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
小巴车跑向山路,路程崎岖颠簸,李红砂坐在靠窗的位置,被颠得睁不开眼。
回来路上没功夫垫点儿吃的,她现在胃里很空,闻到老车座垫上的汽油腥臭味,开始反酸。
车在包头村村口停下,李红砂隔一张纸拉开小巴车的箱门,提了行李箱出来。
撚了撚手指上的灰,她拉着行李箱到路边垃圾桶旁干呕。
呕半天呕不出个什么,喉咙又干又涩,更难受了。
起身用手背擦了擦嘴,李红砂闻到空气里飘来阵香气,像清蒸鱼的味道。
肚子配合地叫了声,她寻着香味过去,拉着行李箱拉杆,停在一家农家乐门口。
名儿还挺应景,就叫“蛮香农家乐”。
院坝里摆的桌椅坐满了人,门口停了不少车,应该是来这里旅游的。
包头村从村到镇,市里派下来的干部都靠这里的青山绿水搞旅游业。这里的经济作物是茶树,但也有人种庄稼,交错的田埂是一道城里少见的风景线。
李红砂没想到回老家了,也能看见这么多人。
一时饥饿又能忍了。
她拉着行李箱转身,准备直接回家。
“几位?”身后传来道声音。
李红砂没回头,不知这声儿是问自己的,只顾着拖行李箱往前走。
一股大力拉住拉杆,把她的行李箱扯了过去。
她回头,男人站在烈日下,抹了把额头上热出来的汗:“几位?里面还有位置。”
李红砂在开了空调的角落里坐下,喝了杯解暑的麦茶,都没想明白自己是怎么被拐进来的。
也许是她太饿了,也许是男人太强硬,汗衫下勃发的肌肉看起来太唬人,她一个没考虑的愣神就回应了:“一位。”
男人领她进来,找了最凉快的位置,先给她上了免费的麦茶。
甜却不腻,入嗓润得很。
搞旅游业的村里不缺农家乐,偏偏一路过来,就这家生意最好,不知道是营销还是菜好吃。
或者,刚才那个男人用拦她的方式,强硬地拉来了所有客人。
正是忙不过来的时候,她这里的菜却很快上了。
巧的是每次端菜来的,都是把她唬进来的那个男人。
李红砂没仔细看他的样子,只觉得他浑身是汗的身体靠近太热,每次上菜她都往空调的方向躲开了。
她就点了一份清蒸鱼、一道红烧茄子、一碗紫菜蛋汤。
没点太多,她一个人,多了吃不完。
农家乐一道菜的分量也大,剩下可以打包回家吃。
老家的房子很久没人住了,收拾大半天,她晚上泡面的心思都不会有。
李红砂尝了块清蒸鱼的白肉,蘸了汤汁放嘴里,一点腥味没有,汁水酸甜,好吃得叫她瞪大了眼。
怪不得这么多人呢。
菜果然没吃完,叫了拖地的大娘拿盒子过来打包,结果送盒子和口袋来的,又是那个唬人的男人。
李红砂伸手要接他手里的东西,被他躲开。
男人动作很快,利索地给她把饭菜装好,用纸巾擦掉边缘的油渍再用盖子盖紧,口袋打了个漂亮的结,他拎着递过来问:“好吃吗?”
大概是开餐馆的例行询问。
李红砂接过低着头:“好吃的。”
她要去拉行李,更靠近过道的男人却先一步伸手帮她提了出来,动作自然得像他自己的行李箱,服务周到地把她送到门口。
李红砂不得不擡头道谢,不然不礼貌。
她回乡之前一直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对着空白的稿页发呆,倒也没忘了与人交流的基本礼仪。
乡下几步就会遇到认识的人,她可不想被人嚼舌根。
擡头说谢谢,这才看清男人的眉眼。
是城里男人不会有的那种。眉浓唇厚,骨相俊秀,古铜色的皮肉贴在这副好骨相上,却偏山野的奔放粗犷。
个子又高又大,往那儿一站像一棵枝干横生的大树。
李红砂瞧一眼,谢谢出口就不敢再说话了。
男人浑不在意,摆了摆手回店里了。
李红砂这才看见他手上有道口子,泛出红肉,没有血,但皮开肉绽总是吓人的。
不知道被什么利器所伤。
她抢过行李箱快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