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三章
来不及等李皓棠那边的回复,谢云韶只能立即将赵文虞的死讯写入文书,交给驿使,嘱咐务必快马送至京城。
算算时间,即使有人刻意传消息过去,朝廷急召发出时,朝中还未收到赵文虞的死讯。
只是不知为何会突然有此急召。
谢云韶翻看了赵文虞留下的一些书信,里面的内容除却报告王府日常情况外,并无其他特别内容。
赵文虞虽非官身,但毕竟是奉皇帝御命而来,通敌被斩是必须报给上面的。
而谢云韶目前能拿出来的,只有他最后那封带着燕州地图的信。从城北小院搜出来的那些证据,却并不适宜在眼下的时机曝露出来。
朔阳的战事未休,尚且需要粮草军备。如果此时开始指控李鸿熙的行为,恐怕只会惹皇帝生疑。本来此番李皓棠军功赫赫,已经在国中上下影响不小,皇帝一旦怀疑李皓棠想借此打压李鸿熙,那必定会开始掣肘燕云军务。
这样一来,朔阳那边的处境就不妙了。
谢云韶知道的,李皓棠希望借此机会直入北狄王庭,将其一举赶回雪山外的北狄祖源去,以保得境内安宁。
这也是谢云韶所愿。
谢云韶倒是并不担心五皇子李鸿熙,会借赵文虞大做文章的。相反,此时李鸿熙越是针对李皓棠,燕云的后备就越是无需担心。李皓棠自来燕云以来,未曾邀功求赏,对朝廷的言论一直都是只谈一大局,不讲私利。
李鸿熙只怕也是看着李皓棠功勋声望渐起,偏偏李皓棠又不在京中难抓把柄,一时没了主意,才敢在这个时间出昏招。
说不定赵文虞这番暴露也有李鸿熙的原因。
只是不知道赵文虞究竟给了朝中哪些燕州的消息,他留下的信件明显是销毁过一些,这让人有些不安。
“阿念,你这几日不要做旁的事情,先看看这些账册。”谢云韶思来想去,先找来了阿念,把修改后的账本交给到她手里。
阿念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倒是从来不含糊的,很快便重新查算了一遍。
“小姐,这账册应当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吧。”
这样的回复让谢云韶心中稍安:“最早的那一份账本还在你手里是吗”
阿念点点头:“陈大人留在徐水一直未归,如今账册仍在府里。”
“你放在哪里”谢云韶问。
阿念带谢云韶去了自己的房间。
为着贴身侍候,她和阿满两人皆住在主院的侧房里,也是守卫森严之地。
阿满从柜中取出账册,交还给谢云韶:“都在这里了,一页未少。”
谢云韶复看了一遍,便令阿满将账本放进火盆里烧了。
泛红的火舌将几册厚厚的本簿一卷,之前那些隐秘之事便化作白灰,再无余烬。
看着火苗渐渐低沉下去,谢云韶对阿念道:“去书房将父亲的书信也都取来。”
这几日谢云韶心神不宁,阿念也感到了些什么,忐忑地问道:“小姐,王府不会出事吧。”
“有我在,能有什么事。”谢云韶安慰地摸了摸她的头发,“放心吧。”
谢云韶语气坚定温和,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心。
阿念的忧虑似乎被安抚了不少,乖乖地去取信了。
京中突然生变,不得不防。
谢云韶没有查到具体原因,但也能料到必定是赵文虞暗中所为。
如今的情形需要帮李皓棠稳住后方事务,不能让朝廷生疑。但也需要防备李鸿熙借机挑事。
随着羌族归顺,徐水复建,这边疆私下互市的痕迹已经被抹平。但这擅动官粮之举仍留有余痕,为防万一,谢云韶需要立即处理干净。
心头压着事情,谢云韶在热闹的新年氛围里也显得情绪不佳。
风俗迥异的北方新年让两个小丫头大开眼界,可谢云韶依旧一副兴趣缺缺的模样。
“王妃可是想王爷了。”阿满穿着新制的衣裙,凑过来问她。
虽然前日刚收到朔阳的消息,是李皓棠亲笔写的,却也只是谈了谈公事。
听到阿满这样问,谢云韶怔了怔,理着心里那缕淡淡的失落,只轻轻叹道:“不知道王爷在军中可有时间度此佳节。”
阿念在一旁戳了阿满一下:“你是越来越坏了,连小姐都敢戏弄。”
阿满转身便踩了她一下,谢云韶才看到阿满背在身后的手里拿着一封信。
是李皓棠的信,刚刚才收到的。
谢云韶接过,不理会两个小丫头揶揄的笑,连忙拆开来看。
略略看完,谢云韶不由得又看了看信封,来确认是否真是李皓棠所写。
与平日里的公文信函不同,这封信的内容琐碎杂乱,多是他在朔阳的军旅日常。
末了,他写道:“值此佳节,念卿,待归。”
谢云韶藏在心里多日的思念,也因为这短短几个字,片刻间迅速飞涨,弥漫满怀。
辞旧的欢庆声遥遥从外面传来,听着阿满阿念的嬉闹,谢云韶也不由得跟着笑了起来。
新年之后,好消息也接连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