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姑父老姑遇到的烦恼 - 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 魔王山泽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18章姑父老姑遇到的烦恼

第618章姑父老姑遇到的烦恼  晚上十点,三个曾经都在老姑姑父家寄宿过的侄子,坐在圆桌旁跟老姑姑父喝酒聊天。

这样的机会不多,好像曾经老二,大富假期来过一次,然后他们兄弟三个在家于大兵,一共兄弟四个人站在草原上拍了张照片。

时光蹉跎,转眼过去了十五六年。

饭桌上,老姑最关心的还是大为这些年的近况,她一直总是听人说大为这些年发展好了,还在镇子上弄了个修理厂。

甚至前几年还出钱给大凤把病都看好了,这些都是作为老姑不敢想象的。

于大为从小到大啥德行,她可是太清楚了。

所以饭菜还没吃上两口,老姑就迫不及待的问起于大为这些年的事情。

于大为也没有藏着掖着,从自己回家心灰意冷,想随便找个女人把婚结了,然后也像其他农村人一样,种地收秋一辈子在地垄沟里转悠。

“不过想归想,老姑,当我准备这么干下去的时候,就感觉一辈子一眼就能看到头,当时我整个人都快要疯掉了,我想着这辈子不要说轰轰烈烈,但最起码得过的精彩一些,一辈子守在这一亩三分地里算什么呀。”

于大为放下酒杯,一脸感慨的攀谈,他上辈子刚结完婚的时候就是那么想的,然后就有了抬钱买设备。

然后就是设备被偷,自己被高利贷追债,无奈去了油城找活干,之后人生的失败就好像多米诺骨牌似的,一发不可收拾。

好在,重生回来,他在关键节点处遏制住了命运的喉咙。

“后来我大舅哥帮我把买好的农机设备拉回来,我就感觉屯子里肯定有人眼红,再加上我大舅哥那人就是个势利眼大嘴巴,恨不得把所有功劳都贴在自己身上,我猜到了,我肯定得有一劫。”

于大为的话半真半假,上辈子自己买的设备之所以被偷走,跟自己做事张扬有关系,也跟自家大舅哥回来使劲的鼓吹也有关。

他就那样,自己弟弟当年上粮库上班以后,逢人就说,“我那个弟弟现在去粮库了,唉呀,这以后粮食可不愁卖了,家里可轻巧太多了。”

于大为都已经习惯了,所以今后有什么好事儿,他都不会跟韩静凡娘家的人说。

“再后来凭着修理技术,还有大富的二舅三舅帮忙,我渐渐在芦河镇站稳脚跟,开了个修理厂,如今生意还算不错,手底下有个百十来号人。”于大为多的也就没说太多,主要是当年给老姑老姑父留下的印象太不好。

整个一个吹牛皮大王,就差无中生有了,所以对于自己的故事,点到即止就可以了。

不过了解大哥啥情况的于大富则是坐在旁边嘴角抽了抽,什么叫“生意还算不错”呀!

二舅都跟他说过,大哥于大为别看明面上只有一个镇上的修理厂,可不论是修理分厂还是修理铺子都铺的极广,还有各种隐形的资产,再过几年估计就能追赶上他了。

这可是二舅跟他喝酒时的原话。

于大富听到以后简直震惊的不行,二舅可是有一个庞大的集团,在油城如今论实力绝对能排到前三。

结果二舅对大哥是那样的评价,于大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于大富的眼神变化,很轻易的就被老姑老姑父夫妻俩捕捉到了,两个人经常面对各种官场上的人,一点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有的,只是他二人都很默契的装作没有看到。

不过二人此刻都有一个想法,就是大为刚才说的话可能有些夸大的成分在了。

可能百十来号人没有,十几二十号人还是有的。

“老姑,姑父,你们这些年怎么样?这次回来怎么没看到潇潇呢。”于大为不忘拿起酒瓶给姑父斟酒。

潇潇是老姑跟老姑父唯一的孩子,也是于大为的表妹,比于大为小很多很多,小时候经常跟在于大为后头缠着要大白兔吃。

于大为也不吝啬,姑父给的零花钱,还有中午吃饭的钱,他总是会偷偷攒下来一点,然后给小妹成包成包的买大白兔奶糖吃。

就是好心办了坏事,活生生把一个明眸皓齿的小姑娘吃出了虫牙。

“她去了连城的私立学校,现在读初中,很快就要上高中了。”老姑时不时的给三个侄子夹菜,“他们这个学校是初中,高中,大学一体的,当时我跟你姑父就想了,一来放在那边念书比较省事儿,教学质量也比这边好。”

“二来,你妹妹学习成绩一般,真要是考不上好大学,至少有一个本校连读的大学可以去,经历过你高考的事情以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有些变化。”

老姑语气之中还是带着浓浓的感慨,或许想到了念书的大侄子。

其实于大为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书读的都不错,而且成绩也是年级前列,在他们八班还是班长兼课代表。

她丈夫当时甚至给大侄子规划了两条路线,一条是自己考出去,然后毕业在大城市历练几年,等啥时候累了,想回到这边找个工作也会很轻松。

又或者给他安排去当兵,她丈夫有几个高中同学就是在部队里任职,后期军官学校毕业以后,地域不是离得太远的话,都能稍微帮一下忙。

明明一切安排的好好的,可那一年监管出奇的严,没有户口根本就不能在当地高考,而回老家考试学的东西还不太一样。

毕竟这里是自治区,当时内部考试的规矩差的很多,教学的东西尤其是外语也有所不同。

于大为发现老姑跟老姑父的眼神变了变,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便主动笑着开口:“过去的事情都过去,把美好的记忆留下,不愉快的让其烟消云散,重要的还是要珍惜当下。”

随后他话题一转,笑着看向客厅方向:“我这次来还是挺开心的,老姑跟姑父身体都很好,而且住着的这个大平层也很不错。”    “唉,确实是挺不错的,我俩也想着就这么住在这儿一辈子也就是了,可上面这两年又给分了房子,不是免费的,得认缴。”老姑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立刻愁眉苦脸起来。

或许是借着酒劲,又或许是侄子们都来了她太开心了,索性把压在心里很久的话说都说了出来:“这几年镇上盖的房子越来越多,眼看卖不出去,这些房产商就把主意打到了我们这些人身上。”

“哦?他们是怎么个操作?”于大为来了兴趣。

“把几个新建好的别墅区整合起来,给我们一个很低的价格,然后让我们交钱买,这个事情官家这边也是支持的,毕竟空着的房子实在是没人买,光这么放着影响也不好,只能自掏腰包。”

“可那毕竟是别墅啊,再便宜能便宜到哪去,我们家是拿不出钱来,就算把现在这个房子卖了也不够,可你姑父现在还是领导之一,真要是不做表率,也说不过去。”老姑的言语中,全都是对这边的房地产商,做事毫无下限的抱怨。

你说当初你明知道这边人少,你们还傻呵呵的在那里拼命地建,建完一个小区又建另一个小区。

整的如今到处都是空房子!虽说房子建设的挺好,可没人买没人住有啥用啊!

老姑多年前好歹也是厂长一样的人物,对事情的利弊分析的也十分透彻,如果不是自家丈夫位置比从前高了,她继续干下去怕影响不好,现在别说一套别墅了,两套,三套也不是没可能。

老汪是会计出身,本身对钱就非常敏感,而且做人做事中正平和,所以极其爱惜羽毛与尊严。

不然两口子如今,也不至于全部家底只有这么一个房子。

“好了,孩子们好不容易来一趟,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何必多说。”老姑父拦下话题,又看向于大为,“这几年华夏发展越来越好,大为你也别总故步自封,镇子终归是太小,有机会还是要出去看看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