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古玩市场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是孔子说的,由何岩的父亲转述,何岩记住了这句话。
这也是今天为什么当着李妙和纪静的面不把话说透的原因。君子说话要谨慎,没有真凭实据的话不要乱说,世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太多,陌生人之间建立起一份友谊太难,而且大多数人之间的友谊通常都比较脆弱,脆弱得旁人的一句话就能摧毁。
何岩不愿做这样的恶人。
不用旁人多言,时间能验证一切善恶真伪。
招聘会结束了,何岩没有任何收获,纪静和周妍在等用人企业的消息。
回到宿舍,不出何岩所料,宿舍另外几人也都没有收获,孙浩根本没参加招聘会,林柳和王辰良则在第一轮面试的时候就被刷下来了,大家在宿舍里总结教训,林柳反省自己学习不够努力,面试官的很多问题回答不上来,王辰良一阵见血地指出最大的原因是林柳长得太丑,丑就是无可辩驳的原罪。
至于王辰良被刷下来,则是因为心高气傲,一个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居然去应聘计算机程序员的工作,面试官给出了最大的善意和耐心,问了他几个关于编程方面的问题,他一个都回答不上来,却气定神闲地告诉面试官说自己可以进公司以后学习,并振振有词说人类之所以能够进入文明时代,其根源在于人类是所有物种里面最善于学习且不断提升进步的动物……
何岩听完了众人的陈述,不由仰天长叹。
自己身处在这样一个宿舍环境里,居然没有成为奇葩,实在是祖上积德,究其原因,可能自己小时候打过某种神秘的疫苗,长大后能够对神经病免疫,完美地避开了传染。
第二天,何岩起了个早,宿舍众人还在沉睡时,何岩独自去食堂吃了早餐,然后出了校门。
他的目的地是潘家园。
潘家园是个文物市场,92年悄然兴起,渐渐成了四九城有名的文物交易地。
潘家园在解放以前只是一片烧砖瓦的窑房,砖窑的老板姓潘,久而久之人们便叫它“潘家窑”,后来人们念着觉得不雅,因为北京老话里管妓院叫“窑子”,未免对这个地名不敬,于是改叫“潘家园”。
当地烧砖的土被挖干净了,砖窑便没落了,改革开放以后,这里莫名成了人们倒卖交易旧货的地方,后来许多百姓人家从祖上流传下来的瓶瓶罐罐儿,自己没眼力断代便拿到潘家园来,随便找个空地铺张毯子,把瓶瓶罐罐摆上去,等着有人过来询价。
自然而然的,潘家园就成了北京甚至全国最著名的文物交易市场。
举凡是交易的市场,很难听到大实话,买与卖之间竭尽所能争求利益,甭管多扯淡的话,都能面不改色的说出来,文物市场尤甚,因为它的特殊性,双方交易的东西无法现场识别真伪,价格于是便存在着极大的差距,有人来问价张嘴便是天价,明明只是祖上用过的土陶罐尿壶,非说是乾隆皇帝的御用,这就没法说清楚了。
何岩来潘家园的目的也是为了买东西。
昨天纪静说她父亲要过生日,何岩留上了心,以他的经济能力,买不起太贵重的礼物,于是琢磨着来潘家园逛一逛。
多少存了几分捡漏的心思,毕竟在这种真伪皆存的地方,只要眼光够毒辣,说不定能淘到一件真品,当然,几率很小,大约在万分之一左右,在北京读了几年书,何岩听说过许多捡漏的传奇故事,无论故事的过程多么曲折婉转,故事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主角一夜暴富。
不得不说,何岩也有一点点投机的心思,他也希望自己今天运气够好,能捡到一件大漏。
潘家园早年刚兴起的时候,卖家大多都是在市场里面摆摊,后来95年时政府集中规范整治,新建了许多商铺,将占地近五万平米的市场扩街改建,渐渐的,市场里正规的商铺多了,摊位少了,客流量也大了。
来到潘家园,触目便是一块硕大的照壁,上面写着“潘家园旧货市场”,绕过照壁走进去,便是人来人往的洪流,以及各具特色的古玩商铺。
这里卖的不仅仅只有古董,更多的是一些小玩意小摆件现代工艺品,——其实在何岩看来,许多号称是“古董”的玩意,也都是现代工艺品。
走进去数百米,路边的摊贩多了起来,何岩粗略看了看,摊子上摆的都是一些工艺品,也有那种故意做旧的假古董,外表布满了斑驳的泥土,还有厚厚的包浆,什么关公像,老子骑青牛的铜雕,磕了瓶口的清代梅花瓷瓶等等,看起来都挺真的,卖家蹲在摊位前,声嘶力竭地跟买家争辩着自己的货如何的真实,大有一股你敢污蔑我的东西是工艺品立马当着你的面击柱而死的含冤气概,死都不瞑目的那种。
何岩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脚步走得很慢。
很多人说,潘家园最多的不是假古董,而是假故事。每一件假古董,商家都能编出一个与它相匹配的传奇故事,有的假古董还有好几个故事版本。
手里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啊,上溯到我太祖爷爷那一辈,某天垦地时锄头磕出了火星,挖开一看,了不得啊,正宗原汁原味的唐代三彩马,而且还是唐代一个宰相墓里的,交给国家的话,这得算是国宝了啊巴拉巴拉……
何岩越走越慢,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古董当然都是假古董,故事自然也是假故事,不过故事挺好听的,每一件古董都被赋予了一个曲折离奇的传奇经历,最后辗转经年才落到摊贩手里,信不信由你。
何岩逛了一阵,发现这个市场上的假货实在太多了,或者说,卖家们的故事编得太真了,感觉只要反驳了就是对卖家人格的极大侮辱,很容易引发争吵甚至斗殴。
何岩对假古董没兴趣,故事再神奇,东西终究是假的,假的真不了。
逛了一个小时,何岩决定买一对文玩核桃当生日礼物送给纪静的父亲。
文玩核桃这东西,相对来说假货不多,而且价格不算太贵,一两百块能买到一对不错的青皮核桃了,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遇到狮子头,罗汉头,官帽之类的极品。这东西有收藏价值,拿在手里把玩还能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对一个中年男人来说,无论收藏还是自己把玩都合适。
听多了离奇而夸张的故事,何岩有些意兴阑珊,打起精神专注只看核桃摊子,逛了好几家都不太满意。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文玩核桃也是讲究品相的,其中最难的是配对儿,也就是说,一只核桃品相再极品终究差了一筹,一定要挑出另一只品相一致的核桃凑成一对,这样一对核桃的价格便翻倍的往上窜。
逛了好几个核桃摊儿,何岩唉声叹气直摇头,符合心意的核桃太难买了,真如悬崖下的绝世武功秘籍一般可遇不可求。
一条街快走到尽头时,何岩渐渐死心,心里琢磨着是否放弃潘家园,明天去琉璃厂或报国寺碰碰运气。
这时旁边一家古玩店铺里的争吵声吸引了他的注意,何岩侧头望去,却见一位穿着长马褂的店伙计正跟一位穿着很富贵得体的顾客吵了起来,店伙计目光倨傲轻蔑,顾客面红耳赤神情愤慨。
何岩眨了眨眼,举步便走进了店内。
何岩喜欢听故事,无论是传奇故事还是壮怀激烈的故事,他都喜欢,眼前这个显然属于“壮怀激烈”那一类,错过了可惜。
店里的争吵已引来了不少路人的围观,大家好奇地看着争吵二人,从他们的对话里猜测争吵的原因和事实的真相,这也是围观热闹的乐趣之一。
店内两人吵得很激烈,长着一张马脸的店伙计咄咄逼人,客人一脸愤慨却讷于言辞,只能用愤慨的表情表达他的心情,以示自己也是占着道理的。
“这位客人,您让大家评评理,东西确实是从我这儿卖给您的,这个没错儿,可咱们古玩行讲究的是买定离手,您昨儿个买的东西,今儿又来退货,大哥,做人做事不带您这样儿的,古玩可不是别的东西,买了就是买了,觉得自己吃亏了,您可以想办法卖给别家,可从没有退货的道理,各位老少爷们儿都是常来潘家园逛的主儿,都是懂行的人,您各位评评理,我刚才说的是正理吧?不算胡说八道吧?”
围观众人纷纷附和,连何岩也情不自禁点了点头。
尽管没玩过收藏圈,可毕竟他是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平日里也了解过收藏圈的规矩,人家确实讲究的是买定离手,就算买了假货也只能自认倒霉,绝不会事后翻账,混这行的都讲究个体面,纵是打了眼也只能认了。
顾客似乎拙于言辞,在围观众人的附和声中,他更加愤怒了,挣红了脸半晌才挤出几个字。
“可你卖给我的……是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