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那可是虾仁儿水饺啊
又是一年春节,四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朱承禹的家人选择了提前一天过年。因为大年初二,朱承禹和卢卡斯就要去法国了。一去就是大半个月。
没了防控,各地的朋友也都来的更齐了些。
每到年关“赶场子”的景象就在朱承禹这显露无疑了。
中午才去了他们自己组织起来的聚会,晚上就要回爸妈那。
古丽家里今年又添了几百头牛羊,秋天换场才忙完,禾木的滑雪场就迎来了大批的客人。作为家里为数不多的华文说的好的,古丽也是大年初二就得回去帮忙了。
喀香卡的家乡,四季温暖如春,特别好奇滑雪场是个什么样子。于是也准备绕道去趟禾木,蹭她古姐姐的地盘,体验一把滑雪。
“哎?你养的小情儿怎么没跟你过来?”
古丽见卢卡斯没跟着,还有些失望。
朱承禹好想把这个小姐姐的嘴堵上。
“人多,不方便。”
古丽猛的缩了缩脑袋,看来是说错话了。
“哦哦,那个,你俩还没分呢?”
说的朱承禹是愈发的不爱听了,脸色阴沉沉的。叫了古丽最不喜欢的称呼。
“这位花脸女士,管好你自己吧。”
维族人特有的长相,让他们女儿,一个个都很漂亮,那是带着几分英气的特有的美感。古丽也不例外。
她名字的意思本是“花儿一样的容颜”。倒真真是配的上这张漂亮脸蛋的。只是,古力娜扎阿布里特木小姐不说话的时候,妥妥的人间扳手。一说起话来,经常能把人气晕。
于是早些年有人被她气急了,起了这么个绰号。翻译她的名字,倒也没错。被人叫多了,古丽甚至更喜欢别人直接叫她古丽了。“花姐”也总比“花脸”强上不少。
“哎?你什么时候变得有脾气了?不错嘛。”
朱承禹本也不是真得特别生气。又好脾气地说:
“嗯是变了些。”
又回到了那副闷闷的状态。
朱承禹本就不喜欢人太多。这场聚会,闹哄哄的,让他着实有些不自在。又恢复原本平静的模样。
临走前,才想起亚瑟托他问的事。
“喀香卡。我有个朋友…”
“你把我微信推给他吧。”
甚至没等朱承禹说完喀香卡就知道他要问什么了。
虽然社会已经开始运转,熟苗的苗寨里,游客也开始多了起来。可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好,并不是所有产业都那么快可以恢复的。
尤其是苗族妇女最擅长的这类手工艺品,好看是很好看。可买的人却不是很多。
有品牌把它们真的和时尚相结合,让这些妇女有个稳定的收入来源,确实是个不错的事情。
只是,这些人在云南、湘西等地遍布广泛,真想组织一些绣工高超的人,做这件事,倒也不那么容易。
喀香卡倒是很乐意一起干的。
她本就除了参加活动,和时不时的给人做一些“咨询”之外,也没什么正经工作。
更何况,咨询师这行,她是真的干腻歪了。
和那些个直播算命的小说里写的不同。找她的人十个有八个问的都是“他还爱不爱我?我们还会在一起吗?”另外两个也是“我什么时候发财?”
这两个是最难看准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问的人的做法。
问恋爱受阻的,若不是真的爱情不顺利,哪个来算呢?所以真正的结果,往往不会是这些人所求的。至于问发财的,喀香卡也没见过几个是真在努力赚钱的。
躺平等着不劳而获的人,自然也看不出什么财运。
还不如干点别的。
喀香卡等了半天朱承禹来问她这事儿,却不曾想,一下子就等到最后。喀香卡一度都怕朱承禹把这茬给忘了。
朱承禹也是真的差点给忘了。
而朱建国同志和萧女士的家里。卢卡斯、朱承泽和释凡刚刚饱餐了一顿。午饭是朱建国同志做的,特别丰盛。
只有做饭的朱建国自己,又啃了一中午的菜叶子。
谁让老婆大人不让他吃呢,这可真把他给馋坏了。
然而,更馋人的还在晚上呢。
就连年夜饭萧女士也是明令禁止朱建国同志进食荤腥的。
早知道,年轻的时候,喝酒就该悠着点。
现在这般,就是那一个个的绿色小瓶子给他的报应。
朱承禹到家时,三个孩子正忙活着给朱建国同志打下手,包饺子。朱建国同志谨遵老婆大人教诲,调了两种馅儿。鸡蛋虾仁,和素三鲜。
看着馅里那一整只一整只放进去的虾仁,朱建国同志的口水都快滴进馅儿里了。
“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