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故人有几分故人之姿
第55章故人有几分故人之姿
天色渐黑,前来贺喜的宾客络绎不绝,国公府整夜灯火通明。
老夫人领着萧成钧和萧大爷、萧二爷在前院迎接客人,薛氏和秦氏并长姐萧明蓉则在应酬来府的各家女眷。
老夫人不复原先病容憔悴的模样,头戴朱红珍珠抹额,白发簪冠,身着诰命制服,通身的雍容气度,端坐在堂中,对前来道贺的客人频频颔首微笑。
沈明语夹杂在一群小辈间,看满堂金玉,锦衣华服,心下渐生感慨。
短短一年而已,蜷缩在祠堂角落的少年已经蜕变,身形更高大了,面容依旧俊朗,只是眉目间多了几分日后的迫人气势。
他被簇拥在人群中央,风头俨然压过了一众世家子弟,鹤立鸡群般夺目。
到如今,还有谁不知,魏国公府长孙连中两元后,又被钦点为探花,且是户部尚书章仕儒的得意门生,将来前途无量。
再无人提起他所谓的煞星命格,无人敢随意轻视。
沈明语唇角笑意扬起,与萧成钧不经意望过来的目光倏尔撞上。
无须多言,单只是眼神轻轻相触,他也读懂了她眸光里的骄傲。
高朋满座之中,四目相对,无言胜过千万语。
萧成钧心念一动,婉拒了旁人的攀谈,忽地转过身。
他逆光而行,身量挺拔,宛若永不弯折的孤松,步履坚定,朝角落的沈明语走来。
不知为何,他含笑看她的眼神,莫名叫她心跳漏了一拍。
分明方才抱都抱了,可现在身处一室喧闹里,她却开始觉得局促不安。
沈明语愣在原地,手脚僵硬,看那挺直身影为她俯身弯腰,在她耳畔说:“敏敏,跟我去趟后院,我有话告诉你。”
他说话时薄热的吐息落下来,拂得她脖颈发痒。
沈明语下意识退后,躲开了些,声音弱下来,“哥,要不咱们晚点说?这么多客人等着你呢……”
她肩上骤然一沉。
萧成钧无声地笑了笑,掌心按住她稚嫩的肩膀,微微用力,“可我偏想现在说。”
无奈之下,沈明语只好抿着唇,随他揽着自己的肩带了过去。
两人正要走出后门时,院外忽然传来了一声急促的呼喊。
“老夫人——!平阳郡主来了!还有!还有……”
通传的小厮表情急切,大喘着粗气。
沈明语脚步一顿,回身望去。
崔嬷嬷蹙眉,呵斥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还有谁到了?”
“晋、晋王殿下!”小厮憋红了脸,拼命比划着,“……的女儿,玉川县主来了!”
这声音实在响亮,满屋子人都听得真切了。
满堂热闹倏地静了下来。
老夫人端坐着,身形僵硬了一瞬,慢慢扶着崔么么站起来,对萧成钧唤道:“三郎,随我去门前迎接贵客。”
沈明语察觉到搭在她肩头的手稍稍下压了点力道。
她小声劝道:“三哥,你去忙吧,有事咱们明日再说。”
萧成钧垂眸望了她一眼,眼底的温和褪去,又换成了一贯的古井无波。
他迈步回去,却又停住,顿了顿步子,才缓缓走到老夫人身边,左手扶住她,只右手紧紧地攥成拳头,手背青筋清晰可见。
沈明语不免疑惑。
三哥似乎很不想去接待那位玉川县主,但他俩天南地北的,怎会有交集?
玉川县主本名李瑶月,她原是晋王的堂侄女,因着父母双双战死沙场,晋王怜其身世凄凉,自己又没有孩子,就将她抱来养在膝下,打小百般疼爱呵护,视如己出。
年前,李瑶月及笄后,晋王为其请封,因着太后病中感念他孝心,又或者是为了安抚他不得进京的怨闷,圣上破格封其为玉川县主,召她入京,准许她留在慈安宫侍疾。
但这位玉川县主来京后一直称病不出,闭门谢客,谁知第一回出宫,竟是来贺喜新科探花?
一片嘈杂声中,众人跟在老夫人身后去往前院,都想一睹芳泽。
沈明语被萧明景拖着,勉强跟着他的疾步,很快到了门前。
她踮起脚尖,越过拥挤人群,朝外望去。
便见长街上停了一前一后两辆马车,平阳郡主领着林昭筠正从前面那辆马车下来,后面的马车却迟迟没有动静。
这时,平阳郡主看向站在马车边的袁为善,催了一声,“阿善,还不快去请县主下车?”
袁为善不情不愿地挪着步子,走到马车前。
就在这时,车帘倏地一掀。
“不必了,姑姑。”
一道清甜嗓音传出来,甚是动听。
话刚落音,车上下来个身量苗条的姑娘,身穿缠枝牡丹纹的水红蜀锦,脖颈上戴着如意七宝璎珞,乌黑的云鬓镶金嵌玉,一双凤眼眸光流转间,神采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