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女知青暗生情愫
乡村的夜,静谧而深邃,月光如霜,洒在蜿蜒的土路上。
路口处,柳如烟娇弱的身影在夜风中微微颤抖,刚刚的遭遇犹如一场噩梦,她满心惶恐与无助。
张辰的身影出现在她的视线中。
柳如烟连忙深鞠躬,声音带着哭腔:“张辰,谢谢你救了我!”
张辰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憨笑道:“嘿嘿,不用谢。”
明亮的月光下,柳如烟的娇柔模样尽显无遗。
她身上的衣衫破败不堪,却更衬托出几分凄美,让人我见犹怜。
张辰不经意间瞥见,只觉胸口莫名跳动,犹如小鹿乱撞。
他咽了咽口水,不敢再与柳如烟交谈,快步往家中方向走去。
柳如烟小跑着跟上,忽然,一股熟悉的药材清香自前方飘来。
这味道,在她幼时家中时常弥漫,让她感到格外的亲近。
她不禁陷入回忆,家中以前是做药材生意的,那时日子虽不算大富大贵,却也温馨和睦。
只是后来,因为一些作风问题,家族四分五裂,她也从千金小姐沦落到这偏远山村插队。
这种熟悉感,让柳如烟不自觉地靠近张辰,紧紧跟随,就像一只迷途的小羔羊找到了依靠。
她已然沉浸在过去的记忆中,全然未觉自己已跟着张辰走过了村子路口。
张辰发现柳如烟还跟着自己,而不是返回知青大院,便提醒道:“柳知青,你走错路了,知青大院在那边!”
柳如烟这才清醒过来,脸上一红,连忙道:“呃,不好意思。
谢谢张同志提醒。”她微微点头之后,转身往知青大院方向走去。
张辰看着柳如烟单薄的背影,心中有些担忧,担心她一个人回去不太安全,便站在原地,注视着她离开,打算等柳如烟进入巷子了再回家。
然而,柳如烟在走出一段距离后,身形一晃,摔倒在路边。
她扶着地面想要起身,就听到身后有急促的跑步声接近。
张辰见状,心中一紧,快速跑来。
他伸出一双有力却又动作轻缓的臂膀,将柳如烟轻轻抱起。
柳如烟一阵面红耳赤,但在月光之下并不明显。
张辰关切地问道:“你没事吧?难道是赵队长把你打伤了?”
柳如烟此时头晕目眩,浑身无力,干脆就靠在张辰怀中,虚弱地说:“没事,你让我缓一缓,过会儿我就走。”
张辰在霜白月光下,看着怀中女子消瘦的面庞,心中一阵心疼。
他想起自己娘亲在病榻上去世时,脸上也是如此苍白消瘦。
“这哪里是没事,你这样子明显是饿出来的。”
张辰没有询问柳如烟的意见,侧身搂住她的双腿,将她抱在怀中,步履沉稳地往家的方向走去。
柳如烟刚想拒绝:“我没事……”话还没说完,就昏迷了过去。
张辰的奶奶坐在大门口等待,就看见月光下张辰抱着一个人走来。
待到了近前,奶奶看得真切后,一脸惊奇地问道:“大孙回来了!你怎么抱了一个大姑娘回来?”
张辰回答:“奶,这是柳知青。我见她晕倒在路边,就把她捡了回来。”
奶奶上前仔细瞅了瞅,心疼地说:“这闺女咋饿成了这样,我差点就没认出来。快,你先抱着她进屋,免得旁人看见了说闲话!”
张辰心中嘀咕:“这大晚上的,又没什么人。”
不过没有多说什么,抱着柳如烟往院子里走去,将她安置在堂屋的太师椅上。
奶奶则进入厨房,心疼地用饴糖和好面熬制出一锅面糊糊,又在其中加入了一些切碎了的野菜和冬天剩余的腊肉肉沫。
柳如烟在椅子上缓缓醒来,发现自己身上盖着一件军大衣。
而张辰坐在对面小板凳上,靠着墙壁睡着了。
她正疑惑着,就看见一位老太太端着一碗糊糊走了进来,将碗放到了自己身前的四方桌上。
张奶奶没好气地说:“也就是我家孙子好心,不然你不是被流氓捡回家糟蹋,就是被豺狼叼走吃了。把这碗糊糊吃了就走吧,不要到处乱说!”
不等柳如烟道谢,张奶奶走到张辰身边,一巴掌打在张辰肩膀上将他打醒。
“大孙子,睡觉回床上睡去!”
“噢!”张辰一哆嗦醒来,迷迷糊糊地走向西卧。
柳如烟刚刚开始小口喝着面糊糊,但实在是太饿,而这糊糊又太香,她再也忍不住,端起来呼呼地将一碗糊糊快速吃完。
饭食入了肚,很快就化为了养分,柳如烟感到全身暖和和的,恢复了力气。
她自觉地将碗筷清洗了,然后默默离去。
回到知青大院,闺蜜见柳如烟返回,嘲讽道:“哟,咋这么久回来?是不是舒服地忘记时间了?”
柳如烟没有搭话,拿着盆子去外面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