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01.
顾白体会到了什么叫覆水难收。
他再次醒来后感觉无比平静。
他明白到了这一步,自己所迈出的每一个脚步已经不仅仅代表自己了。
每一次自己说自己豁出去了,自己说自己要不顾一切的、卑鄙无耻地亏钱——但事实上,他肩上的负担却越来越重,而且自己在潜意识中也承担起了这份责任。
他的行事越来越束手束脚。
简单来说,他自愿玩儿起了束缚play.
到现在,他前阵子的努力再次宣告破灭。
无论是实习生还是其他什么都已经无法挽回了,他身上的束缚太多了,他都快绑住被迫赚钱了。
而且……
如今银河集团已经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公司,更多成为了一种象征。
顾白平静地想到。
那就让这个象征继续持续下去吧。
他认输了。
02.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银河集团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
电影方面,新锐导演基金会逐渐成为了顾白的主要工作重心。基金会按部就班地进一步扩大,而且还增加了评审委员会。
评审在第一年内部进行的小项目,结果大众却对这很感兴趣,于是顾白第二年直接把它变成了针对整个龙国新锐导演的奖项,名为银河奖。
银河奖有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等在内的二十多个奖项,项目非常多,奖品也非常丰厚:金奖杯、奖金、发行推广支持等等。
其突出一个财大气粗,很有银河集团的一贯风格。
其中一个‘最佳文化输出奖’争议很大,但关注的人非常多。
到了第三年,银河奖就成为国内电影重要奖项了,所有导演和演员都以获得该奖项为荣。
怀抱着这一重要奖项,银河传媒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顾白本来暗搓搓地想,花这么多钱可以增加集团运营成本,说不定就……对吧……?
结果莫名其妙的,他捏出来的这个银河奖居然被大众认为是个权威奖项。
这怎么就权威了呢,开玩笑呢。
顾白对比了一下国内的一些其他电影奖,看了他们前几年评选出来的作品。
……
好吧,你这个评选出来的真的难以服众啊……
怪不得大家对银河奖评价这么高呢,最起码这边自己是在认真评价,没有后台暗箱操作,利益交换,也没有资本家的丑孩子。
银河奖被大众认可后,赞助商自然就蜂拥而至了。
到了第三年,顾白发现自己在银河奖上花不了钱了。
第四年,顾白开始靠着银河奖赚钱了。
打着小算盘的顾白被算盘珠子崩了一脸。
算了算了这样也好,就当他……
“银河奖在创立之初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到现在银河奖的收视率已经排名更大电影奖项前列,顾总有什么想说的吗?”节目访谈主持人说道。
“就当我是为龙国电影事业做贡献吧。”顾白忍不住抹了一把脸,说道。
“哈哈哈,那顾总是否能谈一谈这届银河奖最佳男主角的获奖人吗?”主持人继续问。
这届银河奖最佳男主角获奖者正是秦子亭,主持人是故意这么询问的。
“谈谈谈都可以谈,就是想问我和秦子亭的感情嘛我知道。”顾白掏出手机当场打开顾白和秦子亭的cp话题,随便打开一条网友的评论:“为什么都在吹顾白和秦子亭最近的照片啊?他们p图也太狠了,把怀里的我都给p掉了。”
主持人:“噗咳咳咳……顾总,不是这种谈法,咱严肃一点。”
顾白继续开始念下一条:“严肃一点是吧。什么叫做cp的互补性?就像顾总和秦子亭,按照性格,他们一动一静;按照身份,他们一个是影视行业投资人,另一个是演员,无论各个方面他们都很契合,这就是cp的互补性。好了念完了……我是说谈完了。”
主持人尴尬一笑:“顾总,您这个有点太敷衍了,直接把网友评论念出来了啊。”
“那我就谈谈自己看法。在旁观者的角度只需要谈相互需求,谈双方互补就行了,但实际上轮到自己的话,很多时候会有一种明确的感觉:就是对方了。”顾白说:“不然只谈供需,赵云和勾践岂不是绝配。”
主持人:“啊?”
顾白:“赵子龙浑身是胆啊,勾践又卧薪尝胆,两个人天天嘬来嘬去这不挺搭的吗?”
主持人:“……啊啊啊!”
主持人想起行业内对顾白广为流传的评价:能采访到顾总是个非常幸运的事,顾总一般不会接受采访,他一旦接受采访就会非常有节目效果,节目收视率会很高,唯一痛苦的就是……采访他的主持人。
主持人勉强笑着把这个话题圆了下去,开始进行后面的提问:“目前银河集团的非遗文化主题园在不断扩建,据目前统计,非遗文化主题园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其中s市的非遗文化主题园更大,截止到今年,它已经拥有五万名员工。对非遗文化主题园,顾总有什么未来的展望吗?”
顾白认认真真地说:“我的展望就是它不倒闭,能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