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手术预定
电话另一头的吴素荣在邓钢挂断电话之后立马陷入了无能狂怒,当即就隔空对着邓钢咒骂起来。
“这个有爹生没爹教的东西,果然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全然不顾邓海涛也是一个他所谓的“有爹生没爹教的东西。”
袁秋红见她这个样子就知道她吃瘪了,但是毕竟事关三万块钱以及免费劳动力邓海涛的下落,袁秋红还是对着吴素荣问道,“怎么了,邓钢怎么说?”
“哎,还能怎么说,那个没教养的……”
当袁秋红听完吴素荣的话之后,也陷入了沉默。
虽然袁秋红平时只是将邓海涛当成一个廉价劳动力和累赘,但是“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袁秋红还是十分在意村里人对自己看法的。
在村里面人看来袁秋红对邓海涛还算是可以的,至少从没有缺过邓海涛的衣食。
至于邓海涛小学毕业就出去打工,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邓海涛实在不是读书的料,邓海涛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在他们家的地坝,袁秋红和吴素荣经常监督着数数。
简简单单的从一数到一百,他能数着数着又数回去了。
惹得全村的老少爷们一阵狂笑。
小学毕业后,若是邓海涛继续上初中,不谈他能学到多少东西,夫妻二人至少要留一个人在家照顾他。
这样对于两人来说损失实在是太大,所以对于邓海涛小学毕业就没读书了,村里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而且后来袁秋红和吴素荣也对村民说的是两人给邓海涛发了工资的,虽然发多少没说,但是至少在村民的眼里,袁秋红与吴素荣还是不错的。
可是邓钢如今的这番话却是将两人的遮羞布扯了下来,毕竟他们这几年究竟对邓海涛怎么样,他们还是心里有数的。
“素荣要不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吧,都是熟人,既然邓钢已经承认这笔钱了,也不怕他不还。”
“这笔钱可以暂时不管,但是涛二呢?涛二今年才十七岁,他在外面要是遇到坏人怎么办?”
“哎没事的,涛二如今也不小了,个头比我还大,在外面哪个敢惹他嘛,他确实也年龄不小了,男娃儿出去闯一闯也是一件好事。”
“呜呜呜……”
就这样,袁秋红好说歹说才安慰住了吴素荣。
~
而远在山城的邓钢见吴素荣再没有打电话来也是松了一口气。
母子二人去餐厅后,邓钢给母亲点了一份二十块钱的营养套餐,自己则点了一碗五块钱的小面。
吃饭的时候袁贵琼一直告诫邓钢以后不要这样了,不然她就不吃了,她用不着吃什么营养套餐,两个人吃个普通的盖饭或是炒饭就行。
吃饭的时候袁贵琼也一直把自己餐盘里的肉夹给邓钢,邓钢虽然不想吃,但是面对母亲的好意,他也实在是不能拒绝,就这样,母子二人分享着吃完了营养餐。
吃完饭后,母子二人就回到病房。
还好,医院里每一个病床旁边都有一个陪护床,邓钢就可以睡在那个陪护床上,避免了再去找住宿的额外花费。
第二天邓钢又和袁贵琼的主治医生聊了一下,确认一下做手术的日期、大概方案、以及预算和可能的风险。
医生告诉邓钢,整个手术的花费大概需要三十五万,其中手术的费用大概是十五万,恢复费用大概二十万。
当然,这只是大概的估计,实际的费用可能会少也可能会多,但是手术前肯定是至少要先缴纳十五万的保证金,不然的话肯定没办法手术的。
手术后也要保证袁贵琼的医院账号里一直有钱,要是没钱的话,医院就会立即停药,到时候要是出了什么变故就麻烦了。
总之医生的意思就是邓钢既然已经决定了做手术,就一定要将钱准备好。
等邓钢确定了没问题之后,邓钢与医生确定了手术时间,就定在一个星期之后,这个时间是用来观察袁贵琼身体情况的。
只要确认了袁贵琼的身体情况没问题,一个星期之后就准时做手术。
在离开医生办公室之后,邓钢便回到了母亲的病房里,计算了一下自己手里现在的钱。
邓海涛的三万,邓钢自己卖号的四万五,大伯的十万,三叔的五万,自己现在手里有二十二万五。
虽然医生说了,母亲手术的大概花费为三十五万,但是为了保险,自己还是要至少准备四十万,如今的缺口还有十八万。
原本邓钢是不打算动用他母亲手里最后的积蓄的,但是邓钢虽然不知道用家里的房产证、林权证啥的具体可以贷多少万,但是估计也不会太多。
所以邓钢还是打算旁敲侧击一下,自己母亲的手里现在还有多少钱。
回到病房后,邓钢对着袁贵琼问道,“妈,我们家现在还有多少积蓄啊?”
“钢钢,你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啊?是不是医生说了手术的费用,你手里的钱不够?”
闻言,邓钢装作不好意思的样子,挠了挠头说道,“是差了一点点,但是差的也不多。”
“医生说这次手术要花好多钱嘛?”
“哎呀不多,就几万块钱。”
“啥子?几万块钱?钢钢你听妈的,咱们不治了,我们回家到村里孝德那里随便开点药就行了。”
袁贵琼所说的孝德,大名邓孝德,是清溪村里的赤脚医生,一手青霉素大法不知治好了多少的疑难杂症。
虽然现在的大医院都在抵制青霉素等抗生素的滥用,但是不得不说抗生素是真的好用,便宜又有效。
虽然确实是会增加人的耐药性,可能会使得以后生大病的时候治疗起来更麻烦,但是对于普通的农村百姓来说,如何赶快过了眼前的这一关才是最关键的,至于以后的事,大多数的农村百姓是不会,也不能考虑到那么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