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打卡第九十六天
阿哥所。
张格格,佟格格跟在石格格身后错一步的位置,三个人身后又跟着六个宫女,一行人穿过一道道宫门和宫墙,终于回到了八阿哥院里,这会儿她们的腿都已经酸软了。
她们以前从没用两条腿走过这样远的一段路。
然而宫里规矩就是这样,莫说她们这种小格格了,就是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乃至于太子妃,在宫里都是没有轿子坐的。
院里,八阿哥身边的两个太监一左一右,守在门外头,见人回来了,就上前来问安,然后弓着腰请石格格进屋去。
佟格格和张格格对了一眼,默不作声向着屋子方向蹲了个安,然后一前一后绕去了后院。
她俩倒没有什么好不服气的,论出身,石格格是太子妃的族妹,论年纪,她为长。
三个人头一次出了一回门,是由石格格领着去的,回来也该是石格格去向八爷复命才是。
屋内,石格格和八阿哥对着坐在榻上,八阿哥问一句,她答一句,自然是知无不言。
石格格的心跳的有些快。
今天出这一次门,几位阿哥的福晋人人都待她很和气,没有因为她只是个格格而蔑视她。
她知道这是因为自己是八阿哥的人,外边都说八阿哥是皇上最疼爱的幼子。八阿哥的额娘,也是皇上最宠爱的贵妃娘娘。
她从没想过自己能有一桩这样好的婚事。
她关心地等待着八阿哥的反应,并且很聪明地没有要掩饰的意思。
八阿哥沉吟片刻,就看到她这样的神情,不由弯了弯嘴角。
“我知道你一向是有分寸的,这件事也做得极好。”
这指的是在外人问及启祥宫的事情时,石格格一个字乃至一个表情都没对外透露过,哪怕当场就有人耐不住性子,挂了脸,她也很勇敢地三言两语带了过去。
石格格对着这样温和的夫君,浅浅笑着。
皇上御驾出征,后宫中人帮不上忙,自然是由皇太后领着,每日不是抄写佛经便是跪在佛前祈祷。
阿哥们后院的福晋及一众女子,自然也是跟在各自母妃身前侍候。
大福晋去年年底终于生下了一个小阿哥,接连有孕令她的身体损耗极为严重,可即便有了皇太后的劝告,她也只是比旁人稍稍少跪了一些时候罢了。
况且大阿哥此次亦随皇上出征,她自然也放心不下。
攸宁身侧则是由石格格陪着。
她其实对胤禩后院的人都是一视同仁,也不想和谁多相处。
然而这时候默认的就是这样,有了儿媳妇,哪怕不是正经的,也应该由儿媳来代替尽孝。
胤禩虽没有要躲懒的意思,但是随着他年岁渐大,除了读书之外也多了别的任务,这一次皇上就让他跟着老师们多看看亲征的事情,这是皇上的恩宠,他自然是要多尽心,忙得脚不着地,连回阿哥所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来启祥宫了。
攸宁虽有不适应,但也觉得挺好的,孩子总会长大的。
*
皇上的第三次御驾亲征,总算是得偿所愿,大胜而归。
遣官祭告,饮宴行乐过后,自然是论功行赏了。
瑚家的人自然也在里面,这都不必再说,皇子外家什么时候都不会被忘在脑后的。
这次最令人关注的,自然是皇上给自己儿子们的封赏。
有人以为这大约就是皇子们呢封爵的时机了,趁着喜事一块儿办了倒也不错。
有人期待,自然就有人不期待。
太子这些年养气功夫好了许多,当着谁的面都没有露出半分不满来,还拍着大阿哥的肩膀恭喜他。
只是私下里难免有些忌惮,满人重视军功,自然就更为推崇有了军功傍身的大阿哥。
若是皇上露出半分赞赏的意思,自然会有人源源不断投到大阿哥的门下。
届时必要扭过头来,成为制衡东宫的利器。
可是在无数人的等待中,这封爵的旨意却迟迟不来。
皇上用一个由头轻描淡敷衍了所有人——皇子们将来分府出去住哪呢?府邸怎么建?规格如何定?
然后扔下叫人先把这些讨论出来。
另一边,则又下旨为此次立了大功的喀尔喀郡王和和硕恪靖公主赐婚。
太子的心情就这样大起又大落了下来。
大阿哥对此其实也不算多失望,毕竟这几年来,他的那些所谓军功,其实认真说起来并不够看的,其中甚至有时候闯了祸,是叫皇伯父给他收拾了烂摊子的。
大阿哥尚且如此,其余的阿哥们更不必说,寸功未立,哪敢要求更多。
只不过皇上对儿子,也不至于太过严苛,别的不说,只从大阿哥往下的几个儿子,如今年纪都渐渐大了,总不能一直都住在宫里不出去。
——毕竟只有太子才能一直住在宫里。
于是过了年,诸皇子的爵位也都定下来了,大阿哥为直郡王,三阿哥诚郡王,余下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都是贝勒。
就比三阿哥小了一岁的四阿哥,爵位却差了一等,和余下的弟弟们一个待遇,面对此事说不上是什么感受。
而平白得了爵位的五阿哥,和七阿哥都没什么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