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这一大家子 - 大宋铁甲军 - 家家哥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大宋铁甲军 >

第394章这一大家子

第394章这一大家子“好吧,那你在研究研究。也可以不打弩箭,打钢珠也行。现在的火力已经甩了其他军队一大截子,你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记住了,你是一个团队,队伍里有能人一定要让他们出头。”柴林安排说。

耿工道:“我就是纯粹的爱研究这些,至于能不能赚钱,能不能发财,我都不在乎,更不会阻拦别人了。”

“好的,你好好回去研究吧。小甜瓜发射器先造两台,明天我要拉着去沧州。”柴林说。

“没问题,就是稍作改动。”耿工说。

“别忘记了我的大火铳。”典正南提醒说。

“忘不了,要重新设计,五天给你做好。”耿工说。

一行人骑马回到柴家庄,柴林说:“正南,你也累了,回军营歇息吧。今晚我回家,庄子驻扎有数百士兵,安全无需担心。”

柴秦盯着柴林看了一会儿,发现不认识这个人,哇的一下大哭了起来。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武松道:“非是我夸口,我这六千士兵,可破辽军步兵三万。”

扈三娘朝里面喊道:“红艳,庄主回来了。”嫣然一副地主大老婆的派头。

“来试试这架改良的小甜瓜发射车,射速快了有一倍,不过距离没弩车那么远。”柴林说着让人把从天工一营带来的弩车架起来。

柴林问红艳:“真会做?”

一岁半的孩子,说话还不是那么清楚。

“另外你这营中的弓箭练习的如何了。”柴林问。

这意味着一亩地拥有了原来两亩地的产量。

玉米秸秆打碎了是优良的草料,能供应马牛羊食用,牲口食用后又变成肥料,良性循环。

东平府位置比较好,外面刚好有济州府护着,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

拉开火的小甜瓜放上去,放,砰,一下把小甜瓜发射到了百米开外。

柴林道:“这周福又胡闹,一流人才应该在军队,怎么能去商行。等回来我去把萧让调回来,来参谋部。这萧让写的一手好字,比印刷的都好,绝对的人才。”

扈三娘很高兴,柴林难得回来一趟,说:“当家的,今天我下厨房给你做菜,咱们一家人好好团聚团聚,我让人喊秋霞妹子去了。”

再说柴林回到家,几年前还冷冷清清的家,现在热闹非凡了。

就连数百辅兵包括火头军、医护兵在内都配备有铁盔和牛皮甲。

“这老头脾气大的很,听说咱们占了河间府,把书房里的花瓶都摔了,我过去找骂啊。不过人老精,马老滑,我岳父聪明的很,他对天下大势看得很开,心里更多的想的是百姓,而不是官家。今年东平府北部山区种的土豆、红薯、玉米大丰收,他高兴的不得了,明年估计东平府最少推广一百万亩地的新作物。咱们钱粮不愁了。”柴林说。

钢木复合的弓箭射程还是可以的,拉力比较轻,有效射程八十米左右,抛射一百五十米左右。

随着号角声,数千步兵缓缓而行。

柴林说:“你们营一帮美女,长得又漂亮,往战场上一跑,把男人们的魂都牵走了,你让他们还怎么打仗。所以啊,你们还在后方管理战地医院吧,一样的贡献。你要是在不同意就跟在我身边也行。”

“真会做,夫人一直想着给你做饭吃呢。”红艳说。

“棉籽油不能食用,现在主要用于加工肥皂。我给你们营调拨些棉布、棉籽油,你们自行加工。”柴林说。

厨房里传来了叮叮当叮叮当的声音,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打铁呢。

武松也在进步,而且进步很快,从前那个爱喝酒打架的不良少年,现在的武将。

“是啊,一年多了,这段时间开发海岛,种田种地,到秋天又打仗,哪里顾得上出去跑跑,这次去京城转转,看看能找到什么人才不。”柴猛说。

不过半夜就已经到了东平府,二人在东平府大车店过夜。

唯独庞秋霞尚未有子女,每日里带兵,很少回来。

这一路可远着呢,二十多里地呢。

武松道:“我明白了,哥哥放心。二郎一定把事情做好,一旦有战事发生保证取得胜利。”

柴林接过孩子,说:“让爹爹抱抱。”

“噢,这是为何?大街上人没见少啊,赚多少是多。”柴猛一口地道的东京音。

侦察营的暗桩,在东平府城西。

八百斤这产量已经超乎了程知府的想象,农民高兴,他更高兴。

扈三娘把柴林推出了门外。

而且玉米比高粱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玉米秸秆。

“这次对战辽兵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咱们的大将军炮、卧虎炮在遇到阴天的时候,使用是受限制的。这是火器的弊病,这个缺陷咱们的敌人可能很快就发现,所以咱们也要重视冷兵器。”柴林说。

柴林、柴猛二人一身黑布的劲装短衫,牛皮的护腕,牛皮的的靴子,一看就是京师镖师的装扮。这扮相改动比较少,二人在脸上加了胡须,几乎看不出丝毫的痕迹来。

过了好一会儿,庞秋霞回来了,看见柴林快速的跑过来,说:“为什么把我的骑射兵改成了医护兵营。”

柴林、典正南等一行人观看演习。

东京城太大,步行的话能把腿累断了。

“瞧不起谁呢,我会做。”扈三娘气呼呼的洗手下厨房了。

扈三娘听到声音从里屋出来说:“咱们这一家人过得,都不认识自己家人了。”

“那是距离和角度的问题,近距离,正面射箭那就不一样了。俗话说大将军不怕千军,就怕寸铁,寸铁指的就是弓箭。把弓箭再多配备些,最少要配备三千张弓,你要明白,打仗的时候可不一定是势均力敌的。可能你的这六千人马要对三万甚至五万,到时候你就明白战争的残酷性了,咱们的商队花那么大代价推广桑树种植,可不仅仅是为了丝绸。”柴林详细的给武松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