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第四十九回
陆乔在主持人碰头会上见到谢骞的时候,稍稍吃了一惊,可是奇异的,原本心里因为没有底气而产生的紧张焦虑,却因为他的到来,得到些许缓解。
校方请来的指导老师看到这一次担任主持任务的四个年轻人时,觉得眼前一亮,之前王组长和她提起有两个人完全没有经验,需要她多费心时,她心里还直犯嘀咕,心想估计是资质抱歉才会这样强行动用关系。
可没想到这一见面,单看外形这一项,这两个孩子的条件可以说是非常之好,比原先的那两个有主持经验的孩子都还要强。
“今天是第一次碰头会,大家先做个三分钟的自我介绍吧。”指导老师说。
罗洋和齐思思率先做了介绍,他们两人是校方一直有意培养的学生主持人中的翘楚,自小到大有无数主持经验,自然明白这可不是简单的自我介绍,所以声音、表情、气息……每一项都在尽力展示。
轮到陆乔的时候,她已经知道了自己和罗洋、齐思思之间的差距,这时反而平静下来,也不紧张了,也不刻意表现,只是尽量吐字清晰,语义明了的做了介绍。
谢骞其实觉得这样的自我介绍很傻逼,但是看着介绍完坐下的陆乔,她正转头看他,似是在等他介绍。
他在心里叹了口气,站了起身,“谢骞,谢谢。”
所有人都愣着神看他说完这四个字就坐了下来,陆乔坐在他身边,小声提醒他,“三分钟。”
他笑了下,也压低声音回她,“下来单独说给你听。”
她瞪他一眼,坐直身子不再理会他,指导老师这时也开口引导他:“谢骞同学,可以再多介绍点儿吗,比如你的兴趣爱好之类的。”
谢骞却只是懒散笑笑,“我没什么要说的了。”
指导老师觉得很无语,王组长更是头疼,只能一脸无奈的示意指导老师继续下面的程序。
因为这次晚会是要用双语主持,所以指导老师又拿出份英文稿子,让四个人朗诵。
还是罗洋先开始,几个人依次朗读起来,指导老师越听越满意,心想一中的学生素质真是不错,发音都很标准。
等到陆乔读完,把稿子递给谢骞的时候,她其实是没报多大希望的,可是谢骞一开口,她立刻就震住了。
那是非常标准的英音,纯正的伦敦腔,一听就和方才三人中国式的朗读不同,加上他的音色又好,此刻略带着些许随意懒散,听在耳中,有种说不上来的性感,明明,读的是很正经优美的稿子。
等等,不对,他根本就不是在读,他接过了陆乔递给他的稿子,扫了一眼之后都没怎么看,随口就来。
“谢骞,你以前背过这篇稿子吗?”指导老师忍不住问。
他漫不经心摇头,“他们读过三遍了。”
一时之间,房间里的人都没说话。
王组长总算是露出满意神色,笑着向指导老师解释道:“谢骞小时候是在英国长大的。”
即便如此,听三遍就能一字不落的复述,指导老师立刻把心里原本预设的那个纨绔形象,砸了个稀烂。
这次碰头会,总算让王组长吃了一颗定心丸,罗洋和齐思思是她的手下爱将,大大小小活动从来没出过纰漏,她还是很放心的。
谢骞和陆乔,按着指导老师的话来说,声音、形象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不错,多花些功夫,应该也是能够胜任的,况且两个人的英语都很流利,尤其是谢骞的那口伦敦腔,一定会让晚会增色不少。
散会,有人放心而归,有人暗自兴奋,有人并无所谓,有人感到压力。
陆乔就是压力最大的那一个。
虽然只是一次简短的碰头会,可她已经看到了自己和其他三个人之间的差距。
罗洋和齐思思不用说了,登台无数,底子扎实,各方面都非常有经验。就是谢骞,他那种根本不会紧张的心理素质和强大气场,也是她所不具备的。
指导老师说,时间太短,只能突击,所以直接跳过基本功的教授,更多的是训练他们的熟练程度和配合衔接,多少有些速成的意味。
其实这样的思路也没什么错,可陆乔性格里多少有些完美主义,对自己要求极高,除了跟着指导老师走之外,自己在私底下也没少花功夫练基本功。
陈思怡和陆征明知道她被选上校庆晚会主持,俱感骄傲,又看她有心做到最好,当下便托人请了一个播音主持专业的教授来给女儿指导。
专业人士不愧是专业人士,从气息吐纳到咬字吐字,再到语速控制,一点一点传授下来,陆乔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她想起谢骞,按那天老师说的,他也是和自己一样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犹豫了下,还是发信息问他,要不要一起学。
他对她的好,她其实心里都清楚,无法给予他期待的回应,却还是希望能有所回报。
谢骞很快回她,说好。
他其实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却是不肯放过和她相处的机会。
陆乔又问了罗洋和齐思思,毕竟是一个团队的,她不知道他们需不需要,但自己却不愿藏私。
两个人都表示了愿意和感谢。
于是她便去问陈思怡,能不能请老师把授课的地点改在学校,一起主持的其他同学也可以一起跟着学。
由自己再转授,毕竟没有老师直接指导效果来得好。
陈思怡闻言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点头道:“行。”
她心里其实还是有些感慨,这一代的孩子多自私,而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多少有些攀比心,都希望自己能够一枝独秀,像女儿这样大方愿意分享,其实也是给别人压过自己机会的,还真比较少见。
可是她却很开心,哪怕指导几个人的费用比指导一个人要高,她也乐意支付。
“乔乔,”她摸摸女儿的头,“妈妈很高兴你会这么想,女孩子就是应该大气一点儿。”
董教授的课换到一中以后,罗洋和齐思思跟着上过几节,后期就不再来了。
董教授注重稳扎稳打和基本功训练,哪怕是吐字无力不够圆润字音松散这样一般人根本听不出来的问题,她也毫不姑息。
罗洋和齐思思小时候是学过的,有一定基础。当然,要更上一层突破瓶颈就要花更多心血,而在晚会越来越近的当下,练这些基本功显然有些浪费时间。
陆乔还有些担心不好跟董教授解释,董教授却相当理解,说,“其实如果不是你有心想学,就发音来看,你现在上台也没什么问题了,外行大多看的是热闹,舞台主持对字正腔圆的要求也没那么高,特别是对于你们这些学生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