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音乐的舞台从不需要过度营销。 - 文娱:你就是这么玩音乐的?! - 武剑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01章音乐的舞台从不需要过度营销。

第401章音乐的舞台从不需要过度营销。

李灿一行人对专业话题的讨论并没有占据太久的片场。

大概也就一分钟不到,寥寥的几句话。

但这几句话的信息量却属实令观众大脑有些过载,仿佛每说的一句话都游离在认知之外。

【听不懂,听不懂啊!】

【有没有吊大的解释一下?】

【音乐是理性的?啊?!】

【这跟二律背反又有什么关系啊?】

【不是,二律背反是什么啊?!】

短短的一个小片段,被不少网友们反复观看了几次。

最终还是确定。

吗的,是真听不懂。

但自古弹幕出大神。

很快,便有观众在弹幕里进行了解释。

【二律背反,用一个简单但不太恰当的方式举例,你和另一个人吵架,他觉得你说的是正确的,你也觉得他是正确的,但你们两个在共识下却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理论矛盾,放到一起相悖了。】

【同一个问题用纯逻辑推导,得出了完全相反的两个结论,这种违背了矛盾律基本逻辑的情况证明人类的理性其实是有限的,需要实践去进行理论的统一。】

【放在探索音乐边界上便是如此,因为任何学科都会建立在边界之上,探索边界很危险,极其容易先验幻相,瞎用已有逻辑套上去大概率出现错误,甚至是二律背反这种相悖的理论现象。】

【至于音乐是理性的,这个更简单,作为欣赏者,音乐是感性的,并不了解其构成与成因便能通过联觉感受音乐的美与表达,但从创作者来看,音乐的一切却都是有着如自然科学一般的规律,是一种纯粹理性且抽象的过程,通过理性去表达感性。】

【大概就是,音乐家通过理性的逻辑创作去表达感性,但到达了一定的程度时,由于人情绪与感情的复杂性,导致从理性的角度来看,难以被具体化,就会产生音乐在理性与感性,抽象与形象之间的辩证话题。】

【因为,运用理性去欣赏更感性的作品,会在想象力与联觉上受到限制,可若是运用纯粹的感性欣赏一些抽象的,理性的作品,却又会无法理解作品,这就涉及到了音乐的发展与传播理念。】

【音乐家会公认音乐源自于理性,表达感性,但走到后面,就会出现抛弃感性,纯粹追逐理性或是完全交给感性的两种理论流派,这和二律背反有些近似,但不完全是,因为在音乐里,理性与感性的对立虽然存在,但没有那么严重,所以温妮会说“像”。】

就算有了解释。

网友们看着还是有些懵圈。

大脑尖尖开始思考。

终于,越来越多的网友抓住了关键词。

【《走到一定水准》,灿哥的意思是,大部分音乐人都达不到这个水准,所以可以不用理解。】

【《现象之外理性只能无知》,但没几个人能走到现象之外。】

【懂了,抽象的李灿选择玩抽象的表达。】

【我也懂了,管他因为啥呢,我听爽了就行。】

【虽然这次dp乐队的节目玄乎了一点,但我就是感觉这表演有点过于炸裂,虽然我说不出炸裂在哪,或许这就是感性吧。】

【卧槽那吉他是真的飞了,一想起来我就激动。】

【只有我在激动于结束前的那个小号吗,吗的听不懂但莫名其妙有种泪目的感觉。】

既然想不通,那就不想。

网友们乐于转换思维。

这是最朴素的市场反应。

如果作品能够感染人,让人觉得炸,那自然会有人愿意深入了解一些动因。

但如果作品惨不忍睹,完全不行,就算在艺术这一块描绘的天花乱坠,大部分网友也是不会买账的。

作品的深度内核,可能没那么关心。

但那足以奠定吉他女神的表演却深入人心。

“所以,你们dp的这次演出,更想通过理性的,抽象的内容,去表达一种很复杂的感性内容的同时,进而在哲学思想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也正因如此,才会选择无主唱的表达方式?”

郑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下意识的便这么问了起来。

毕竟,在《egodeath》吉他最后段落的歌唱性表达中,运用了不少超前的演奏理念。

比如在噪音运用上的延伸。

正如很多年龄很大的人仍然不太能接受摇滚音乐,或是电子音乐一般。

现代音乐的很多音色,单拎出来的确就是纯纯的噪音。

可在演奏中,温妮却能让这种程度的噪音唱起歌来。

给人的感觉,自然就仿佛第一次接触摇滚或电子时的那种奇妙感觉。

“噪音”仿佛也变的悦耳了起来。

在郑杰看来,这就是一名音乐家最强悍的功底-——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宽音色的意义,化腐朽为神奇,将理论上的理性内容转变成一种感性的感受,反过来却可以通过感性去引导理性的回归。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