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小可的短视频笔记下
小可的短视频笔记(3)搬家中
清晨的胡同,阳光透过参差不齐的屋檐,洒在狭窄的小路上。卢卡斯站在胡同口,目光留恋地抚摸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不过两年的时间,有太多的不舍。
他的头发在晨风中微微飘动,穿着那件常穿的简单的白色t恤,显得有些单薄。
“想不想知道,我们老外眼里的胡同儿生活?”
视频里卢卡斯已经开始学会用疑问句,来抢短视频黄金三秒时观众的眼球了。只是他的心情似乎不那么美丽,提出来的问题,也没有那么容易引起共鸣。
随着一小段音乐,卢卡斯缓缓地走进胡同,每一步都踏得格外沉重,仿佛在与过去的自己告别。他的手指轻轻触摸着斑驳的墙壁,那些岁月的痕迹让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行至胡同口,卢卡斯缓缓开口。
“我就是搁这儿认识的刘大爷和李大爷。”
视频照到的是一个公厕的门口。
“不是特方便带大家进去,咱就进去了。”
“老刘头儿这片儿生活了一辈子。他家就搁胡同口那。”
卢卡斯急忙赶了几步,来到刘大爷家门前那棵充满岁月痕迹的有树的屋子。这里,许多破旧的家具被随意地堆放在门前,不知是要搬走还是扔掉。
“这回拆迁,他这屋应该也是要拆了。老刘头人特好。特热情。听说早些年,他儿子住这屋。当时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五口人实在不够住搭出来这么一间。”
“下雨的时候,老刘头过一会儿就从这屋换个盆出来。绕着书那块始终有点儿渗水。”
“反正后来孩子大了,搬公司那边了,那屋就也不住了。”
“我住朋友家,也是这么搭出来的一间。这回也得搬走。”
“我那朋友之前问过我,这胡同儿里边儿住着,没有卫生间,洗澡也不方便,住的惯不。”
“你们记得不,我之前带你们看过我在法兰西的老公寓?”
“说实在得,真有点儿像。我是真挺喜欢这儿的。也挺喜欢我那个公寓。”
“住这儿的不是留恋过去的老人,就是外来打工还没什么根基的年轻人。巴黎那房子也一样。外在的条件在外人眼中真未必好。可你搁那一呆,那里多年沉淀的文化,那里的人,都能让你感觉,自己真的活着。活在这尘世。不是一台机器。”
“来之前,完那华文老师告诉我,胡同里的人们,每个都是百万富翁。我还想过,青砖碧瓦的小四合院。门口二会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来了之后呢,和想象中差距是有一些。不过我是更喜欢现在这样。”
“院儿虽然没有,但屋里有树啊。可惜不是枣树。”
小可的短视频笔记(4)八角街
西藏的天空格外湛蓝,大昭寺门前的广场上,信徒们虔诚地五体投地,进行着朝圣。卢卡斯站在人群中,取景框里有熙熙攘攘的游客,和前来朝圣的人们。
“你知道我费了多大劲,才来到这片土地。”
镜头里,闪过卢卡斯的进藏许可。
“两年前,我们学校开了个课,讲的就是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然后我就开始办这个东西了。”
“办完有一年了。也总算是来了。”
“不过很遗憾,主峰大本营和扎实伦布寺,这回是去不了了。”
卢卡斯遗憾地挠了挠头。
“这回我又认识了新朋友,尼玛师傅。是我们这次的司机加导游。”
“尼玛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光明的,太阳。我们暂且叫他小明师傅。”
镜头里,尼玛师傅对着观众打了个招呼。
“今天是我们行程的第二天。我也是刚从布达拉宫出来。八角街这边非常热闹,游客也挺多的。”
尼玛师傅接着对着镜头讲到。
“几年前可想不到叻,这么多的四川人到藏区来做生意,还有这么多的游客。”
“我们小时候那会儿哦,有那么一两个外乡人,每年到我家那边去收虫草,那么一大筐虫草,就够跟外乡人换一两块大白兔奶糖。”
“现在可不一样了,奶糖想怎么吃怎么吃。”
卢卡斯又把镜头换回给自己,
“您这还种虫草呢?”
“要到山里摘,马上又到虫草的季节了。不过现在能干的事多咯,不止是养牛羊和摘虫草咯。像我还是主要带游客逛我们这。”
“可跟你说,我可喜欢,你这什么短视频。以前哪有这么多人知道西藏这么多漂亮的地方。咱们会去到羊湖,去看日托寺。能看见巴松措,还有纳木措。能看见南迦巴瓦,还有雅鲁藏布江。”
卢卡斯微微颔首,继续讲解。
“我本来脚着,可能会高反来着。其实吧,住的有氧酒店,车上也有氧气罐。至少到现在没什么反应。”
“刚刚从停车的地方走到布达拉宫广场,还看见一群学生上学。”
“哈哈哈哈,他被小学生瞧不起呢。”
尼玛师傅抢话。
“看什么都一顿咔咔拍,连奶茶店都拍。有个小孩说他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南迦巴瓦峰下,雪山的壮丽景色让人心旷神怡。高原的阳光让他的皮肤变得更加黝黑,但他的神情却异常平和。他伸出手,轻轻地触摸着身边的岩石,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