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一战暴富
第二样,是“神农稻种”。
李子渊并没有拿出他最新培育的杂交稻,而是拿出了一批经过初步筛选,产量比普通稻种高出三成的优良稻种。
他宣布,所有愿意归附的农户,都可以用极低的价格,甚至可以赊账,来换取这些稻种。
唯一的条件是,秋收之后,必须将收成的两成,作为赋税,上交给县衙。
那些被弥勒教祸害得一穷二白的农户,在看到了神农院试验田里那茁壮得如同施了仙法的稻苗后,哪里还会有半点犹豫?纷纷跪求,只为能得到一把神种。
李子渊通过这种方式,兵不血刃就将县城周边的土地和人口,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而第三样神物,则彻底奠定了他在这座县城中,如同神明一般的地位。
那就是——“明光灯”和“红糖”。
当李子渊在县衙门口,当着数千百姓的面,点燃了那盏明亮、稳定、毫无烟尘的明光灯时,整个县城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紧接着,便是山呼海啸般的惊叹和膜拜!
尤其是红糖,他们哪里见过这么好的糖。
李子渊利用河谷营地附近大片野生的甘蔗,以一种超越时代的压榨和熬煮工艺,制造出了第一批红糖。
当那色泽赤红、质地沙软、入口即化、甜而不腻的红糖块,作为“神物”的添头,让几个乡绅富户品尝时,他们那副几十年没吃过糖的陶醉模样,瞬间就引爆了全场!
在这个时代,糖是比盐还要珍贵的奢侈品,寻常百姓一年到头都尝不到一丝甜味,而市面上的饴糖,麦芽糖,不仅杂质多,甜度低,口感更是差得远。
一小块李子渊弄出来的红糖,更是成了富户们追逐的奢侈品,可别小看这些小东西,一般的穷苦百姓用不起,可是对于那些有钱的人来说,这些东西就是神物。
当李子渊宣布,这种“明光灯”和“红糖”,将限量向城中富户和商铺出售时,整个县城的上层社会都沸腾了!
拥有这样一盏灯,不仅仅是方便,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个家里有明光灯的富商,腰杆子都比别人硬三分!
而能用红糖招待客人,更是成了炫耀家底的最高方式!
当然了,在暗地里,李子渊将质量稍差的雪盐改头换脸,去掉那些忽悠富人的精美包装,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以散盐的方式,低价出售给县城的百姓,让那些百姓也能吃得起盐,让县城的老百姓更是对李子-渊感恩戴德的。
温博看着眼前这番狂热的景象,看着那雪花般涌入县衙府库的银子,看着那些商贾和乡绅们对自己那前所未有的恭敬和谄媚,他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权势!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站在他身边,云淡风轻的年轻人。
他不仅给了自己权,更给了自己利,还给了自己无上的名望!
温博心中再无一丝一毫的杂念,他知道,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押在这个年轻的男人身上,是他这一生做出的最英明,最正确的决定!
李子渊看着这一切,心中平静如水。
掌控一座城,靠的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武力,而是要像他现在这样,用武力作为后盾,用经济利益去捆绑,用先进的民生技术去收买人心,用超越时代的思想去实现降维打击!
恩威并施,方为王道!
从今天起,这座岭南县城才算真正从里到外,刻上了他李子渊的烙印!
在县城盘桓了半月有余,待一切都步入正轨,李子渊终于决定返回河谷营地。
他留下了一百名弩手协助温博守城,这既是保护,也是监视,而五十名玄甲军,作为他手中最锋利的王牌,自然要带回营地。
临行前,温博亲自将他送到城外十里长亭,依依惜别。
“渊弟,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为兄在此,遥祝渊弟大展宏图,早日……君临天下!”
温博最后四个字,他压低了声音,眼中却闪烁着无比的真诚和期盼。
李子渊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温兄,守好这座城,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另外,有件事,需要你帮我留意。”
“渊弟请讲!”
“帮我搜集三样东西。”
李子渊伸出三根手指。
“硫磺、硝石,还有……铜,无论多少,无论什么代价,只要有消息,立刻派人通知我。”
虽然暂时没有精力去攀登火药的科技树,但提前进行原材料的战略储备,是李子渊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硫磺、硝石、铜……”
温博将这三样东西牢牢记在心里。
“渊弟放心,为兄一定发动全城之力,为你寻来!”
告别了温博,李子渊率领着大军,踏上了归途。
与来时相比,队伍壮大了不少,除了凯旋的战士,还多了一支由上百辆大车组成的庞大商队,车上装满了各种物资,粮食、布匹、药材,以及大量的铜铁矿石原材料等等。
更重要的,是车队中央那几辆由玄甲军亲自护送的,盖着厚厚油布的马车,里面装的,是这足足数十万两白花花的雪花银!
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免费的,应该说是查抄城中富户得来的,包括县太爷那些人,他们一听到弥勒教打来,二话不说就跑了。
等到李子渊带兵灭了弥勒教后,这些家伙又想回来接收自己的财富,这天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自然是被李子渊抄家灭族的了。
……
当李子渊的大军回到河谷营地时,早已得到消息的苏婉,率领着全体留守人员,在营地门口列队欢迎。
“恭迎大人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