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鲜红娘子酒
马车里走下两个人,一人是布衣长袍年轻挺拔,另一人是下人打扮,身后还背着书箱,似是赶考的秀才和书童。
书童在给自家主子打伞,察觉到身后视线,敏锐扭头朝祝明鸢方向看过去。
祝明鸢机警侧身,只留下一抹残影。
再次偷偷看时,只见主仆二人走进一间屋子的背影,距离阁楼还不近不远,看起来同样是避雨暂住。
她将房屋位置记下,关了窗户。
次日雨便停下了,雨后泥土芳香布满山寨。
寨子的面貌清晰起来,一座座房子挤在一起。寨子里的人往来行走,孩子们四处玩闹,妇人们在旁边晾晒衣物,说话盈笑。昨晚借住的人成群结队,各自离开,默契得如熟客。
这一切看起来都自然温馨,完全没有半点阴谋意味。
难不成只是她多疑?
“三小姐,早膳来了。”
碧蜂走上楼,手上端着一托盘的早膳,她一边将糙米粥和米糕摆在桌上,一边说着:“岑姑姑说马匹生病了,许是昨夜吃了不干净的草,我们要过两日才能下山。”
“……”
祝明鸢心里冷笑,差点就冤枉了自己,直奔着一楼找岑姑姑去了。
还未下楼,就听见大嬷嬷冷嘲热讽说:“这地方当真是比京华城还贵,昨夜的银子刚送过去,今日又要送一包过去。”
她又居高临下地指教:“若是你安排妥当了,我们岂会耽误脚程,现下早就进城去了。”
“是是是,都是我的不是。”岑姑姑一贯好脾气地道歉。
这时,祝明鸢走下楼问:“咱们的马在哪里,我想去瞧瞧。”
大嬷嬷听到她的声音,转了半身背过她去:“三小姐是大夫不成,难道去瞧瞧就能好起来了?”
“为何别人都能走,只有我们走不了。”祝明鸢对岑姑姑道,“难道就不能是寨子人见财起意,故意给马儿下毒,为了勒索钱财?”
大嬷嬷一愣看向她,又不自在地抿抿唇:“到底是乡野长大的,心思就是多。”她看向岑姑姑问,“你可有想到这一层?”
“我原本也有些怀疑来着,但熊总管去瞧过了,他常年和马贩子打交道,说这马就是误食了东西,过两日就好了。”岑姑姑耐心地解释道。
大嬷嬷一听是熊总管的话,便也信了,转头讽刺祝明鸢:“这人心是黑的,瞧什么都是黑的。”
祝明鸢懒得理她,回头对着二楼喊到:“碧蜂,吃完陪我出去转转。”
说完就出了屋子,将大嬷嬷当空气,把她气得瞪眼。
当碧蜂嘴里塞了块米糕,匆匆下楼。
她路过一楼时,听到大嬷嬷阴阳怪气地说:“可别忘了自己是谁家的人。”
碧蜂一愣,被岑姑姑笑呵呵地拉到一边:“你别理嬷嬷的气话,三小姐应该是呆闷了,你陪她散心时定要寸步不离,留心记着她去了哪里说了什么,回来时一一告诉我。”
“是,碧蜂记下了。”说完,碧蜂跑出去,一眼也不敢看大嬷嬷。
这在大嬷嬷眼里又是不敬之罪,她气得要追出去骂,被岑姑姑拦住说道:“等回了丞相府,嬷嬷您要做什么都行,何必急于一时,若她再搬回什么晦气东西,您这心脏还能受得了?”
原本,大嬷嬷是奉夫人白氏之命,想办法阻止她回府。
没成想在莱阳刚耍了一点手腕,就差点反被吓丢半条命。
想到这里,大嬷嬷火气熄了,怨气更重了。
等回丞相府再说吧,当年能撵她一次,就能撵她第二次。
祝明鸢走在山寨里面,因地势不平所以房子高低错落,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两三个坛子,人们相处和谐,路过都要笑着打招呼。
但祝明鸢走到街道上发觉不对劲了,原本还在笑着打招呼的人,看到她的瞬间就冷了脸。
家里有孩子的看到她,立刻招手叫孩子回家去。
房门接二连三地关上,嘭嘭声不绝于耳,仿佛她是洪水猛兽一般。
“小姐,他们是在躲着我们吗?”碧蜂不确定地问道。
“看起来是了。”
祝明鸢想找人问路都不成,忽然不远处传来一声清脆敞亮的女人声:“这位客人可是从京华城来的?”
她回头望去,一个身着蓝靛色衣裳的俏丽妇人走来,她头发用白花蓝布包着,窄袖黑鞋,一看就是利索的娘子。
“你问我们吗?”碧蜂看着她说道。
妇人捂着嘴笑如银铃道:“当然,这里还有别人吗?”
环视四周,方才还热闹的街道,此刻确实一个人都没有了。
“我们是要到京华城去的。”碧蜂奇怪地问,“为何这里的人都躲着我们呢?”
妇人用细叶眼睛扫了眼那些禁闭的房门,大声地不屑道:“一群上不得台面、又怕生人的井底货色罢了。”
原本碧蜂只是小声地问,瞧她这么大声地得罪人,吓得往祝明鸢身后躲了一步。
祝明鸢稍微眯了眯眼,心中琢磨出点东西来。
妇人热络地朝她们走一步:“我叫阿霞,你们要不要去我家坐坐,我给你们倒娘子酒喝?”
“不……”碧蜂想要拒绝,她觉着这女人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