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034章
34第034章
◎并非良配◎
安陆县飘起了蒙蒙细雨。
客商带回第三期《京城旬报》,报纸一抢而空。
谢明灼带着新报纸去鲤鱼巷做客,姚三娘神采奕奕,端出各式各样的茶点招待。
“也不知这报社的东家是谁,”姚三娘用帕子擦了擦手指,“什么事都敢往报纸上写。”
新一期报纸的主版报道了一个贪腐案,贪腐案的主角是大理寺左少卿,之前在敬国公案中力挺敬国公,被谢明灼记在小本本上。
谢明灼面不改色道:“说不定是朝廷督办的。”
“有道理。”姚三娘翻到另一面,扫了一眼,惊奇道,“玻璃又是什么?”
谢明灼离开京城之前,将建造玻璃厂的事情托付给嘉善大长公主,算算日子,玻璃厂确实可以投入生产了。
最先一批先供给皇家,再用皇家打个广告。
上行下效,皇帝用了都说好,玻璃自然而然会进入各级衙署,最后流传民间。
市场需求会反过来促进技术的革新,技术革新,生产效率提高,价格也会随之下降,从而加快玻璃的普及。
谢明灼笑道:“或许过段时间,客商就能带回玻璃。”
“京城的稀罕玩意儿真多,我也想去京城看看。”姚三娘放下报纸,感叹一声。
“你就没走过去京城的镖?”
姚三娘摇摇头,叠好报纸,另转了话题:“二娘,近日街上乱得很,你若出门逛街,要小心些。”
“我晓得的。”
谢明灼不仅知道街上乱,还知道为什么乱。
自“世子不举”的流言传到市井之后,世子和谢雩之间的斗争就拉开了帷幕。
梁王妃和侧妃在城里都有自己的陪嫁铺子,这些铺子每年都能为她们赚取大笔的银钱。
今日你砸我一家铺子,明日我再反击,借衙门的势去你家的铺子突击整顿。
来来回回十天,铺子毁了几家,人倒是一点事儿都没有。
看来只要有梁王压着,世子和谢雩掀不起真正的风浪。
但几次交锋下来,到底积攒了不少怨气。
谢明灼正等待合适的时机,再推一把。
“二娘,”姚三娘忽地开口,“你可听说过春秋公孙楚与其从兄公孙黑争美一事?”
故事记载于《左传》,谢明灼在文华殿读过,但身为商户女的孟二娘,读过《左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她便问:“这是什么故事?”
“两人都看中一位美人,公孙楚已纳聘,公孙黑却要强抢,楚便执戈逐之。”姚三娘双手下意识紧握成拳,“后以‘同室操戈’比喻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
谢明灼赞道:“三娘博览群书。”
“你认为,公孙楚为了一个美人,对从兄以戈击之,应不应该?”
谢明灼想了想,道:“公孙黑不义在先,公孙楚所为无可厚非。”
“是啊,不义在先。”姚三娘喃喃低语。
谢明灼便知她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令她迟疑的应该并非所谓的兄妹情谊,而是对打破现状之后未知结果的恐惧。
姚三娘的筹码远不及世子,退路又比不上谢雩,谢明灼理解她的心情,却并不赞同。
举棋不定,只会让她陷得更深,甚至败得更加惨烈。
两人又闲聊片刻,谢明灼辞别归家。
细雨绵绵,谢明灼撑着油纸伞,独自穿行在幽长的深巷里。
地面湿滑,时有水渍溅上裙摆,她一手拎起裙摆,越过积水的洼地,走得小心谨慎。
绕过拐角时,不着痕迹地顿了顿。
身后不远处,有轻微的脚步声如影随形。
她继续迈着规律的步子,一路行至状元巷的住处,直到进入院子关上门,身后的脚步声才渐渐远去。
姜晴接过油纸伞,冯采玉取来热水给她擦拭,李九月替她捧出干净的衣裙。
“今日这么早打烊?”谢明灼问。
李九月眉眼残留几分郁气,说:“最近城中多家店铺被砸,谁晓得今日就轮到咱家杂货铺了。”
“被砸了?”谢明灼愣住。
李九月不知内情,以为那些铺子都是打行的混混砸的,没觉得哪里不对。
可她很清楚,砸铺子的虽然看起来都是泼皮无赖,可本质上是世子养的打手和谢雩收服的行帮,他们针对的只有对方的产业,不会牵连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