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抬手就打
第161章抬手就打
顾欣湄乍一听庄朝云教她,让她只管大嘴巴抡林氏,她当时便想辩驳。她上一世还不敢直接抽打林氏呢,她只是说话刁了些,行事硬了些,还不是结了天大的仇,使得林氏不害死她便不罢休。
就算林氏尚未出手害死她时,她但凡没顺着林氏的意思行事,这位婆母哪次不是头一垂便哭泣起来,直道这是造了什么孽,媳妇如此不孝……
她还当她嫂子能教她多大的谋略呢,敢情还是抬手就打?!
那这岂不得更叫林氏骂她忤逆不孝,甚至还敢将她告到官府去?
论说顾欣湄的骨子里本就是个现代灵魂,就不该像古人那般迂腐,凡事都以孝字为先,至少她比真正的古人知道变通。
林氏又只是何睦的后娘,她可从没将这种恶毒后娘放在该孝顺的那个行列里。
可是谁叫她身为程敏时,就被林氏的“不孝”罪名压制了,她先还不在意,后来果然发现“不孝”在这个时代还真能辖制人?
若不是林氏总拿着她的“不孝”说话,何睦的世子之位何至于拖了又拖,直到前些日子才到手?
不过再听她嫂子细细给她讲过关于娶妻纳妾的律法,顾欣湄顿时便明白了。
原来一样是给何睦做妻子,身份的差别可大了去了,她自己却仿佛还没彻底适应眼下这个郡主身份——这身份根本就是特权阶级。
她身为程敏时是寒门女,可不是硬气一点都令林氏记恨么,她那就叫以下犯上,就叫忤逆。
可她如今是宗室女,是亲王府的郡主。
而这大熙朝偏偏就专门有一条律法是用来保护宗室女的,至少娶了宗室女做正妻的男人不能轻易纳妾,除非正室无所出,还要加上年份限制。
“嫂子的意思是林氏恰恰是个出身不高的妇人,又常年困在后宅,她根本不懂这些个律法,这是她的软肋。”顾欣湄小心翼翼的总结道。
“若她还敢迎风而上,便是意欲挑衅律法,也便一头撞进了我的手里?”
那她就算将林氏抽成猪头,也不关“不孝”什么事了吧!
她只是以郡主身份教训林氏,莫要做那犯法的事儿!
庄朝云点头微笑,心中却忍不住又回想起了曾经的那位大表嫂。
那位大表嫂程氏还不就是吃了身份的亏,表哥才做了乾清门副统领,大表嫂就怀了身孕,林氏正可以找借口叫表哥纳两个妾进门?
虽说表哥从不碰那两个姨娘一根手指头,人摆在那里也不够堵心的!
好在大表嫂过世后,林氏连个阻拦的话都没来得及说出口,表哥就将那俩姨娘处置了,倒省了小姑嫁进去再费事。
这姑嫂二人既都各自有了底,也就不再纠结林氏好不好对付,一心做起了正事儿。
要知道眼下离着顾欣湄与何睦的婚期不过还有二十几天,两人眼下便要将嫁妆再核对一遍。
这睿亲王府后宅里的日子,便在喜事的筹备与忙碌中过得飞快。
快得先是康盛帝又指了平王的嫡次女,令她顶了清河郡主的名头前往瓦剌和亲,随后又是睿亲王世子顾霆得了皇命,进入锦衣卫镇抚司做了正四品指挥佥事。
顾欣湄得知哥哥的差事已定,顿时从绣活儿堆里抬起头来,额头上也立时见汗。
皇上不是打算叫她哥哥顶替赵英那个位子么,怎么竟将她哥哥塞进了锦衣卫?还不是御前那个随侍皇帝左右的锦衣卫,而是掌管诏狱的镇抚司?
那这到底是贬低还是褒奖啊?
若说这是贬低,她哥哥却早得了和何睦一起暗查宁王的差事,如今正是很需要正一正名担个实职的时候儿了。
尤其是锦衣卫这种实职在手,她哥哥今后行动起来才不受束缚,也不用再担心被御史言官胡乱参本。
御史言官再可以随便奏事参人,文官武将想怎么参就怎么参,却管不到镇抚司头上不是么?
锦衣卫镇抚司可是实打实的皇帝“爪牙”,说白了就是给皇上干私活儿的,御史若连这个也敢管,岂不是自甘堕落?
可若说这是褒奖,何睦却说皇上早给他透了口风,说是等他彻底架空了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赵英,甚至逼迫赵英自请离职,那位子便是留给顾霆的呀?
怎么这才没多少天,那个都指挥使的位子便成了泡影,代替的却是叫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名头,这是要叫她哥哥变成令人退避三舍的恶人不成?
难道是这些天以来,康盛帝已经查考了顾霆,虽很是信任他的忠心与办事能力,前提却是顾霆乃至睿王府手下毫无兵权?
毕竟五城兵马司也叫五城营,虽说只是负责京都城治安,兵马还是有一些的;康盛帝这才反悔了,又不想将五城兵马司交到顾霆手上。
倒是锦衣卫镇抚司虽则掌管着诏狱,又有替皇帝监察百官的职责,随时都能缇骑缉拿人犯,甚至以一当百,却没有什么正经兵马。
整个镇抚司才不过五个千卫所不是么?
而这锦衣卫既是皇帝爪牙,不但不会再替旁人效忠了,还替皇上行使着互相看管与监视同僚的职责。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想来也只有给睿王府这么一个职位,才能将康盛帝对睿王府的顾虑彻底打消……
这般等到了晚上,顾霆回后宅来用膳,顾欣湄就陪着也是很担心的庄朝云趁势旁敲侧击了一番,也就得知自己的猜测果然没错。
却也不等她发个小牢骚,顾霆便笑着安慰起她和庄朝云来。
“有些人费了牛劲想叫皇上对他们家没了猜忌,皇上都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如今却愿意将这个好机会给我、给咱们睿王府,这不是好事一桩么?”
顾霆这话当然有所指。
单只说才送了个女儿去瓦剌和亲的平王府吧,平王在六年多前可是犯了大错站错了队的,曾经意欲扶持曾经的大皇子英王上位呢。
待当今登基,平王便****蹦着高儿想表达对康盛帝的忠心,也好将曾经的错误弥补一番。
可康盛帝怎么会吃平王这一套?
当年看在平王是自己叔父的份上,康盛帝没将平王也贬为庶人,与原英王一样囚禁终身,就已是手下留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