话音刚落,下课铃响了。课堂里所有学生顿时精神一振。男教师对此已经司空见惯,面色平静地宣布下课。

简墨没有跟着薛晓峰一起去食堂,反而背起双肩包,跟上男教师。

“方老师,既然当时政府已经看到了造纸的失控,为什么没有下令禁止造纸?虽说那个时候纸人数量庞大,难以处理,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简墨问。

《造纸简史》上记录,总理府否决了将纸人驱逐或处决的提议。纸人尽管与原人存在就业竞争关系,但是他们存在本身对人类并无危害,并且纸人数量已经接近总人数的40%,无论是驱逐还是灭亡如此数量的生命,都是一项过于残忍的措施。

男教师的神情有一瞬间的意外,随后笑道:“教材你看过了没?”

简墨却觉得真相没有这么单纯。杀死这样庞大数量的纸人确实十分冷血,但是面对如此激烈的社会矛盾,这么“人道主义”的理由显然不是一个国家管理机器会优先考虑的问题,否则后面的纸原战争又如何解释。

“当然没有这么简单。”男教师回答了他的疑惑,“当时不是没有人提出禁止造纸,但总理府同样否决了。”

那时距离大洪水退去已有六十年。尽管有灾前保存的科技资料做基础,但劳动力的严重缺乏制约了生产规模和行业覆盖率,新开发区域不足灾后陆地面积的10%。幸存者的生活质量距离旧纪元末期有很大差距。而造纸却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全球复兴进程提供充足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这是所有其他资源都无法比拟的优点。

“当时总理府和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纸人抢占原人的就业空间和生存资源,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就业结构不平衡。只要造纸存在,地球上灾后闲置的区域就能获得快速而持续的开发,同时纸人群体本身也将形成庞大的消费市场。以上两者都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原人所担心的就业问题,只要控制得当,从长远来看不但会得到良好的解决,而且原人本身也将因此获得更多的益处。”男教师从容地回答。

原来如此。简墨的目光落在男教师的衣领上,那里有一枚圆形的领扣。领扣上刻着一支权杖。杖身是一个细长的淡黄色纸卷,上面满布青蓝色纹路,杖冠处是三对白色翅膀——看起来像是某个组织的徽记。

简墨移开目光,继续问道:“既然政府认识到这点,肯定会有相应的措施。可为什么第一次纸原战争还是爆发了?”

男教师叹了口气,“当时的政府对造纸意义的评估和规划,从大方向上看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他们忽略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细节。第一,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整体低下,灾后闲置区域的开发力度,因为受到设备、物资还有基础设施的限制,并不如政府预估的那么大。因此开发进度始终无法跟上规划的脚步。

“第二,因为没有专门的对造纸进行统计和管理的部门,所有人对纸人的增长速度全凭主观臆测。但在政府的乐观表态和学术界的鼓吹下,资本集团和造纸机构对新区域开发前景十分看好。他们迫切地想通过闲置区域的开发,快速赚取高额利润。因此造纸规模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被进一步激发,由此还诞生了一个颇有时代色彩的名词,叫作‘劳动力储备’。那时,甚至收入刚过温饱线的家庭,也会拿钱去投资所谓的‘劳动力储备’,生怕落后于人,以至于无法在新区域开发中分得更多的蛋糕。”

简墨目瞪口呆,感觉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又被刷新了一次。他的反应似乎正好激发了男教师的谈兴。

“然而现实是,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新区域的开发速度始终无法跟上造纸的速度,资本集团和造纸机构手中囤积的大量纸人不但无处可去,每天还都要占据并消耗大量生活资料。无望地等待让这些团体开始惶恐和绝望。实力薄弱的小组织最先承受不住这种消耗,放开储备的劳动力任其自由流出。部分大资本大机构见势不妙也陆续效仿。劳动力市场上本已十分紧张的供求关系瞬间崩溃。最严重的时候,一个清洁工的职位可以引发上千人殊死争夺。大量没有收入来源的纸人和不断被挤占工作的原人在社会上游荡,纸原矛盾迅速白热化,整个社会几乎是眨眼间就掉进了深渊。”

“关于这段历史的分析,”男教师在自己的办公室前停了下来,对简墨认真建议道,“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邢建华教授的《造纸论》第三卷,《纸原平衡浅析》。不过,这本书现在……很难在市面上买到了。”

如男教师所说,《造纸论》这本书十分难寻。简墨不但在学校图书馆和京华市图书馆找不到,简要托人去市面寻,也没有踪迹。而且不光是第三卷《纸原平衡浅析》没有,其他卷也都没有。

“你对这本书有兴趣?”薛晓峰对面的下铺名叫陈元,被前者戏称为“沉迷电脑的安静美少年”。

“《造纸简史》课的方老师推荐的,似乎不错。我想看看。”简墨说。

“这书很冷门。非专业的人看不懂,专业的人又……我想想,我家藏书室好像有一套,你要有兴趣的话,这周我回家的时候找找。如果找到就给你带过来。”美少年一边敲着电脑一边说。

比起黄毛的嚣张尖酸,简墨的另一名造纸系室友陈元,则是另外一个极端。若是向他拜托什么,不管是打水带饭还是占位代点名,从不推诿。但如果让他一起聊天抬杠或者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反倒千难万难。

或许因为这种孤僻的性格,陈元与自己班上的同学并不亲近,却总被热情的薛晓峰拖着跟他们同进同出——不光是在两系都有的公共课上,连晚自习也在一起,因此也被调侃是造设4903班的荣誉成员。

“那就拜托你了。”简墨感谢道。

“班长大人居然对这种无聊的历史课感兴趣,真是看不出来啊。”薛晓峰终于找到机会对简墨抱怨,“我说,已经开学两个月,我们班是不是该组织一次集体活动了?我可听说其他班有的已经秋游回来了。”

简墨这个班长当得确实有些不合格。因为不喜欢集体活动又怕麻烦,在“被班长”后的第一时间,他就立即指定了一名副班长“协助”自己处理班务。这名副班长自然是人缘好又喜热闹的薛晓峰,在同一寝室正好方便简墨“分配工作”。副班长经常吐槽他这个“甩手掌柜”,但任务却都完成得认真到位。

看得到自己“支持”的薛晓峰兴致盎然地规划起秋游备选方案,简墨微微一笑,双手枕在脑后躺了下来,闭上眼睛:幽暗的星海里,无数光点在闪烁。

他从小到大经常在梦里见到的场景,现在即便是醒着,也能够“看见”了。

距离他最近的光点是位于他床铺下的那颗散发着淡淡的明黄色的光芒,好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一刻不停地振动翅膀。那是属于薛晓峰的魂力波动。

黄色小蜜蜂对面的那颗深绿色的光点,亮度要更高一些。它的动静非常有趣,好像一眼不停向外喷涌的沸泉。深绿色的流光翻滚着,有时候还仿佛有小鱼潜伏般向外冒泡泡。这是属于陈元的魂力波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