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新生入校 - 重生之一九七七 - 风吹云朵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5章新生入校

第125章新生入校

吃完早饭,正在收拾桌子的时候。外面有人喊道:“徐先生在家吗?”

“是郭老师,我出去看一下。”徐扬的父亲说道。

不过两分钟,他便回来了。

手里还拿着一个小竹筐,里面放着一些饼干。

“家主婆,你一会儿去买些好的糯米,还有赤小豆,给郭老师家送过去。她准备给她孙子、孙女做些双酿团子解馋。她还答应帮咱家做点,小扬,下午回家一趟。”徐扬的父亲说道。

“行!”

正好徐青走下了楼,听到了这话。

“林峰,你有口福了,郭奶奶做的团子可好吃了!”

“起床困难户,起来了?正好,桌子上有郭奶奶给的饼干!”徐扬的父亲说道。

徐青拿起桌子上的饼干,放入嘴里,“郭奶奶就是厉害,家里没有烤箱,居然还能自己烤饼干!”

“你郭奶奶厉害着呐!”徐母附和着。

徐青吃完一个饼干,拍拍手上的碎渣,“林峰,我跟你说,这个郭奶奶曾经是上海滩资本家的千金大小姐!解放时,郭家带着所有财富积蓄逃了,可她没走。从小有佣人伺候的大小姐,每天都被逼着干重活,修路、挖鱼塘、挑河泥……”

“嗯!”徐扬的父亲打断女儿的话,“还不赶紧去洗漱,林峰和你姐等你这么长时间!”

徐青不情愿的起身,往卫生间的方向走去,嘴里还嘟囔着,“又不让说!这些事情弄堂里人人皆知……”

“林峰,待会儿,让徐扬、徐青陪着你去学校报到,我还有些事情要去处理,我就不送你去学校了。”徐扬的父亲说道。

“好的,伯父!”林峰回道。

“周末要是没课,就回来吃饭,就当自己家。”徐扬的父亲说道。

“伯父,知道了!”林峰说道。

三年前,徐扬的下乡时,父母很是担心,尤其是听到其他知青,带回来的消息,大多都是负面的。

像什么吃不饱,穿不暖,天天下地干活。

亲生女儿过得怎么样,成了他们整天担忧的事情。

直到徐扬寄来的信,他们才知道女儿,在东山省,有一位叫颜真清的老爷子,很是照顾她,没受什么苦。

他们才下放心来。

听说老爷子的孙子,要来上海上大学,他们很高兴,算是回报。

自然而然,也会将林峰当做自家人对待。

徐扬的父母,回屋换了衣服,便一同出了门。

这时,徐青也洗漱好了,然后将几个饼干塞进嘴里,“我吃饱了,咱们走吧!”

“对了,林峰,给你这本上海交通图册,坐公交去哪可以查!”徐扬说道。

“有地图,就方便了!”

拿上东西,三人就出门了。

倒了一班公交车,用了两个多小时,三人便到了四平路与大连湾路路口,下了车。

林峰拿着地图研究着,“徐扬姐,咱们是不是下早了?我看地图上,咱们要是,在下一站下,会更近。”

“林峰,你不知道,我姐多少学到了老上海人的精明。早下这一站,咱们的票钱只交了七分钱,下一站,咱们得交一毛钱,三个人就能省下九分钱!”徐青回道。

“还有五百多米,咱们走到彰武路,就到同济大学了。”徐扬说道。

四平路,以林吉省sp市命名。

彰武路,以宁辽省彰武市命名。

三人走了约五分钟,便到了彰武路,彰武路正对着同济大学东大门。

等到绿灯,穿过四平路,就来到校门口。

校门两侧门眉分别有一块浅浮雕,很具有时代的痕迹,整体凝重而朴素。

人来人往的,好多来报到的学生,还有送他们的家长。

他们推着自行车进入了校园,自行车上绑着被褥、生活用品。

“林峰,咱们进去吧!”徐扬说道。

穿过校门,有一条中心路,路的两边是左右对称的清水砖平房。

右边是传达室和邮局,左边是传达室和银行。

抬头就看到一座伟人的塑像,他身穿军大衣,神采奕奕,有力地高举右手臂,为奋斗的中华儿女指引前进的方向。

伟人身后是同济图书馆,两层的砖混建筑物。

两侧是同济的南、北楼,都是四层砖混结构。

图书馆外墙采用清水红砖,间以白色线条,处理简洁、明快,同南北教学楼共同形成同济大学入口的仪式感。

请...您....收藏6...9...书....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