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当之无愧的英雄 - 步步登峰 - 东门吹牛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步步登峰 >

第5章当之无愧的英雄

天光艰难刺破厚重的雨云,雨势渐收。

洪水如同被打断脊梁的恶龙,缓慢退去,留下触目惊心的疮痍。

招待所内,劫后余生的疲惫秩序取代了昨夜的绝望混乱。

得益于王强的预警和后续高效指挥,以及周海阑坐镇的压力,大部分被困群众已转移至楼上安全地带。

伤员被简单包扎处理。

压抑的啜泣、低语和寻亲的呼唤交织。

王强站在沾满泥浆的大门口。

他敞着廉价衬衫,裤腿卷起,赤脚踩在泥泞的塑料拖鞋里,泥水浸透脚面。

脸上布满干涸的泥浆、汗渍和浓重的疲惫,眼窝深陷,嘴唇干裂。

唯有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扫视着灾后景象,警惕二次风险。

一夜紧绷的神经松懈,排山倒海的倦意几乎将他击倒。他用力掐住虎口,用疼痛驱散昏沉。

引擎低吼与碾压泥泞的声响打破了沉重。

几辆沾满污泥的越野车、警灯闪烁的救护车和载满武警的卡车,艰难停在院外。

县领导终于抵达。

县长刘国涛,副县长李卫国、县委书记赵明远等县里头脑。

带着一脸风尘仆仆和凝重,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泥水快步走来。

救援队的白大褂和武警的迷彩服,让死寂的院落有了生气。

“周市长!您没事吧?”李卫国急切地看向人群前方的周海阑。

周海阑站在台阶上,风衣早已脱下,只穿深色衬衫,同样沾着泥点,袖口挽起。

雨水冲刷过的脸庞苍白无血色,眼下青影浓重,嘴唇干裂起皮,显得异常憔悴。

然而,当目光迎向县领导时,一股凛然气势勃发。

脊背挺直,眼神沉静而穿透。

“我没事。”她的声音不高,却压过嘈杂,沙哑而沉稳,“灾情紧急,长话短说。”

她直接切入主题,主持这场在疮痍中进行的简短交接会。

她的汇报简明扼要,县领导们神情凝重。

这时,一个负责统计的干部挤过来,将一张沾泥的纸递给周海阑。

周海阑低头看了一眼,整个大厅瞬间安静。

她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声音陡然拔高,斩钉截铁,“同志们!青山镇遭遇特大洪灾,损失惨重,令人痛心!但是……”

她声音带着激动和一种宣告式的郑重,“根据初步统计,杨柳洼、石桥沟、老堤坝拐弯这三个重灾区域,截至目前,确认因灾死亡人数……六人!”

所有人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

“六人!这与灾害规模和最悲观的预计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几乎是一个奇迹!”

她的目光牢牢锁定王强,充满激赏与郑重。

“奇迹如何发生?”她的声音如重锤敲打人心,“就在昨夜,在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占据主导时,有一个人!第一个凭借专业素养和高度责任感,预判到这场灭顶之灾!是王强同志!

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不顾可能受到的误解和处分,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担当,强行启动广播预警系统!是他那声嘶力竭、响彻全镇的呐喊,惊醒了沉睡的群众!

为成千上万的乡亲争取到了最宝贵的逃生时间!这是决定性的第一步!”

大堂所有人的目光聚焦王强,震惊、感激、难以置信。

“灾情爆发后,常规指挥体系一度陷入瘫痪,现场极度混乱!”周海阑继续,字字铿锵,“又是王强同志!临危受命,指挥若定!在临时指挥部成立后,他迅速锁定安全制高点,科学合理地调度有限人力,高效有序地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稳定了受灾群众情绪,为后续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他的现场指挥协调,是稳定局面、减少损失的核心关键环节!他的贡献,是突出的!决定性的!不可替代的!”

周海阑的声音拔至最高点,“王强同志,是这次抗洪抢险中当之无愧的英雄!是全市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英雄”二字如惊雷炸响,余音回荡。

目光如实质般淹没泥泞中的王强,有敬佩、审视、震撼。

也有如苏若雪般混杂嫉恨,与屈辱的冰冷针芒。

王强心脏狂跳,荣誉感冲击着他,但更强烈的是一种冰冷清醒和刻意算计。

他压下情绪,在无数目光下迈步向前,走到周海阑侧前方,面对众人。

尽管衣衫褴褛,泥污满身,但那股经生死淬炼的气场,隐隐呼应着周海阑的威严。

他脸上只有沉静谦逊,声音沙哑却沉稳有力,“感谢周市长的肯定!我只是在危急时刻,做了一个水利工作者、一名普通党员应该做也必须做的事!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天职!”

他目光诚恳扫过众人,话锋自然转向集体,“但这绝非我一人之功!这首先离不开周市长在危急关头的坚强领导和果断决策!是她稳定了军心,指明了方向!更离不开所有参与救援的党员干部、武警官兵、医护人员、基层群众...是大家众志成城,不畏艰险,每一个坚守岗位、伸出援手的人,都是这场战斗的英雄!荣誉属于集体!”

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人群边缘脸色惨白、身体微颤的苏若雪。

“还有……”王强声音沉稳地补充道,“在灾情发生后,我们规划科的苏若雪科长,也积极响应指挥部号召,克服困难,协助组织群众转移,维持现场秩序,做了不少具体工作。”

苏若雪身体剧颤,猛地抬头迎上王强深不见底的目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