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忉忉娘
第十四章忉忉娘
蔚州大营。
因为李皓棠提前做了准备,北狄骑兵的首次攻袭被打退了。
正面交锋失利后,北狄军队暂时退了回去。趁着这个时间,李皓棠抓紧做着军队的布防调整。
时近夏日,正午的阳光晒得战甲都有些发烫。
李皓棠从营外回来,只觉身上的内袍都被贴在身上,黏腻腻的很不舒服。金属的盔甲带着热意,烘得身上汗气蒸腾,十分难受。
按他平日的习惯,李皓棠回营要更衣洗澡。
但今日,李皓棠回营的第一件事却是先去找留营的陈羡江。
陈羡江是大将军陈拔的最小的儿子,即李皓棠的表弟,比李皓棠小半岁。从去年开始,陈拔将军不得不奉旨留京养病。在李皓棠的安排下,陈羡江悄然留在了蔚州大营。
如今李皓棠来了燕云以后,陈羡江便帮着负责燕云十六州各大营的军情信报往来。
“燕州那边的例报送过来了吗”李皓棠掀帘入帐,径自坐下问道。
“今日尚无消息。”陈羡江连忙给李皓棠倒水,“王爷,不是我多心,燕州那边交给那个谢家女真的没问题吗”
茶水了加了薄荷叶,夏日饮来颇为清凉。
李皓棠吹了吹水杯里的叶子,看起来并不担心:“毕竟是谢家的嫡长女,见识才能不会比你我差。”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相信她”陈羡江理了理自己书案上乱糟糟的信报文书,对李皓棠如此信任谢云韶十分不解。
“我也不明白为何你一直要我防备她”李皓棠刚才喝水太急,几杯下去后,身上的汗反而更多了起来。
“她并不情愿的。”陈羡江的语气里是满满的怀疑。
依照惯例,陈羡江也看了谢云韶写的燕州例报。在他看来,其字里行间的不得以简直要溢出纸面了。
李皓棠虽然没有细说他和谢云韶之间的事情,但个中缘由,陈羡江也隐隐猜到了一些。对于这个谢家女的立场,他是持谨慎态度的。
谢家之人在朝堂上一直都是立场模糊,尤其谢云韶的父亲谢文涛,为人处世八面玲珑,锋芒不露,往往难猜其意。
这样一个处世圆滑的家族,让人如何放心将其划作盟友
之前回给燕州的信中,陈羡江认为不应告诉谢云韶太多。而李皓棠却坚持详说燕州的情况,甚至特地传信给陈筹,告诉他无需对谢云韶隐瞒账目。
陈羡江拦不住李皓棠,但也坚持让李皓棠对谢云韶多些防备。
类似的言论,最近李皓棠听得已经够多了。
李皓棠放下杯子,屈指在案上敲了敲,打断了陈羡江的话。
“燕州那边的例报来了第一时间告诉我。”说完,李皓棠便起身回自己的营帐去了。
这旬的例报只有燕州没有送来了。
李皓棠不是不挂心的。
谢云韶愿意出面帮忙,他很高兴。但是正如陈羡江所言,谢云韶并非自愿而为之,如此行事不过是迫于当下的处境。一旦有人能接管燕州城,谢云韶定会退居后宅。
谢云韶这样怀宝迷途,李皓棠确实可惜,但他不能求更多了。
谢云韶为他所牵连,一路远离家至这边境荒城。李皓棠自觉愧疚,不论处境如何,他不想委屈谢云韶做任何事。
更何况,用人之道,愿者为上,并就无强行招揽的道理。
她既然不愿意,李皓棠自然也不想勉强她。
等眼下的难关过去,如果谢云韶愿意,那他便护她在王府一世安好。若她想离开回京城,李皓棠也会勉力相助。
眼下燕州就还是要暂时依靠她。
算起来,调运的粮草这几日也该押运过来了,燕州的例报或许是和押运一起来的也有可能。
头顶的太阳晒得李皓棠有些头疼,但他还是去找后勤问了问。
回到自己的营帐,亲卫早已备好清水和干净的衣衫。
李皓棠自小长于宫中,衣食用度无一不精。眼下处境剧变,他可以不在意器物粗糙,却无法接受这里粗率的起居习惯。
随意如陈羡江,从来不在意身上换洗。
可李皓棠一直都不太喜欢汗涔涔的感觉。
李皓棠脱下汗水淋漓的战甲,一番清洗后,终于换了一身干爽舒适的衣袍。
刚收拾妥当,便听人来传,说是燕州那边运送的粮草到了。
李皓棠马上去了大营东门。
陈羡江骑着马,正准备外出巡防。刚一出营门,就看见打着燕州旗号的运粮队伍,风尘仆仆而至。
看着谢云韶从马车上下来,陈羡江就不由得皱了眉头,这女人也未免太能折腾了。这样战乱纷扰的时候,一个娇弱的深闺女子,大老远地这样跑过来,不是多生事端么。
陈羡江骑在马上,冲谢云韶点点头,算是见礼,然后便扬鞭策马而去。
真是无礼。
随处押运的护卫们相互递了个眼神,这个美貌的王妃,在燕王的心中似乎并不重要呢。
毕竟陈羡江陈将军可是燕王最亲近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