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76章两封圣旨
第76章第76章两封圣旨
弘安二十四年,六月初四,皇帝颁布圣旨,两封皆与周涉有关。
第一封所说之事,是周涉即将年满二十行冠礼。因此赐婚,与顾府二小姐顾寻辉择吉日完婚。
这件事并不出乎众人的预料。
毕竟天幕所说,一切合理。皇帝依然遵循天幕,也并不出奇。
真正让他们惊讶的是第二封圣旨。
即敕令周涉改姓为钟,迁宗谱,过继故太子名下,立为皇太孙。
圣旨一出,满朝皆惊。
在颁布圣旨前,皇帝竟然完全未与众大臣协商此事。
前不久,他们还在为储君之位争得满城风雨,谁料如今……
众位大臣神色各异。
例如萧宜春,他虽然同样未曾预料到皇帝的所作所为,但心中早有几分期待,因此接受得无比顺滑,毫无磕绊。
如今皇帝立储,朝中争执,泰半也可以消弭了。
方竞若等人,当然更加欢欣鼓舞。
他们是明牌周涉的人,如果三皇子登基,一定会打压他们,哪里还有未来这些辉煌?
方竞若前不久从家乡归来,入职翰林院。
皇帝还顺手给他一个太子少师的职位,不过太子之位空缺,也不过是个虚职而已。
谁知道虚职变实职,方竞若猝不及防,瞬间成了皇帝、未来太孙面前的红人。
虽然他早就是周涉的熟人。
同僚对他的态度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些人原本还觉得,他虽然天幕钦定是贤能之才,终究受困于未来皇帝,估计也走不到天幕所说程度了。
现在……众人呵呵冷笑。
真是让他方竞若捡着大便宜了!!
中宗皇帝难不成就他一个亲信吗?当然不可能。
只是方竞若太具有代表性,因此天幕屡屡提及。
不过……有人心想,也有他爱写书的原因吧。
后世之人不是爱看野史吗?恐怕他写的那部方侯传,还有什么诸多的话本,也都被后世翻来覆去的研究了。
难不成……他们也要去学着方竞若写话本吗?
一群文臣面色不显,心中蠢蠢欲动。
方竞若:“……”
为什么这些人看他的眼神里都快透出精光了?
不止满朝文武,就连周涉本人都狠狠震惊了一把。
原来皇帝给他画的饼不仅是真的,而且还挺香,直接把饼放在了他面前,稳稳地交给了他。
心中原本那点怨念瞬间消失,只剩下对弘安帝的赞扬:陛下真是个好陛下啊!!
圣旨一下,如果说原来还有可能有疑虑、异议,在天幕孜孜不倦的讲述中,众人已经逐渐打消了反抗的念头。
除了一个人——三皇子。
三皇子初听此言,起初还以为只是京中谣言。
直到圣旨的的确确颁布天下,昭告群臣,他才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
父皇竟然当真因为天幕的谗言,放弃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作为继承人!
三皇子震惊、愤怒、惶恐、无能为力。
他不懂,二哥因造反,四弟因骨肉背叛,五帝因愚蠢妄为,皆失圣眷。那他呢?
他只不过输了一仗,失了性命。最多说他在军事上缺少天赋,可天子上阵,御驾亲征,本就是罕见之事,这哪里需要剥夺他的皇位,交与周涉呢?
三皇子慌乱之中,立即奔向皇宫。
同一时刻,皇帝却正在与周涉密语。
皇帝此时仍然精神矍铄。不知是因为想开了,还是的确身体康健,他从前满是皱纹的脸上竟隐隐泛出些许红光,长须柔顺地搭在胸膛上。
皇帝一身便服,和颜悦色地对周涉道:“朕之天下,来日将交与你。你若心怀恐惧,便早早提出,莫让朕失望。”
他这番话显然只是随口说来。
毕竟他若当真会参考周涉的意见,早在圣旨写成之前,他就会询问周涉。
不过周涉也是野心勃勃之人,什么恐惧畏惧,他全当做没听到:“陛下所言甚是,臣一定谨言慎行,绝不让陛下失望。”
皇帝呵呵一笑。
他温和的眼神忽然渐渐沉稳,眼中充满了沉重,对周涉道:“萧相从前就与朕说过,你本性聪慧,只是稍显懒惰。不过,朕当然相信,你会成长为一个可靠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