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青州暴乱案 - 夫君登基为帝后 - 莫莫不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4章青州暴乱案

第54章青州暴乱案“世子殿下?”

隐约有人唤了自己一声,赵钰倏的睁开眼,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靠着墙睡过去了。

兵部的江侍郎和户部的杨尚书并排而站着,两人后面一点还有个不太乐意靠近他的兵部薛老尚书。

见他醒了,江侍郎神情缓和许多,可眼里的仍有焦急之色,他想说什么,还没来得及,又一阵脚步声传来。

一名礼部的小主事疾步过来,看见赵钰便道:“世子殿下,可算找到你了,我们尚书大人有急事正到处寻你呢。”

赵钰站起来抻了个懒腰,不急不慌的道,“他若是真着急,也不至于派你来寻我。”

那主事似有些诧异他认得自己的身份,顿时有些尴尬,“殿下有所不知,皇上一直跪在灵前不起来,这都一夜了,吾等看着甚是焦心……思来想去,唯有殿下能劝皇上……”

“王漾呢?何不找他,如今这上上下下什么事是他处理不来的?”赵钰语带讽刺,他对王漾的好感已经彻底败落了,无论对方出于什么考虑拥立元異,都不能消解他对这群朝臣的恶感。

“王大人没等天亮就急着赶出宫了。”

值当王漾这般着急的……赵钰凉凉道,“下去,莫再叫我看见你。”

那主事不晓得他为何突然变了脸,吓得一个哆嗦,立马转头就小跑着离开了。

“你们想找我说什么?不会也是为元異当说客的吧。”

大抵也只有他敢直呼嗣皇帝名讳了。

江侍郎赶忙摇头,他看了看杨尚书和薛老尚书,不得已上前代为开口:“昨夜世子可也听见了,王……他提到了永昌候。”

赵钰心中一凛,他自然记得这件事,“说清楚!”

江侍郎迟疑了片刻,与另外两人对看一眼,然后深吸一口气,郑重与他说道:“你一定不解为何王漾不肯请立皇长子为新君,此事全在皇后……”

他说的皇后是惠帝发妻,太子生母钱氏……赵钰想起了昨日皇后也在天元殿,却全程没有丝毫存在感。

“三年前,青州暴乱案——”

永昌候平定的最后一场暴乱,同信阳城叛乱一样,是有隐情的,并不是因百姓犯上作乱而起,其实是当地的官员以征收的名义大肆敛财,其中尤以钱家外戚行事张扬,落了许多把柄,有人暗中收集证据前来京师告御状,他到了京城也知道贸然去衙门投状子,没人敢接,反而会暴露了自己,从而陷于险境。

于是他在滞留了两日之后,找到了永昌候赵飞龙,他以为这样一位护国大将军,大垣兵马元帅,应当不会畏惧强权,会为百姓做主。

事实上他的确找对了人,赵飞龙把他安置在安全之处,当天就进宫要同惠帝禀告这件事情,可事情总不会那么顺利,那日惠帝因为太子被人蒙蔽纵容了手底下的中书舍人在外头打着他的旗号倒卖太医局的药材,中饱私囊,气的晕了过去,一时间整的内宫人仰马翻。

惠帝好不容易被太医们弄醒了,召见了等候多时的赵飞龙,听了他说的事情之后,又是急火攻心,铁青着脸说要废后废太子……大抵是气头上了,说什么也没有顾忌,当时钱氏听闻他晕倒了还匆匆赶来侍疾,把这段话听了个正着。

当然这番内情是钱氏后来自述的,彼时的惠帝与赵飞龙都不知道钱氏听见了这桩事。

是以钱氏为了保住太子之位和自己的荣华,也是恨惠帝因旁人行事迁怒她们母子,当日晚上就不惜给惠帝下毒,她动用了自己安插在天元殿的侍女,在发钗上涂抹了剧毒,伺机动手,计划是仓促的,也是可行的,一切都失败在当晚赵飞龙在天元殿留到了深夜,总算劝住了惠帝不废太子。

那要行刺的侍女见赵飞龙为了太子说尽了好话,打消了惠帝的念头,而钱氏却要她弑君……踌躇纠结许久后她选择了放弃,深知此事不管成与不成,钱氏都不可能留她性命,在惠帝吩咐人送赵飞龙出宫时她主动揽了掌灯的活,然后在路上寻了一处僻静的地方,主动与赵飞龙交代了自己的罪行,恳求他救她一命。

她的命是留了下来,祸根却深埋在钱氏心里,一想到赵飞龙知道自己有过弑君的念头,她便惶惶不可终日。

后来没过多久,青州百姓发动了暴乱,根本没等得及惠帝派过去的钦差查案,赵飞龙闻得消息,主动请缨平乱,毕竟这事与他也算有些渊源了。

而这一去就落入了一个惊天陷阱。

一个混迹在流民里的小孩被救起之后,不思救恩,反而将藏在兜里的小铁钉扎了恩人的手。

赵飞龙遭了暗算也不慌,当即快刀斩乱麻剜掉了手臂上的一大块肉,然后再唤了军医来止血……沾血就化的剧毒因处置及时尚不致死,但是却会一点点的腐蚀人的皮肉。

便是这一块肉,后来伤口怎么也愈合不了,病痛扩大蔓延至整条胳膊……到后来的半身瘫痹。

戍卫边关二十年,立下无数战功赫赫威名的兵马大元帅就这么倒了。

须臾,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所以并不是暴民叛贼报复,而是那……毒妇指使人给我父亲下毒的?”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江侍郎点头,“此事我与杨尚书还有薛老也是前不久偶然得知。”

“偶然?”赵钰面如寒霜,他看着他们,谁也不信,“一个深宫妇人也不该有那么大能耐布局到青州去吧,是谁在帮她?”

钱氏若真能耐那么大也不会这么多年被元異的生母抢夺了恩宠压制的毫无反抗之力。

“此事王栋也有参与。”薛老尚书沉沉的声音透着厚重的力度,他是武将出身,与赵飞龙早年也是上阵杀敌能托付后背的战友,“你应当知道,我与你父亲的关系,他素来主张循旧制立嫡立长,若不是为这事,我绝不会支持昭王……”

原来为了迷惑恭王,他还假意同意了对方求娶自己的女儿,以至于王栋以为胜券在握,连薛家都改了主意,不再支持嫡系太子。

仿佛有人将巨石抛于水中,赵钰已微漾的心中终于掀起波澜。

正这时,四名身穿铠甲腰间佩剑的御前侍卫走来了,对赵钰一揖:“世子殿下,皇上传你去承乾殿见驾。”

说完又对着江侍郎等人道,“也请兵部薛尚书,户部杨尚书,兵部江侍郎一起前往。”

赵钰一拂袖,率先一步朝承乾殿方向走去。

在外人看来他是异乎寻常地冷静下来了。

只有他自己清楚,近似于爆发的情绪强压下来堵的他心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