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荆家有女
第133章荆家有女
赵青檀从周新璋的寝房转了一圈,觉得这地方除了靠着议事殿近一些,便是临时居住也当真是委屈他了,好歹是个皇帝了,还不如她现在住的宅院舒适敞亮。这个周新璋入住了快两个月的地方是宁州行宫,大垣覆灭之后被摧残的早已没了当年的金碧辉煌。
自周新璋昭告天下称帝之后,所有人都以为他要领兵回京,不曾料他选择了在宁州建都,对外说辞是此地龙蟠虎踞,当属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赵青檀后来问他,周新璋才说不乐意待在京师,不好玩,还是南边热闹,而且宁州出海方便。
赵青檀还不能理解出海方便有什么用。
而定在宁州就要开辟新宫,要建皇城,这不是一日就能完成的事情,好在周新璋不缺人,把事情交给工部之后,拍拍手不管了。
临出来,赵青檀看了眼寝房里唯一挂着一幅画。
画上题字是‘上有万古不死之明月,下有掀天巨浪之长江。’《江山风雨图》作于衡山初秋。
虽然画上没有落款,但是赵青檀一下子猜到了作画之人,是王漾。
原来那日细看风景的人不止她一人,想到这,赵青檀心下多了一丝复杂,继而又想到,她和周新璋的大婚就在三个月后,玄武元年七月初七,七巧节。
礼部已经在筹办帝后大婚,以及她的封后大典,周新璋说一切都以赵青檀的意愿为主,她想办什么样就办什么样,无需遵循什么旧制典仪,但是出身勋贵皇室的赵青檀骨子里其实更偏向于旧制典仪。
于是大婚与封后都循例而办。
赵青檀越想越偏,她离开行宫时,心情不似原先那么开心,周新璋说什么都依她,可她明白他并不喜欢那么繁琐传统的旧制。
很多时候,赵青檀已经觉得自己够不守规矩了,但是相比周新璋,她那些不规矩不值一提。
马车驶回赵府,坐落在宁州城南的一座恢弘阔气的大宅子,她还未从马车上下来,就听见对面宅子大门口传来的动静。
赵青檀搭着剪春的手,踩着马凳,落在地面上,侧头看过去。
荆府门口大开,护卫列队在两侧,从里头走出来一女子,她相貌算不得特别出众,至少不是赵青檀这种艳光四射的美人,正好相反,这女子整个人十分的温雅内敛,有股超脱年龄的沉着大气。
她走近前来见礼,被赵青檀抬手扶住了,“不必这么客气,你若是觉得我唤你荆姐姐不合适,我便叫你阿七如何?”
荆家小姐荆七叶与赵青檀同龄,却是出生在春末,比赵青檀大六个月。
荆七叶听后微微讶异,而后笑了。
比起赵青檀肤白若雪,眉如远山,明眸皓齿,五官相貌逊色太多的荆七叶笑起来却能瞧出几分艳色,令人惊艳。
偏她并不爱笑,与赵青檀自小就美名远扬不同,荆七叶其貌不扬,也没有才名,除了荆家小姐的名声,泯然众人矣。
赵青檀初到宁州城,对这位江宁世家之首的荆家小姐耳闻已久,虽无偏见,可到底带了些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对方,自己的弟弟那般出色,在他的光环之下,寻常男子都要自愧弗如,若是荆七叶与其不相配,她难免觉得这桩亲事不合宜……
而她的诸多想法很快就因为发生了一系列事情而改变,也被荆七叶这个人折服。
“我弟弟他到现在还没醒……”赵青檀与荆七叶并肩走在花园里,一起前往赵钰的院子,从那场落石天灾后就陷入昏迷的赵钰,到今日已经整整七个月了。
“阿七,我虽然坚信他一定会醒过来,但是却不能要求旁人也去相信。”赵青檀站在院前的台阶前,她自诩已经过了遇事会慌,会哭的年纪了,但每每想起病逝的父亲,再面对昏迷不醒的弟弟时,便心酸难耐,泪水盈睫……
“如果你——”
“我也信。”荆七叶说的很平静。
赵青檀闻言欣慰不已,这数月来看着赵钰毫无起色,她心里有些煎熬,也不忍耽误荆七叶。
荆七叶抬手拂过鬓角,那被风吹松了的发丝又恢复平整,她目光沉静,“我能等第一个三年,就能等第二个,第三个……”
当年她收到赵钰的玉佩初定婚约,要等他守孝三年,后来三年过了,他亲自给她写了一封信,说等西北平定了就来江宁找她。
而今已经是第四年了,他来了江宁,她见到了比画像还要俊美三分的他……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吧,一开始我其实也不大看好赵荆两家联姻的……”
赵钰所图不过是荆家财帛,而她看上了他的好相貌,与赵青檀一样,赵钰也是久负盛名的美男子,只不过这世道颇为狭隘,女子相貌会被世人评头论足,分个三六九等,但是男子呢就鲜少公开议论,大抵是女人们没有几个像曾经的南定公主那样公然以貌取人选男人……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荆七叶在闺房之中年纪尚小时就听过赵钰的名字,等到了适嫁年纪更是频繁的听身边人提起,大多是吹捧之语,可耳闻为虚,眼见才是真的,她并不信传闻。
直到及笄那年她因缘巧合去了一趟京师,参加了一场赏花宴,临近结尾时,赵钰出现了,还引起了轰动,彼时她被左右拉着一起去瞧热闹,隔着人群看见那眉目张扬的少年郎,才知传闻不假。
而这一段插曲并没有在荆七叶心里留下什么印记。
熟料自己婚事坎坷,几度议婚总会出现风波,以至于耽搁数年,辗转与赵家联姻……
那时她还未提出什么意见,深知她脾性的荆父就花了重金弄了一副赵钰的自画像拿来给她看。
好吧,十八岁的赵钰更俊,更有魅力了,她对着那张脸,最后矜持的点了头。
虽然荆七叶答应了这桩婚事,但是鉴于之前几次无疾而终的议亲经验,她已经能坦然接受这事最后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果不其然,她今年二十余三,还是待字闺中。
两人边聊边走进了院子,来到了赵钰的寝房。
里里外外进出的除了有太医的太医们,还有一些有名的大夫,都是接了征召令而来的,周新璋张皇榜求医,酬金乃天子一诺,天下皆知,一时间奔赴宁州城的医者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