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旭日东来 - 冰尖美玉 - 祝鸢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冰尖美玉 >

164旭日东来

虽然纪和玉并不是最受裁判和世界观众青睐的金发碧眼、五官深邃的西方长相,但这里毕竟是j国分站赛的现场,j国观众的审美和华国差别不大,纪和玉黑发黑眸的东方面孔以及偏纤细单薄的东亚人体型,实际上非常吃香,更别提纪和玉眉目如画,这副长相哪怕放在俊男美女成群的冰坛里,也是数一数二的精致。

这是一种超越了国籍、超越了性别界限的美,无数欣赏甚至艳羡的目光落在冰场中央的那一身金红色考斯滕的少年身上。

随着琵琶与古琴的琴音交融而起,纪和玉的比赛也终于开始,伴随着音乐的节律,纪和玉以肉眼几乎难以分辨的速度,从半跪在冰面上的姿势迅速站起,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几乎让人目不暇接。

冰面上的少年虽然身形单薄,腰线也被贴身的勾勒得无比纤细,但体能其实颇具力量,强大的核心力量与爆发力带动着他的身体一下就从冰面上拔地而起,简直是从开场的第一个动作,就震惊了所有人的眼球!

虽然现场不少冰迷已经在网上看过了r国站的比赛,但在现场直接观看纪和玉这个原地干拔起身的动作时,依旧会惊叹于纪和玉对全身肌肉精妙的掌控和协调。

灯光为一声金红色考斯滕的少年勾勒出一道朦胧光晕,仅仅一个开场的起身动作,就令人联想到了自地平线冉冉升起的朝阳,虽然年轻、虽然低矮,同时却也自初升伊始,就已美得惊心动魄。

事实上,观众们一开始的猜想的确有几分道理。这个起始姿势和开场动作的设计,的确有“故意”的因素,只不过这个“故意”,并非是为了“炫耀”纪和玉的身材,而是向裁判展示他对强大无比的核心力量,力求在开场的第一时间,就尽快吸引裁判和观众的注意力。

在琵琶与古琴共同演奏出的萧瑟乐音里,纪和玉浮腿向前上方高高踢起,凌空劈了个标准的一字马,身体后仰,双臂向两侧伸展,以极深的用刃来了一段仰燕滑行,这个人与冰面形成极大的倾角,冰刀在冰场上留下一道优美的弧形。

燕式滑行虽然难度不算大,但对身体姿态和柔韧性的要求很高,滑行时四肢不够舒展,或是两.腿之间开度不够,都会影响滑行的观赏性,而仰燕滑行采取的是浮腿向前上方近乎完全打直的滑行姿态,对柔韧性的要求自然也就更高,一般来说,这样的动作通常出现在女单、双人滑或冰舞这样更加注重滑行和节目效果的项目里,现役男单、尤其是柔韧性相对退化的成年男单会做这样的动作的选手其实很少,纪和玉就是其中之一,巧合的是,会在节目里编排燕式滑行的选手,j国站的比赛里就聚集了三位,除了纪和玉之外,另外两个自然就是同样以节目表现力著称的帕朗尼和藤原野瑶。

在纪和玉之前上场的帕朗尼,今天的节目中,恰巧也编排了一组仰燕。帕朗尼到底是成年已久又擅长表演的一线选手,滑行功底也很好,燕式巡场非常漂亮,但此刻在纪和玉的对比之下,也显得黯然失色。

并非是帕朗尼的滑行不好,而是纪和玉的滑行太好了。

且不说他那恐怖的柔韧性,以及两腿.间夸张到让观众看着都觉得韧带酸痛的开度,光是他在冰面上滑行时极快的滑速与极深的用刃,就已经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可以拥有的基本功——这样的滑行,没有数十年的功底怎么可能练得出来?

纪和玉这个的仰燕,并非是像女单选手常做的那样优雅柔美的,而是刚劲有力的,当纪和玉两腿都因为用力而绷得笔直的时候,那被贴身的考斯滕描摹出来的肌肉线条,甚至隐约泛着点与他纤瘦的体型半点不相符的饱满和呼之欲出。

就仿佛,那在冰面上起舞的,并不是一个单薄瘦弱的少年选手,而是一只正振翅翱翔、搏击长空的雄鹰。

仅仅是开场的第一段滑行,纪和玉的周身就爆发出了凛冽无比的气势,这是朝阳破开长夜的阴霾时所散发的自信和果决,是文明诞生之初时,华夏民族就高傲地挺起的坚实脊梁,以祂明亮到足以驱散黑暗的光芒昭告世人以民族永恒的精神和气节。

这是一套与《皎月》截然相反的节目,相反在而这的气势完全不同,后者柔美、安谧、优雅到了极致,而前者则刚劲、有力、激越且高亢;但同时,这又是与《皎月》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的节目,二者刻画了民族精神中不同的内涵、不同的层次,并且相互因为对方的存在更完整,也更深邃,让每一个观看着这场节目的人都能清楚地意识到,华国文明是无比博大无比复杂的文明,柔韧与刚强这顿看似矛盾的词语,却相互交织,成为了华夏文明数千年来代代更迭不休的动力之源。

一段绕场近乎半周的仰燕滑行,是纪和玉对自己的技术与体能的炫耀和展示,是诞生于地平线的朝阳在整个世界面前的绝对自信,更是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的深刻写照——

仰燕滑行本来就是单足滑行,纪和玉所采用的的优势深刃的滑行方式,对体能的消耗非常大,选手通常不会编排长距离的仰燕,但眼下,纪和玉就是要用事实向全世界的观众,以及那些“不喜欢”他的裁判证明,哪怕体能并非他的强项,凭借精湛的技术、深厚的功底以及强大的意志,他也照样能完成其他选手无法轻易完成的动作!

纪和玉向前滑出一段距离,接着,就在琵琶激越冷肃的琴音里抓住了音乐的重拍,向后转身、单手上举,右刀齿轻盈点冰,高高跃起,直至腾空至最高点后转体四周。

右后外刃稳稳落冰后,纪和玉滑了一个转三,又合着下一个重拍,右刀齿再度轻盈点冰跃起,转体三周,右后外刃再度稳稳落冰,左腿顺势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冰刀仅扬起一层薄薄冰雾。

一组高难度同时也是高完成度的4f+3f,将被霭霭云雾缭绕的朝阳的神秘与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热烈的掌声和裁判们一致给出的绿色goe分证明了这组连跳的精妙绝伦。

将4f+3f作为开场的第一组跳跃,无疑是非常冒险的。虽然将高难度放在开场体力相对充沛的时候可能更加容易完成,但同时,选手在开场时也不一定完全进入了状态,在比赛开场,还未完全进入状态时去完成一组高难度连跳,失败的风险其实很高。而且,对很多选手而言,开场第一个跳跃倘若不能稳住,就会对他们之后的心态产生很大的影响。将4f+3f编排在自由滑的开场,不仅意味着放弃了10%的bv加分,其实也意味着纪和玉对这组连跳的掌握程度非常自信,认为自己完全能够稳住这第一组高难度跳跃。

而事实也证明,他4f+3f的熟练度相当高,起跳、转体和落冰的每一步都非常轻盈。

随着纪和玉这组4f+3f的稳稳落冰,冰场下担心着纪和玉膝盖伤势的陈长兴和骆温明也总算松了口气。

昨天的短节目过后,纪和玉的膝盖又有些发肿,虽然队医说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他们怎么能不为纪和玉担心?

眼下第一组连跳的稳稳落冰,至少说明纪和玉今天的状态还算不错,后面的动作也就更容易稳住。

低哑的箫声渐起,纪和玉伴随着渐渐压低的琴音,这个人也一并俯身,在滑腿以深内刃的方式向后滑行的同时,另一条腿向外侧伸展,一手向外上方高高举起,另一手则虚扶冰面,以近乎匍匐、近乎亲吻冰面的hydrblading姿态在冰上高速滑行。

花滑节目里,选手的考斯滕通常配有手套,可以保护选手在做抓冰刀以及扶冰的动作时,手不要被冰刃或是冰场上的碎冰划伤。眼下,纪和玉那只戴着金红色手套的手轻抚冰面时,手套艳丽的颜色与纯白的冰面反差极尽鲜明,在冰场上方的灯光照射之下,少年的身影倒映在干净清透的冰面上,简直像是朝阳挥洒于水面上的壮阔倒影。

虽然这个动作极少登上男单的赛场,但其实与男单的表演意外合拍,哪怕是与经常在节目里运用hydrblading的冰舞选手相比,纪和玉的hydrblading也绝对足够抓人眼球。

这个动作其实难度不算太大,但想要做到尽可能深的用刃、尽可能低的身体姿态、尽可能长的滑行时间以及尽可能少的以手扶冰却并不容易,而这几点纪和玉恰巧都做到了。

哪怕裁判们睁大了眼睛,通过大屏幕仔细地观察纪和玉扶冰的动作,也不得不承认,纪和玉那只手根本就只是虚虚搭在冰面上,他的身体完全依靠强大的核心力量来保持悬空,而并未借助多少手的支撑。

这样的技巧实在是太惊艳了,徘徊于地平线的朝阳,哪怕才刚刚破开黑暗,就已然有了将云霞染成瑰丽朝霞、向大地洒下耀目清辉的能力。

曲目堪堪过半,古筝悠扬婉转的琴音加入进来,音乐的氛围也多了一丝温度,在结束了这个漂亮的hydrblading后,纪和玉照旧以他那近乎匪夷所思的起身速度,瞬间自趴伏的姿势站起,甚至能精准无误地卡着音乐的节奏开始下一组滑行。

贴身的考斯滕清晰勾勒出纪和玉纤瘦的身影,让人不得不下意识思考,如此单薄瘦弱的少年,何以能具有这样强大的核心力量与这样骇人的气势。

纪和玉以左腿在冰面上接连划出两道相反的弧形,接着,又踩着音乐的重拍,左前外刃蹬冰起跳,向前高高跃起。

一周、两周、三周、三周半——

外勾进3a!

大屏幕给出的近景镜头里,少年面容沉静如水,那双向来含笑、向来温和的桃花眼里,此刻写满了与年纪并不相符的威严肃穆。虽然,少年左眼眼尾那颗殷红的泪痣仍旧显得艳丽多情,但却不会有人觉得轻浮,就仿佛,点缀在那里的根本就不是一颗诱人犯罪的泪痣,而是一枚铁与血铸成的印记,是华夏民族千万年来所有不朽荣光的集合。

“他的眼睛会说话”——

这是不止一次被媒体和批评家提及的评价,此时,透过大屏幕的精准捕捉,观众们再度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少年的眼神令人不自觉地联想到大漠上的千里孤烟,联想到旷野间的长河落日,联想到远方塞外的金戈铁马,简直果毅到了极致。

这样精湛的、直击人心的表现力,让人实在很难相信,此时冰面上这位“一身戎装”的“将军”,与昨天短节目里月下的“神女”是同一个人。

优秀的选手从来不会被风格所定义,而是能够定义风格。

在看到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跳跃方式的第一时间,裁判们就忍不住开始拿纪和玉这一跳与昨天的短节目里藤原野瑶的“翻版”相比较。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熟悉的跳跃,是因为在这两天的比赛中,这一跳已经是第三次等上冰场;而将它称为陌生的跳跃,则是因为这一跳的问世才不过短短月余,哪怕裁判们都是浸淫花滑数十年的专业教练,从前也对这样的跳法闻所未闻。

虽然对华国选手保有诸多偏见,此时的裁判们不得不承认,纪和玉的起跳实在是太好了。外勾进3a这样的起跳之所以困难,就是因为外勾是一个初速度并不高、滑行方向也并不与a跳相符的难度步法,倘若不换足、不停顿地起跳,需要选手具有足够强的身体力量和爆发力才能够完成——

纪和玉虽然身形单薄,爆发力却非常惊人,他起跳的动作比顶尖选手藤原野瑶的“翻版”还要干脆利落,无疑,他对身体力量的协调调动已然做到了极致,哪怕是藤原野瑶昨天那个拿到了满goe的外勾进3a,在起跳之前也有一个明显的间歇!

奈何纪和玉的年纪实在是太轻了,轻到即便裁判们都忍不住生出了爱才之心,在打分时也会有诸多顾忌。

年轻选手非但拿不到多高的节目分,就连技术分也会受到压制,这是业界多年以来潜移默化的不成文规则,更别提纪和玉还是一个不受待见的华国选手。

因此,纪和玉这一跳依旧没能为他赢得拿到满分goe值的机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