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绿鳍马面鲀是个什么鱼?
“校长,接下来怎么办?”
“怎么办?你还觉得自己脸丢的不够大?走啊!!!”
挖墙脚没成功的县一中校长愤怒的咆哮。
奶奶乎的,他就不信了,上面的资源全部停了,一个破秦海镇中有什么好。
曾经被高三年级嫌弃跑去教一年级的袁老师彻底的出了名,秦海镇中一年级三班出了三名全科满分的小学生。
从开始放寒假,学生家长络绎不绝找她补习,顺便还打听下一期秦海镇中学校入学名额,看能不能走个后门进入他们三班。
甚至高三年级教导主任,还专门跑去找黄校长,看能不能下学期把袁老师重新调回高三。
可惜黄校长答应了,袁老师却拒绝了,她决定把目前三班从一年级到到高三,做他们十二年的班主任,志向可谓是非常的大。
黄校长也乐呵呵的高兴,现在学校缺的就这样上的了一年级,教的了高三的老师。
秦海镇中的一年级三班,再也不是当年的一年级三班了。
袁老师这么一来,整个暑假更忙了,加班加点赚外快,过个好年。
当然也有大部分有钱有权的学生家长,觉得,不就是一个三班而已,哪比得上省里,市里的重点中学里头的小学?
汤圆在家气呼呼,凭什么那个胖乎乎的男人看不起他?他也是一个考了全科满分的优秀学生好吗?
我汤圆,不要面子的啊?
哼,现在你对我爱理不理,往后我让你高攀不起。
旁边看书的汤包为了安抚,一直哼哼的哥哥,决定带着不爱学习的汤圆出去放风。
咳,人手一个大鱼竿,加个网兜,钓鱼的队伍不再是三人,现在他们的团队壮大成为五人。
汤老头不必说了,汤家老爷子,那是一手鱼竿一手两个桶,咳,还有一个桶,当然是许婆子了。
自从迷恋上钓鱼,许婆子除了做饭,就是在海边蹲点。
家里面野生的黑鲷,黄鲷,黄花鱼不断,全靠汤老头,还有许婆子的功劳。
两个上了年纪的老家长,在钓鱼上统一了爱好,那可不是天天的造作。
汤老爷子见几个孩子,差点把他钓鱼的点儿抢了,你不住抱怨的道,“哎呀呀,你们年纪小了,多穿点衣服,海边风大,钓鱼这种事儿,让我们两个老家伙来嘛。”
“爷爷,我穿着厚实,一点也不冷。”汤圆把棉袄拍的啪啪作响。许婆子一瞧,好家伙,是我做的,那脸上的褶子,笑的可灿烂了。
“乖乖,来奶奶这儿,奶奶这钓鱼好啊。”
接近1月底的秦海渔村,室外的温度接近8度,穿一个棉袄加个毛衣,站在四面透风的海边,也是相当的温暖。
当然,除了没挡住的脸和耳朵外,还是受点罪。
钓鱼钓出经验的三个小家伙,岂能没装备?
人手一个东北皮毛帽,除了眼睛,其他一概捂的严严实实,这可是唐立军唐大的哥哥,从部队捎回来的神器,保暖那真是杠杠的,再配上一双,许婆子巧手编制的手套,妈妈,爸爸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手上寒冷啦!
北海湾这边的黑礁石区,汤包,汤圆,唐棠那可是门清。
家里面承包渔场的伙食变好了,自然休闲时间多,老一辈的也乐的自在,提着桶这边钓鱼的老人倒是多了不少。
没风,时不时还能听到钓鱼,钓上来的鱼来的吆喝声,还有互相攀比的笑声。
当然夹在风里,那肯定是听不清的。
在北海湾一带常见能够被人钓起来的鱼一般都是,黑鲷,黄鲷,真鲷,班石鲷,五线雀鲷,金花,小白鱼,海鲈鱼和乌头鱼。
由于来钓鱼的大多都是老头子,所以对于许婆子这唯一的婆子,很多人是瞧不起的,并且他们认为老婆子就应该在家里面带孩子,出来钓鱼就是丢人现眼,所以大部分人都不会来这边和汤老头打招呼。
没人来说话,他们还乐得自在。
汤包,汤圆各自找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地儿开始甩竿。
当然唐棠是一直跟在小包子的屁股后面。
对于钓鱼这项活动,他不热衷,但也不讨厌。
唔,他的时间宝贵,像海绵一样挤一挤还是有的。
这下子曾经靠实力说话的许婆子还有汤老头,全部败给了手拿星际牌网兜的三个小家伙,主要是网兜功能太逆天,鱼竿钓不钓的着是其次,网兜挨到就都能上钩。
运气最好的汤包,一手一杆乌头鱼,小白鱼,黑鲷,黄鲷,一大串的小螃蟹把汤包空空如也的水桶装的满满当当。
看着许婆子,汤老头羡慕的不得了。
可由于没钓到大龙虾,帝王蟹的汤包非常的不满意,小嘴巴都能撅上天了。
旁边一直在蹭运气的唐棠,桶里也少不了一大串的大花蟹。
小姑娘最爱螃蟹,所以这次上钩的大多都是螃蟹。
下午两点钟。
北海湾周围的海风越来越大,呼呼的隔着皮帽也能感觉到外面的寒冷。
眨眼之间是黑石礁周围就只剩下他们一群人了。
担心冷风把几个孩子吹感冒了,许婆子准备收竿回家做晚饭。
结果“啪”的一下,一只傻鸟掉在了地上,喔,不对,是一只银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