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会试殿试皆不用试(下)
第92章会试殿试皆不用试(下)
小皇帝竟用徐光启和王徵来主持会试!
东林和齐楚浙党那都窝火得很。
奈何,他们也没办法。
这会试的主考官和同考官就是当朝皇帝指定的,根本就无需什么内阁审批。
他们也只能暗地里寻思,准备鸡蛋里挑骨头,暗中给徐光启和王徵使绊子。
谁曾想,他们压根就不用去鸡蛋里寻骨头,徐光启和王徵定的殿试考题本就有问题!
二月初九辛亥,一大早辰时许,会试才刚刚开始,试题才发下来,大部分考生那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次会试的考题竟然是以格物致知为主!
谁能想得到?
这年头大部分读书人考科举就是为了当官。
谁会去格物致知?
那叫玩物丧志!
但凡沉迷格物致知的人那都很难金榜题名。
宋应星和宋应昇兄弟那就是明证。
他们考不上进士那并非他们读书不行。
万历四十三年乡试的时候他们在江西上万考生里那都是名列前茅的,宋应星是乡试第三,宋应昇是乡试第六。
这就证明他们读书是相当厉害的,他们就因为沉迷格物致知而屡试不第。
王徵其实也差不多,这家伙是万历二十二年就中举了,结果,八次会试不第,天启二年其第九次参加会试才金榜题名!
至于徐光启,那是读书太厉害了,他是南直隶乡试解元,也就是第一名,南直隶可是整个大明出进士最多的地方,能在乡试里排第一,那是不可能考不上进士的。
徐光启这个学霸暂且不论,王徵和宋应星、宋应昇兄弟那是真因为沉迷格物致知而屡试不第。
是故,这年头的读书人很少沉迷格物致知的,大部分人都只想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当官捞钱!
徐光启和王徵这考题给选的,大部分考生那都给考蛋疼了。
二月十五丁巳,会试刚刚结束,整个京城那便是怨声载道,很多考生那都气得快骂*了。
这考题怎么出的?
谁会去格物致知啊,谁会玩物丧志啊?
朝中东林和齐楚浙党收到消息,那都不由得暗自心喜。
徐光启和王徵怕是脑子进水了,会试竟然出偏门考题,专考格物致知!
这下好了,弄他们都不需要找由头了,大部分考生那都已经怒火中烧了,他们只需浇点油上去,那便是烈焰焚城,整个京师那都会被闹翻天!
至于怎么浇油,这个他们简直不要太麻溜。
他们也有亲友又或门生参加了这次会试啊,且还不少,他们只需让这些人去考生中间挑拨一番便成。
会试结束之后整个京师便暗流涌动,不知多少考生在暗中挑拨,也不知多少考生在准备闹事。
不过,这一切都得等会试结果出来才会爆发。
皆因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上贡士榜。
若是上了贡士榜提前闹事那就是脑子有病了。
考生们那都在等贡士榜出来呢,朱觉却是在等春暖花开。
二月下旬,京师的冰雪那都已经开始融化了,貌似可以修筑新城了。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匆匆批阅完奏折之后便命人将魏忠贤、卢象升和田弘遇招了过来。
四人就围站在那里盯着桌上的地图看呢。
魏忠贤这会儿竟然已经能看得懂地图了。
这人就怕有心,有心人,天不负。
魏忠贤的脑袋瓜子本就不错,他只是吃了年幼的时候家里穷的亏,没钱读书,是故不曾读书习字,他若从小就开始读书识字,不说考上进士,考个举人那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这不,他用心学了几个月便能完全看懂地图了,甚至地图上的字他都认得了。
当然,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地图必须是京师地图,若是其他地方的地图,他还是看不大懂,也不大识得上面的字。 这桌上摆着的还就是京师最新的地图,跟他学的那一张一样,他自然能看得懂。
朱觉见这家伙都能看懂地图了,也就不再啰嗦了,他直接指着内城北面和西面问道:“建斗,你觉得我们先建北面的新城好还是先建西面的新城好?
这个朕属实有点难以决断,皆因北面和西面那都要挖护城河,若是考虑这护城河的开挖难度,那是选西面先建比较好,皆因西面这一块没有河流穿过,我们直接挖护城河连通永定河和温榆河就行了。
若是考虑防御问题,那最好还是先兴建北面这三座新城,问题就是,这温榆河还正好从北面这一块穿过,我们修建城墙的时候还得修建两座桥才行,这一样一来,怕是今年都很难把北面的城墙合拢。”
这个问题着实有点麻烦,现在修桥可是慢得很,通州城连通东城城墙那座桥都修了快半年了,这会儿也就刚刚把桥墩给建好,上面的桥拱都还没开始修建呢。
卢象升盯着地图想了一阵,随即小心道:“陛下,我们反正是要挖护城河的,不若我们先将温榆河和潮白河中间这段先挖通。
这一段才十来里,挖通也费不了多长时间,关键我们挖通之后就能把温榆河在京师东北角这段给截流,让其改道直接从这段护城河汇入潮白河,这样我们就不用建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