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戒
破戒
第九十四章
徐意的确是被孙太后亲自留下。
孙太后当着众人的面要陆纨为她演奏《长寿乐》,这事儿不仅文武百官心中颇有微词,女眷这边也有不少暗自议论的声音传出。
孟语嫣就悄悄地和徐意讨论此事儿:“陆阁老可是一品尚书,内阁次辅。太后娘娘让他做这等乐师做的事情,真不明白这到底算折辱还算偏爱。”
徐意心中也有种很奇怪的感觉,这事儿一出,她瞬间对太后的好感度直线降低——哪有堂堂国母如此任性的?这位太后娘娘看起来不仅跟史书上所谓的“贤后”二字沾不上边,且似乎脾气大,极为不好相与。
只是不晓得她这样对沛霖是为了什么。
不管是折辱还是偏爱,这两种情绪出现在孙太后和沛霖身上,都显得突兀又奇怪。
徐意百思不得其解地叉起一个冰桃吃,还不等她嚼完,突然听到有个肃然的声音在前侧响起:“哪位姑娘是蒋国公徐彦之女?”
意识到自己被点名了,徐意怔一怔后,翩然出席。她低头,对来人微一福身道:“嬷嬷是在唤我吗?”
何嬷嬷打量了眼徐意的相貌和身姿,她在心中叹了一声极长的气,平静地颔首道:“不错,太后娘娘有请,徐姑娘请随奴婢来。”
那位奇怪的太后……要见她?
徐意有些六神无主,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被太后单独召见,她迅速找到母亲盛氏,向她投去求助的目光。
坐在另一席上的盛氏自然察觉到了这边的情况,事实上,她也不知自己女儿怎会被太后传召。然太后的懿旨在前,饶是徐彦在此也不能轻易反抗。
盛氏眉头略锁,只能赶紧出席对何嬷嬷道:“嬷嬷见谅,小女年纪尚轻,不懂规矩,怕唐突了太后娘娘,不知可否由我陪着一道觐见?”
何嬷嬷摇头,她一脸严肃地说:“娘娘只召见了徐姑娘一个,夫人不要让老奴难做。”
盛氏有些为难,她抓着女儿的手,没有轻易放。
倒是徐意沉默一会儿,主动道:“没事儿,娘,我随这位嬷嬷去吧。”
盛氏踌躇地说:“可是——”
“夫人,”何嬷嬷道,“太后娘娘还在等着,不可再耽搁。”
盛氏知道这位太后娘娘的脾性,怕女儿初出茅庐在太后面前要吃亏,正想紧急再交代几句,却见何嬷嬷观察了左右一圈后,陡然走近一步,她以蚊蝇之声说了句:“夫人可知‘羲之临池去也’的故事吗?”
盛氏一怔,尚未体会到此话的深意,何嬷嬷便旋身领着徐意走了。
一路上,何嬷嬷在前头领路,徐意跟在后头。她们离宴席与人群越来越远,穿过亮堂的御花园,走过好几条甬道,眼前出现一座莹亮繁华的宫室,徐意看见宫门口的匾额上书写了“慈宁宫”三个大字。
居然是到了太后的寝宫!徐意惊觉。
太后难道不是在宴席上召见她,随便说几句话就好,怎这位嬷嬷还把她带进了太后寝宫?
徐意缓缓地迈进这座森严威仪的宫殿里,她倏然感到浑身发毛。
走到慈宁宫的正殿后,何嬷嬷停下脚步,她扭身打量徐意眼,道:“姑娘请在此等候太后。”
徐意如今颇有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她点头称是。
何嬷嬷见她傻愣愣站着,低声叹息了下,提醒道:“姑娘,太后娘娘着您跪下等。”
徐意愣怔,听到这话,她立刻察觉出太后来者不善。虽说在这个时代,下跪磕头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但哪有人都没见到,就先要跪下的?
太后摆明了是在故意刁难她。
可她既不是宫妃,又从未见过太后,此前也没听翠微和蒋国公府的人说起过徐家和太后有什么龌龊,太后的这份刁难似乎来得莫名其妙。
徐意心中充满困惑,她擡首,见这位何嬷嬷的长相算不上凶煞,她心中一动,暗中走近几步,将手中的玉镯卸下来悄然递了过去。
徐意甜甜地笑道:“嬷嬷,我是头回面见太后,我嘴笨,怕不知轻重没得惹了娘娘生气。嬷嬷伺候太后娘娘多年,定清楚娘娘的习惯喜恶,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请嬷嬷您多加提点。”
何嬷嬷瞥眼玉镯,却没收,只是平静地推了回去,她道:“姑娘客气。看在蒋国公的面子,奴婢提醒姑娘一句话。”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何嬷嬷压低声道。
这话是什么意思,怀璧?
徐意眉头深锁,还不等她细想,远远便传来一嗓子宫人尖细的通报声:“太后娘娘凤驾到——”
原是前头的万寿盛宴彻底结束,太后正式回宫了。
何嬷嬷当即变了脸色,厉声喝道:“跪下。”
徐意下意识地皱紧眉,耳听着宫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何嬷嬷面色几变,她伸手在徐意肩膀下压了压,同时低声道:“赶紧跪下。姑娘一定记住,对娘娘恭敬些,或许能少吃些苦。”
吃苦……
这是坐实了太后把她叫来慈宁宫没有好事儿。
徐意一双狡黠的眼珠子思考般地咕噜噜转了几转后,她心有不甘地跪下。
孙太后是乘着凤辇回来的。
她换下了在寿宴上的那一身礼服,但仍是穿戴齐整。她眼下着一身华贵的湘红色宫袍,长长的裙摆拖曳,头戴赤金宝冠,俨然一副天下之母的威势。
经过徐意身边时,孙太后脚步一顿。
徐意感到有几分寒凉不屑的目光在自己头顶停留了几瞬,她想擡头,却怕此举会被太后抓到把柄,太后正好能以此治她“不敬之罪”,她只能一直佯装恭顺地垂首。
宫人扶着太后入座,太后不说话,也不叫徐意起身。
徐意听到前头一直有断续的窸窸窣窣的声音,等她腿都快要跪麻了的时候,孙太后终于开口,她扬声问:“你就是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