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出乎意料 - 擎翼棉棉 - 牛莹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擎翼棉棉 >

第47章出乎意料

第47章出乎意料

“还记得初中和高中你生日时的蛋糕吗?”“什么意思?”

“其实每一个都是白叔买的。他都把蛋糕送到学校,怕你不吃,就让我跟你说蛋糕是我买的。”

白敬宇冷脸盯着严志高,想要看出他是不是在说谎。

“还有,你还记不记得当时你刚转学来我们学校的时候,班上有个绰号叫‘小马达’的小胖子总是找你茬?”

这事白敬宇记得,当时那胖子叫了几个人把他堵在厕所,最后白敬宇忍无可忍,把胖子给狠揍了一顿。

看白敬宇不说话,严志高继续说:“那胖子的二舅是我们学校的副校长,这事你不知道吧?”

白敬宇还真不知道,因为打了那胖子之后,没多久胖子就转学了。

“那时候胖子当时扬言要把你赶出我们学校,但最后被赶出学校的人却是他。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我成绩好。”

严志高咳嗽两声:“这顶多算其中一个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你爸去找了校长,当时校长的儿子好像惹上了什么经济纠纷,你爸说三天内帮他找出证据,后来还真找出来了。”

白敬宇面无表情:“故事编得不错。”

严志高发誓:“骗你我是快男。这事是我爸告诉我的。当时那起纠纷我爸公司也受到了牵连。我爸回来说的时候,我就觉得你爸真牛逼,我要是有这么个爸就好了。”

“你要是知道他是怎么对我妈的,你就不会这么想了。”白敬宇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他一直以为自己和白季礼互不干涉,各过各的。他搞不懂,在他和妈妈最需要的时候,白季礼没留在他们身边。等他伤透了心,他才回过头弥补,还有意义吗?

“白叔工作特殊,很多事身不由己。”

白敬宇有些烦躁:“这就是你这么多年做他眼线的原因?”

“什么眼线,把你当兄弟才盼着你好。你说你跟你爸也没什么深仇大恨,何苦要把自己弄得跟个孤儿似的。”

白敬宇看向电脑:“习惯了,没必要装亲近。”

“习惯是可以改的,你俩是亲父子,又不是领养的。”

说到“领养”,白敬宇忽然就想到了余飞。

在白敬宇看来,从小受苦长大的余飞,好不容易考到外面,该还的恩也还了,完全有能力甩开拖后腿的余家子,自己去过自己的日子。

但她却没有这么做,不但回来照顾养父,还要留在村里种棉花撑起这个家。

他见过太多因为利益和诱惑生出的背叛,所以才知道一个懂得感恩,不离不弃的人有多难得。

想到余飞一个人挡在那些要债的人前面,自己把辍学的妹妹送回学校,把生病的父亲送进医院,一个人撑起一个家,他忽然就觉得她那些强硬冷漠,自尊要强,甚至蛮不讲理,都可以理解了。

严志高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想什么呢?”

白敬宇回过神:“没什么,你早点睡吧,我把合同先弄出来。”

第二天一早,余爸说什么都要马上出院回家。

余飞没办法,征得医生同意后去办理了出院手续,叫了辆车,把她爸又拉回去了。

从东山县到西贝村一百多公里,车子一驶出县城,两侧的山就多了起来。

乡道上几乎没有人,偶尔有摩托车和三轮车从边上驶过,留下远去的轰隆声。

离村里越近,路就越颠簸。

余飞看着一直没张口说话,时不时咳嗽的父亲,问道:“爸,要不要喝点水?”

余建国终于点了点头。

余飞喂她爸喝水的时候,请司机开慢点,路太颠了,水都灌不准。

开车的司机是县里人,要不是看余飞给的钱还行,加上县里到村里的路前几年也修过了,不再是之前的破泥路,不然他才不愿跑这一趟。

可没想到即便修过的路,跑起来也一样要老命。

父女俩一路听着司机的抱怨,余建国看向窗外的云,声音沙哑的开口说:“小飞,你走吧。去城里找一份干净体面的工作,不要再回来了。”

余飞没想到他爸开口的第一句就是让她离开。

她不知道她爸这么长时间里到底经历了多少内心煎熬,她声音坚定:“爸,您在这里,我哪也不去。”

余建国咳嗽了好一会,才吐出几个字:“你糊涂啊。”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爸,您是怕我留在这里,妈会一直让我帮我哥是吗?”

余建国顺了顺气,说:“你在家里吃了不少苦,这些年你妈明里暗里逼你给家里汇了不少钱了,你妈偏心,但你不要怪她,要怪就怪我没教好你哥,你妈一个女人,也是没办法了才这样。”

“爸,我不怪妈。”

余建国叹了口气:“你妈其实也不是个坏人,当年她肚子里怀了一个但流产了在从县医院回家的路上就捡到了你。当时很多人都劝她不要养,她还是把你抱回家了,说寒冬腊月的,要是让你在外面就冻死了。”

余飞知道自己是被抱养的,但对细节也不太了解,她从没想过要去找抛弃她的亲生父母,而余爸余妈也没在她面前提过。

她记得自己四岁那年,村里有人当着她的面说过她是个野种。这事被她妈知道了,愣是冲到对方家里,揪着人的头发就开始打,二叔来了她妈也不罢休。还说以后谁家再敢在余飞面前胡说,以后村里棉花地的事,谁家也别想让余家帮忙。

二十年前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棉花,余建国是种棉花的好手,谁家地里出个什么问题都去请他帮忙。村里人不傻,谁也不会为了图过个嘴瘾,而耽误了自家田里的事。加上二叔也说了,以后谁家再提余飞的身世,村里分东西领东西都是最后一个,这事才没人敢再提了。

当时的余飞虽然还小,但却知道,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她这种非亲生被抱养的孩子,是最容易被人欺负和凌辱的。不仅小孩欺负人,大人见了也不会制止,甚至还会挑头参与。

如果她妈当时没去大闹一通,那余飞以后在村里的日子可想而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