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虫害二
第109章虫害二文涛刚上任,村里好几户都是在他的动员下今年重新种植的棉花,她得告诉文涛,让他去提醒那些农户。
文涛没有怠慢,一一通知了那些农户。但无一例外,没人愿意相信这两个种棉新手说的话。
余飞和白敬宇开着摩托车回到了棉田,村里广播很管用,二三十位大姑娘小媳妇已经陆陆续续来到了田里。
他们播种的时间比其他棉农早一个月,别人的棉田里刚出芽,正是棉苗最弱的子叶期。他们棉花农场里的棉株不少棉苗已经长出第一片真叶,株高长到接近四厘米,红茎占到棉株高度的50%。这时的棉苗抵抗天气和病虫害的能力,都比只有两片子叶的时候要强了不少。
小风徐徐,小苗在风中轻轻摇曳。
余飞和白敬宇分别教大家如何在地膜上打孔抠膜。
“你们就像这样,在子叶变绿展平的幼苗旁打孔,我们要在上午和傍晚时间尽量多放,实在来不及全放时,隔1米放一个气孔也可以。”余飞边说边给她们做示范。
大家都是干活的好手,看完余飞的示范就开始干。
白敬宇在抠膜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棉花出土的子叶上都戴着“钢盔”。这些“钢盔”其实就是种子壳,如果叶子上一直带着这个,就会影响子叶展平,进而影响棉花子叶的光合作用和棉苗生长,严重的还会导致大小苗和晚苗的出现。
他把这些“钢盔”苗指给余飞看:“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你们会怎么处理?”
余飞见怪不怪:“棉花子叶出土戴帽现象年年发生,只是占比多少的问题。一般出现这种情况,要么就是播的种子太浅或种子覆土薄,土壤挤压的力太小,易出现戴钢盔现象。要么是播种太深,覆土厚,棉花苗出土困难,种子芽势降低,也能造成戴钢盔。然后就是温度问题,日温高,膜内返墒快,棉苗来不及脱壳,种子壳易戴帽。我们棉田里除了温度我们没法把控,其他的我们都尽量做到最好了,所以出现的这些帽子,大概率就是温度问题。我们现在只要保持膜面干净的同时,再多打点孔,达到透光增温,但又不能让温度增得太高太快的效果,就能减少出苗早少带帽的目的。”
白敬宇看着她:“这些都是你从余叔那学到的?”
“不是,我从一个叫新农天地的网站上看来的。上面有很多农业专家发上去的学术研究和最新的实验论文,很实用,你没事也可以上去看看。”
“好。”白敬宇笑笑,没想到她竟然是从他建的网站上学到的这些知识,看来这个网他是真没白建。
即便大家都手脚麻利,但抠完六百亩的地膜,也到了晚上十点多。
余飞和白敬宇累得不轻,开车回去的路上,白敬宇的手都发颤了,他努力控制住车把,这才把摩托车安全开回了家。
本以为余爸余妈已经睡了,没想到两人还在等着他们。
“爸,妈你们怎么还不休息?”
“我们哪睡得着啊,听隔壁月英婶子说了,你们请了不少人去田里帮抠膜给苗降温,田里现在怎么样了?”余爸问。
“有了这些孔,应该可以降温了。”余飞说。
余妈从锅里端出饭菜跟白敬宇说:“你俩饿坏了吧,快来吃东西。我也做不了啥好吃的,就凑合弄了些馒头稀饭还有一碟拍黄瓜。哦对了,小飞养的鸡今天下了好几个蛋,我用水煮了,这就给你们拿。”
“谢谢余婶。”差点累散架的白敬宇洗了手,跟余飞各自拿了个馒头就着稀饭吃了起来。
余妈把鸡蛋给余飞剥好放进稀饭里,余飞怔了一下,这么多年,余妈从来没这么对过她。
“谢谢妈。”她有些受宠若惊。
“一家人,谢啥,赶紧吃。”余妈的心也是肉长的,余飞对他们怎么样,她心里清楚。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白敬宇看得清楚,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缺爱的人,得到一点甜头都会念念不忘,铭记于心。
就像他,自从知道他每年的生日蛋糕是白季礼送的,且还在背后帮了他很多,他对他的厌恶,就不知不觉的消散了。
只要他还记挂他,他就能原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