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极南之地海角之秘(中)
第188章极南之地海角之秘(中)
徐光启离京都一年多了。
这一年还是京师发展最快的一年。
通州城四周和通惠河两岸那都已经变了副模样,不是经常来的那都有可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徐光启站在船头顺着冉冉升起的朝阳,看着通惠河两岸林立的厂房,心中都不由的感慨万千。
当今天子真是难得的明君啊,大明这样发展下去,不出十年必将走向中兴!
他就这么看了一路,感慨了一路,巳时许,他所率的船队还正好进入太液池,来到了玉河桥码头。
这并非是他们卡准时间来的。
关键他们哪怕乘坐轮船日夜赶路,金陵到京师那就需要两天多的时间,他们是两天前卯时许出发的,两天后巳时到很正常。
朱觉也知道徐光启今天会到,是故,他批阅完奏折之后也没急着出去。
他只是换好了禁军将校的戎装在玉熙宫主殿大堂中等着。
果然,没过多久,徐光启便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立马抬手招呼道:“子先,一路辛苦了,来这边坐,这凉快。”
徐光启其实已经感觉这玉熙宫主殿大堂中有些凉意了,跟外面那仿佛就是两个世界一般,一个在盛夏,一个在春天。
那呼呼转动的打谷风车他也看到了,他还有点奇怪这玉熙宫中怎么会有农户家里的东西呢。
他依言往跟前一座,瞬间明白了。
原来凉风就是这打谷风车吹出来的。
他再抬头一看出风口里面那一排貌似结满露水的铸钢管道,心中不由了然。
那谷仓里应该放的是冰块,那铸钢管道里流的应该是冰水。
朱觉见状,颇为得意道:“怎么样,子先,朕想出的这法子如何?”
徐光启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这风车里加上冰块吹出来的风着实凉爽。”
那可不。
朱觉看了看他额头上隐隐的汗渍和那满头的白发,不由关切道:“子先,这一路热坏了吧,要不你去后面寝宫休息一下,那里也装了这种冰风扇,凉快得很。”
呃,那是您休息的地方,我哪敢去休息啊。
徐光启连连摇头道:“微臣不累,这一路也不用微臣操船,且车轮舟轮船经过改装之后前面的船舱并不是很热了,晚上和早晨的时候甚至还有点凉呢。”
这会儿车轮舟轮船那都已经改装过了,锅炉和前面船舱之间都加装了一层钢板,一层棉花和一层木板来隔热,以后若是再装上水冷风扇那就更凉快了。
不过,这个并不是他召徐光启回来要商量的事。
红薯和土豆的事情那也不用问了,徐光启那是经常让王应朝回来奏报,浙直闽红薯和土豆各三百万亩那都已经种下去了,只等今年收了,明年就能收购良种推广到上千万亩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子先,既然你不累,那我们就说正事。
朕这次召你回来,是想让你带着芝豹手下快船和两三万人马好好去琼州府考察一番,具体就是农田、山地、水利,以及适合种些什么利润高的作物等。
那边正好适合橡胶树生长,是故,朕想迁徙西北的灾民过去把那边开发起来,不过,那边光种橡胶也不行,因为橡胶树要长个七八年才能割胶。
这七八年时间我们还不能光让迁徙过去的灾民种点粮食得过且过,其他长势快的,一年就能出效益的作物我们也要在那边推广开来。”
原来是想去开发琼州府。
那地方流放犯人都很少流放过去!
皆因那边太热了,人口本就稀少得很,大量流放犯人过去那都没足够的人手看管。
徐光启看了看凉风习习的冰风扇,貌似明白了。
他指着冰风扇小心的道:“陛下,琼州府酷热难当,您是想用这种风扇来给灾民消暑吗?” 果然聪明人,一提到迁徙灾民去琼州府就想到了这个。
若是没东西给灾民消暑,就这么不管不顾将本就饿得体质很差的灾民迁徙过去,那不知道会热死多少人。
朱觉微微点头道:“嗯,朕是准备给灾民装风扇,不过不是这种小的冰风扇而是大的水冷风扇,长庚就在东北外城装了不少,要不,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原来还有水冷的。
难怪,陛下会想着迁徙灾民去琼州府。
若是只有冰冷的,那可不行,琼州府那边就没冰,冬天那都不会结冰,要想转运够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灾民消暑的冰块过去,那都不知道需要多少运费,有这钱还不如直接花钱买粮食来赈灾呢,压根就不用迁徙。
徐光启点了点头,随即恭敬的起身道:“微臣还真想去看看。”
朱觉当即起身,带着王承恩和方正化一行上了给徐光启配的船队。
这船队足有十艘八百料的车轮舟轮船,这就是他专门给徐光启配的,主要是为了来回传讯方便。
徐光启若是去了琼州府,那王应朝的船队就不可能每次都专门过去跑一趟了,那样太浪费时间了。
是故,他专门给徐光启配了十艘车轮舟轮船,操船的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京营精锐,对京师那简直不要太熟。
没过多久,船队就来到东北城中。
徐光启一看东北城这壮观的场景,那都不由漏出一丝震撼之色,京师的发展着实快得惊人。
这里原本还是农田,现如今正在建的和已经建好的厂房比通惠河两岸还要多啊,密密麻麻的,那都看不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