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反下马威
在想法诞生之后,那马靠得更近了。
祝明鸢将手中缰绳一丢,纵身跳上马背,马儿受惊高高腾起前蹄,她立刻抱住马脖子,整个身体贴在马背上。
熊总管在后面看到这一幕,后背立刻渗出冷汗,大声喊:“三小姐夹住马肚子,攥紧缰绳啊!”
随着这一声提醒,祝明鸢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山路尽头。
大嬷嬷吓得音调都飘起来:“快来人去追啊,都等什么呢!”
“若是找不回来,咱们的命都要不得了,大家一起去死。”
两三个骑马的护卫奋力去追,可哪里追得上一匹发疯的马,只能勉强牵住走偏的马车。
大嬷嬷看着山间树影晃荡,却空荡荡不见人影,气愤地同岑姑姑说:“等这丫头回来,必得将手脚捆在才行!”
“要她先肯回来才是。”
岑姑姑心下忧虑,这丫头心思古怪,莫不是自己无意间露了心思。
山路崎岖,祝明鸢制住马匹,直起腰背长舒一口气。
如此就算会骑马了,她倒要看看这群人还拿什么手段钳制。
再一回头忽然愣住,层枝叠叶间,居然连车队的声音都听不到了。
祝明鸢专心坐稳马背,不知不觉跑出这样远来。
她无奈摇头,可惜自己并无逃走之心,否则人都天边了,这群人还做梦呢。
祝明鸢翻身下马,刚要掉头时,余光瞥见马鞍上挂着一个袋子。
刚才在山间疾驰时,一直有东西晃荡着打她的腿,原来是一个鞍袋。
那袋口不松不紧地系着,露出半截麻纸舆图。
祝明鸢毫不思索地取出来,打开一瞧,笔墨加重画着从京华城到莱阳的路线,将沿路可落脚的城镇都用青色笔墨圈起来。
仔细看并无不妥,可其中有一红圈极为显眼,圈的是在路线外的城镇——三英县。
丞相车队一路走一路寻,忽然在一拐角处听到清脆的马蹄声。
熊总管经验丰富,立刻分辨出来:“这声音是我的马。”
下一刻,祝明鸢骑着马从树丛中出来,歪头道:“你们好慢啊。”
“三小姐你!”岑姑姑气得要跳下车,但想到她是自己回来的,又压下焦急和怒火。
“您到底想怎样?”
祝明鸢摸了摸身下马鬃:“坐马车好累,我要骑马。”
“这太不像话!”大嬷嬷掀开马车帘子怒目圆睁。
岑姑姑回身按住她,低声道:“好歹先哄着她,天知道她还能闹出什么事来。”
大嬷嬷冷哼一声,撒气一般坐回位置上。
“三小姐下次直说就是,舟车劳顿,您若是受伤可就不好了。”
岑姑姑好脾气地劝说完,转身看向熊总管:“安排人保护好三小姐,务必让三小姐舒心。”
闹了这一通,车队的人都小心翼翼地侍奉着,唯恐这祖宗再一个不满意作闹起来。熊总管更是不敢让人离开她和她的马,对周围一切万分警惕。
大嬷嬷眼不见心不烦,在马车里面坐着不再出来。
好不容易有个歇脚的城镇,照例包了客栈。
众人各自忙碌安顿。
角落里,大嬷嬷避着众人找到熊总管:“三小姐这样胡闹,咱们路上怕是有吃不尽的苦头,不如咱们趁着天黑给她捆起来……”
“嬷嬷。”
熊总管叹了一声:“方才三小姐抢马的时候,拿马鞭朝着眼睛抽。可见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倘若你将她逼急了,她趁人不注意在吃食下毒。到时候,命都未必还在啊。”
“她还敢杀人?”大嬷嬷瞪大眼睛质疑。
熊总管气哼一声:“她就是杀人,你能把她如何?”
说完,他转身便离开了,大嬷嬷在他身后翻白眼。
在丞相府里,他们原本就是不相干的关系。
熊总管在前院巡护,大嬷嬷在后院侍奉夫人。
大嬷嬷心中鄙夷道,不就是懒得招惹麻烦。
等回丞相府后,他一交差浑身轻松,为难的是管理宅院的夫人和她们这些侍奉的下人。
大嬷嬷心中盘算起来,绝不能让这野丫头猖狂到丞相府里去。
另一边,祝明鸢刚进房间,岑姑姑就将碧蜂拉到一边叮嘱:“从今天开始,你务必和三小姐同进同出。衣食住行全都准备妥当,今日之事不能再发生。”
碧蜂有些不乐意:“姑姑,我没伺候过人,你让翠鱼姐姐去吧。”
“不行,原本是你,现在换人岂不教她警惕?”
岑姑姑温声哄着说:“姑姑知道,你在府里也是锦衣玉食的,如今来一趟就是为了在夫人面前讨个好,将来配个良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