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民心所向 - 开局亡国:我在岭南当基建狂魔 - 六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09章民心所向

次日清晨,桂州城。

阳光洒落在城头,却无法驱散昨晚那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味和肃杀之气。

冯盎和武天的头颅被高高地悬挂在城楼之上,在风中轻轻摇曳,无声地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新时代的降临。

李子渊没有急着住进奢华的节度使府,他选择了驻扎在城外的大营,并下令将节度使府改为“桂州总督府”,作为岭南统一后的行政中心。

相比起这些虚的,李子渊要的是迅速稳定桂州局势,收服民心,将这座重要的城市彻底融入他的统治体系才是王道。

他首先颁布了安民告示,宣布桂州百姓自今日起免除三年赋税,并由总督府统一发放粮食,救济那些在战乱中受苦的百姓。

同时,他宣布将冯盎和那些被清洗的旧势力侵占的土地,全部收归总督府所有,重新丈量后,将会分发给无地的贫苦农民。

而《岭南日报》也以最快的速度在桂州城内外发行,读报吏们在高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读着报纸上的内容,将李子渊的仁政传遍了桂州的每一个角落。

百姓们在经历了战乱和恐惧之后,逐渐感受到了李子渊带来的变化和希望,他们看着手中的《岭南日报》,听着读报吏朗读的内容,眼中渐渐泛起了希望的光芒。

“李大人……真是活菩萨啊!”

“我们以后也能分到地了吗?”

“太好了,再也不用挨饿了!”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从桂州城的每一个角落响起,到处都是百姓们发自肺腑的声音。

在桂州局势稳定,新政逐步推行之后,李子渊终于迎来了一段难得的闲暇时光。

他将大部分政务交由苏婉和管辖下的官员处理,自己则将精力投入到军工坊和科研项目的推进之中,打打杀杀和管理的事情,自有手下去做,他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就行了。

这天傍晚,总督府的后花园。

李子渊此时正坐在池塘边的石凳上,手中拿着一本不知从哪里找来的诗经,却心不在焉地翻阅着,这玩意相比起前世的小说而已,实在是太无趣了。

只是这个时代的娱乐节目有限,几乎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要么就是吟诗作对的,再不然也就是骑马射箭打猎的了。

而池塘里,几条锦鲤正在夕阳下泛着金光,不时地跃出水面,激起水面阵阵涟漪。

“李大哥,夜深露重,您该回房休息了。”

苏婉披着一件素雅的薄氅,手里端着一盏热茶,轻声走到李子渊身边,她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眉宇间却散发着一种成熟而又知性的魅力。

李子渊抬起头,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茶香四溢,顿时驱散了夜的寒意。

“婉儿,你也辛苦了。”

李子渊看着苏婉眼角的淡淡青影,心中涌起一丝怜惜。

“岭南初定,政务繁杂,你每日都忙到深夜,可别累坏了身子。”

苏婉闻言,心中一暖。她摇了摇头,柔声说道。

“婉儿身为一介女子之身,本不能入朝廷,而现在能够为李大哥分忧,乃是婉儿的荣幸,只要李大哥能够安心,婉儿再累也是值得的。”

李子渊轻叹一声。

“男子又如何?女子又如何?在我李子渊的眼中,只看能力,不看性别!”

苏婉儿闻言,顿时美眸涟漪,这个世上,怕也只有李子渊才会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心中顿时感动不已,也对李子渊的劳累心疼无比。

“李大哥,今日政务已毕,何不趁此良辰美景放松一下?婉儿看李大哥最近日夜操劳,连眉头都未曾舒展过。”

“这天下未定,又何来放松之说?北方北莽虎视眈眈,中原群雄割据,弥勒教妖人煽动流民……我只不过占据了小小的岭南,又岂敢有丝毫懈怠?”

“李大哥心系天下,婉儿自然明白。”

苏婉走到李子渊身后,轻轻地为他揉捏着肩膀,手法轻柔而又恰到好处。

“但李大哥也当保重身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何况,岭南初定,人心思安,李大哥偶尔出府走动,放松一下,体察一下民情也无不可。”

李子渊享受着苏婉温柔的按摩,她的指尖带着一丝温热,让他紧绷的神经慢慢放松下来。

他闭上眼睛,感受着夜风的轻抚,和苏婉身上散发出的淡淡幽香,徐徐地说道。

“你说得不错。”

李子渊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我确实应该多了解一下桂州城内的民情,顺便也放松一番,这样吧,明日我便出去走走。”

“李大哥英明。”

苏婉轻声笑道,对李子渊肯接纳她的意见感到高兴。

第二天,清晨。

李子渊已经换上了一身寻常的士子长衫,头戴纶巾,腰间挂着一柄折扇,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的富家公子。而老张头则扮作他的护卫,两人悄悄地从总督府的侧门走出,融入了桂州城热闹的街头。

街道上,人声鼎沸,车水马龙,许多商铺经过战乱后,都已经重新开张,吆喝声此起彼伏,虽然还未完全恢复战前的热闹,但已经好了许多了,一些逃离的人也已经回来。

百姓们脸上虽然还有一丝经历战乱后的沧桑和菜色,但更多的却是李子渊新政所带来的稳定和喜悦。

在李子渊有利的政策下,相信再过一段时日,桂州城内外将会恢复昔日的活力。

李子渊一路走来,不时地驻足,听着百姓们的交谈。

“哎哟,老王头,你家那三亩地,今年种的土豆收成如何啊?”

“别提了,李大人可真是神仙下凡啊!我那三亩薄田,以前种水稻,一年到头也收不了多少,今年改种土豆,据说能比水稻多出许多,我家那婆娘高兴得合不拢嘴的,说等明年,再多开垦几亩荒地多种一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