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临时摆摊点八天长假终于到来。……
中秋游园会毕竟是鸡笼岭森林公园重新开业以来第一次举办活动,不仅路引和工作人员们重视,县镇的领导也重视,提前跟农林、文旅、交通和城管部门开过会,要做好迎接游客的工作。
包括郑信冉在内的小贩们都被城管喊去开会了,为了维护秩序,给游客们留下一个好的旅游印象,小摊贩必须要到规定的临时停摆点摆摊,摊位抽签决定。
小摊贩们也可以不服从城管的安排,但是城管巡逻时一旦抓到,绝对不会给第二次机会,会直接把他们的摊子给没收了。
好歹有个地方摆摊而不会被城管和森林公园驱赶,关键还不收租金,小摊贩们也不想跟城管对着干,都报名抽签了。
郑信冉原本自己去开的会,但是他觉得他妈的运气比他好——要知道他现在能月入一两万,全因当初听了他妈的话,很多决定都是他妈做的,听他妈的准没错。
于是林友燕就被他拉去抽签了。
林友燕嘴上说着“哪个摊位都一样”,但抽到南门那边的临时摆摊点中较好的摊位时,她还是乐出了声。
别人不明白,现在从东门那边进出的游客比较多,在那边摆摊才会有好生意吧?
林友燕说:“进出东门的游客多是因为那边近着生态餐厅,很多游客都是冲生态餐厅去的,一到了东门就直奔生态餐厅,哪里会在路边摊那里多看一眼?南门那边就不一样了,那儿毕竟是正门,一条笔直的路直通那边,很多游客的车子开着开着就过去了。正门近露营地,除了那些自带食品饮料的游客外,大部分游客会选择在路边买小吃带进去……”
原本还因为抽到东门那边的临时摆摊点而沾沾自喜的小贩顿时脸色一垮。
不过,东门那边对卖小吃的小贩而言不太友好,可玩具、饮料、冰棍雪糕这些东西还是挺有市场的,有的小贩互相认识,就打个商量更换了摆摊点。
就这样,游客再来鸡笼岭森林公园时,忽然发现路边多了个“临时摊位”的招牌,不着急入园的游客就会在那儿逛一逛。
两个临时摆摊点共有六十多个摊位,大抵是为了蹭森林公园的热度,除了常规的小吃、饮品、玩具等常见的摊点外,还多了卖药材、山货及手工艺品、小饰品的小摊。
不仅白天,晚上也热闹了许多,附近乡镇的居民吃完了晚饭就会来这里逛一逛。
辛又嘉再次来鸡笼岭的时候,就看到了外面摊位井然有序的画面。
她是来做教学调研的。
作为高校心理辅导员和好几个心理、失眠咨询群的群主/管理员,她并不是因为无聊或纯粹是想帮助需要咨询的人才创建了那些群的,她要评副教授职称,就得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因此群里的咨询人群都是她调研的对象。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继江垭所在的失眠群成员来鸡笼岭采风一趟睡眠质量大大提高后,她又创建了好几个群,接触了许多因心理问题导致身体出现病症的人群,然后发起第二次鸡笼岭采风活动。
有了失眠群的先例,这次积极响应的人颇多,有三十余人,其中还包括辛又嘉所在的高校的大学生。
不过这次辛又嘉多了几个帮忙带队的帮手,她将整个采风团分成六组,每组六人,其中一人为组长。大活动是统一的,小活动包括采风路线每组都不一样,由小组内部自行决定。
辛又嘉带的这组都是她的学生,这群刚升上大四的学生正处于没什么课程,又要开始思考接下来是考研还是直接去工作的迷茫阶段,因此带他们来这里采风,能帮助他们开拓思路。
习惯使然,这几个学生来到景点后,并没有立马进入景区,他们想先逛一下外面的临时摊位。
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好几个残疾人,对方正在做一些手工饰品,如戒指、耳环、项链等。
辛又嘉一看,这些饰品的价格大部分都比她在鹏城时看到的要便宜,一枚青金石镶嵌戒指在大学城的小集市要68元,这儿只卖19.9元。
有学生询问对方这些材料都是什么,而摊主只能用手比划的时候,辛又嘉便知道对方大概是有言语残疾的残疾人。
不仅是摆摊点这里,来森林公园游玩的游客里,也不乏残疾人。
辛又嘉决定给学生们出一道题,让他们试着去调查研究,为什么鸡笼岭森林公园能受到这么残疾人的青睐。
其中一个学生说:“我知道,因为鸡笼岭森林公园的氛围对残疾人友好,比如之前上热搜的张庆兰,森林公园方面并没有为了景区的形象就和稀泥,园长坚定地和自己的员工站在一起。”
也有学生认为:“我觉得是这里的景色好,听人说很多鼻炎患者来了这里后,鼻子通了,哪怕闻到花粉也不会打喷嚏。”
辛又嘉出来打圆场:“好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你们的作业,都自个完成去吧!”
其实这些学生的想法与实际情况相差不远。
正是张庆兰的事上了新闻后,有更多人把目光放到了残疾人群体上面,而残疾人也受到鸡笼岭森林公园的工作氛围的影响,哪怕不能来这里找工作,也能做点手工饰品在外头摆摊,养活自己。
促进这件事落成的是人社局,因提出这个计划的是胡澄的丈夫李怀,所以他也是作为了这个扶持计划的负责人,跟城管部门争取下来了几个临时摊位。
至于这些残疾人所做的手工饰品,有一部分是他们自己上网学的,还有一些诸如竹编和草编的工艺品则是路引让树灵出个教程发给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学校将来的培养科目之一。
树灵编的草鞋十分受欢迎,它不仅不磨脚,还非常舒适,合适在森林公园内游玩久了腿脚酸痛的游客。
不过经树灵之手编出来的草鞋价格不菲(一双三百多),很少有游客舍得在园区内买,因此残疾人所编织的草鞋就成了平替。
至于那些来旅游的残疾人游客,其实跟鸡笼岭森林公园的种种“传说”有关。
“传说”的源头之一就是李艳。
她的儿子陈杰有智力方面的障碍,原本是中度弱智,可他在鸡笼岭上班了近半年后,她发现他的情况竟然大有改善。
再去医院进行检查,结果非常乐观,说他的情况虽然还不至于恢复到轻度弱智,但比同样为中度弱智的残疾人要好很多,可以尝试放开手脚,让他自主生活。
老李头和李艳夫妻虽然还是有些担忧他,但还是咬咬牙,按照医生的说法,让他自己去上下班。
第一天,李艳夫妻开着小电驴不远不近地跟在陈杰后面。
陈杰中途被路边的鸟给吸引了注意力,但才一两分钟,他就立刻想起了自己要做什么,又走到路边拦下了一辆揽客的摩托车,跟司机谈好了价格,顺利地到了森林公园。
李艳夫妻当场就落了泪,专门打电话给远在学院勤工俭学的陈慈,末了又在家族群、姐妹群宣布这则喜讯。
在她的宣传以及一群中老年人的亲身体验下,鸡笼岭森林公园能改善智商缺陷、治愈身体疾病的传言就代替了各种保健产品在中老年人心中的地位,在各大小区、群聊中传开了,因此吸引了一大批残疾人来这里游玩。
路引:“……”
她发现鸡笼岭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方向似乎在无形中被游客们给定下来了——休闲健身、康体养心结合的康养度假方向。
——
在森林公园紧锣密鼓的安排下,中秋加国庆的八天长假终于到来。
小长假的第一天,陈慈早早地便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