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反贼建奴六神无主(上)
第232章反贼建奴六神无主(上)
辽阳城头,阿敏看着远处太子河上那若隐若现的黑点,那脸都黑了,眉头也是越皱越深。
他都没想到,明军竟然会用围困这一招。
皆因辽阳城太大了,可以囤积的粮草的地方太多了。
若是他们在辽阳城里屯足粮草,五万人马坚持十多年都没问题!
且他们还有火炮呢,能轰击出五六里远的神威大将军炮都有,明军那就不敢靠近城墙五六里范围扎营。
这硕大的辽阳城再加上四周五六里的范围,那得多少人马来围困。
更何况,辽阳城北面还是太子河,且北面的太子河也在他们火炮的轰击范围之内,明军的舰船若是封锁北面河段,他们完全可以开炮将其击沉。
这么大的城池,这么开阔的地形,怎么围困?
问题,明军还就把他们给围困住了。
辽阳城东西南三面他都派快骑去查探过了,五六里之外那都是武钢战车组成的方阵,密密麻麻的,相互之间的间隙都不到一里,以明军火枪的射程,那完全可以覆盖那点间隙。
这三面虽然不是围得如同铁桶一般,但却比铁桶更可怕。
铁桶好歹不会伤人,明军车阵里的火枪可是会伤人的,他们若是从车阵的间隙中冲过去那就是寻死。
这陆上被围也就罢了,他是着实没想到,北面的太子河也会被明军的战船给封锁。
那边他也派快骑去查探过了,那些若隐若现的黑点就是明军的战船啊,且明军的战船还不是停着不动,等着他们轰,而是不断来回穿梭,根本就没法瞄准。
他站城墙上看之所以若隐若现,那是因为明军的战船速度太快了。
那家伙,简直就如同人在跑一样,来来回回的,川流不息,好像永无止境一般。
且明军战船还故意拉开了距离,每艘战船之间相距都有几十上百丈。
这种情况下,他用火炮轰击那就是浪费弹药,根本就不可能击中。
原本他以为明军不可能围困辽阳城那还就是因为北面有太子河,没法围住,谁知道,明军竟然会利用战船来回游弋的办法来封锁河道。
这一下沈阳方向那是没法给他支援了,甚至粮食都休想送过来。
他当然也知道,一旦河面冰封,明军就没法用战船封锁北面的河道了。
问题,辽阳城里囤积的粮食就不够五万多人马半年之用啊。
他们的粮食产量那是低得可怜,那些牛录押着手底下奴才没日没夜的种地那也种不出多少粮食来,刨去那些牛录和奴才们的消耗,剩下的粮食那真少得可怜,每亩地那都缴不上来半石粮。
也就是说,他们哪怕押着那些奴才种了两千余万亩地,那也收不上来一千万石粮。
原本光是他们吃的话,不到一千万石粮倒是勉强够了,皆因他们的族人全加起来都不到五十万呢,就算加上各处城池里服侍族人的奴才,那也不到一百万。
这么点人,一千万石粮足够吃了,他们甚至还能喂不少猪。
奈何,从前年开始,辽东镇主帅换成孙传庭之后,那厮就趁着他们的骑兵不在疯狂吞噬他们占领的田地,一路从大凌河打到三台子河,又从三台子河打到辽河,最后,海城卫以南直到镇江堡一线全被这家伙给夺回去!
这一下,他们原来的两千多万亩地直接缩水了一半,变成了一千余万亩,收上来的粮食那是五百万石都不到了。
再加上他们还征召了不少蒙元步卒和汉军步卒,粮食那根本就不够吃了。
若不是他们去年征服了鞑靼诸部,抢来了不少牛羊,还从那帮晋商那里换来了不少粮食,那去年他们就要吃不饱了。
至于辽阳城中的屯粮,去年秋收之后那都没屯够五十万石。
这五万多人马半年多消耗下来,剩下的都不到二十万石了。 他们本是想着这边秋收之后就能征收粮食了,谁知道,明军竟然直接将辽阳城四面全围住了。
这一下,他们上哪里征收粮食去?
城中的粮食那就够坚持到秋收啊,秋收到冰封那还有一个多月呢,他们吃什么?
他们哪怕天天喝稀饭,那也就能坚持到冰封的时候。
到时候皇太极会派人送粮食过来吗?
皇太极这会儿也没办法了。
他还派快船从北沙河运了点粮食过去试了试呢。
结果,他们的快船才刚出北沙河口,明军战船便蜂拥而至,紧接着便是一阵密集的火枪突突突,前面几艘快船包括上面的粮食那都被明军给抢去了。
这种情况下,他还有什么办法呢?
太子河上全是往来巡游的明军战船啊,他们又没什么水师战船,什么一百料两百料的快船冲上去那就是送菜。
骑兵那更不用想,根本就过不了河,冲到河边还得吃枪子呢。
他也只能等冰封了。
孙传庭自然知道建奴在等冰封。
他也在为冰封做准备了。
辽东骑兵和京营骑兵那都已经在曹文诏和周遇吉的率领下搭建浮桥过河了,小海河和太子河之间方圆百余里区域里的建奴也被他们给清理干净了。
这一片他们又夺回来三四百万亩的田地和三四十万的辽东军民,这些田地还都是已经耕种完的,只需拉些肥料过来,到了秋天那又能收获七八百万石的粮食。
他们还不光是种粮食而已,这一片东面的山地,包括他们辽东南面那大片的山地他都让人去开垦去了。
今年他准备将红薯和土豆的种植面积都扩充到五百万亩,多囤积点粮食,多养点猪,让将士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这样战斗力就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