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 兰莛作弦 - 比格咬键盘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兰莛作弦 >

第89章

一张《江汉日报》。刚刚由道琴从街边报童处拿回来,他把报纸放到柳方洲面前的时候,右手大拇指上还挂着一袋蛋花米酒和面窝,味道泼泼洒洒的让柳方洲皱了皱眉。

“没沾在报纸上。”道琴忙不迭的把自己的吃食抬高了说。

“想吃就吃。”柳方洲展开报纸,一边回答他,“饿不着你这一口。”

道琴嘿嘿一笑,坐到他旁边的凳子上,顺手把桌子上的算盘拉到了自己跟前。

“当然,要是沾得算盘珠子上都是汤,就等你杜师兄响排回来扭你耳朵吧。”柳方洲面色淡然地将报纸从头版翻过去。

第一版上大篇幅写着南都事变,连沪城都成了岌岌可危的孤岛。柳方洲与杜若也曾尝试联系唐流云,却不知她如今到底身在何方,仍然滞留港城或许还稳妥一些。

他不忍心多看,于是急匆匆把报纸翻了过去。

“说得好像杜师兄的家法多严似的。”道琴头也不抬地吃着东西,“噢,对我们是社法,对柳师兄你才是家法。”

“快吃吧。”柳方洲最不想听见道琴满嘴包着饭呜呜囔囔,重新把眼睛放回到报纸经济版上。

这一版也没什么好看的,除了几方强撑颜色的广告,有一些字也是无聊的评论。现在的经济走况差到何种地步,从戏班日常的卖座就看得出来。

“吃完把上周餐费算了。”看道琴把最后一口蛋酒喝空了,柳方洲又把报纸翻过去一页,顺手撕了一页递给道琴让他写字。

道琴打了个酒嗝。凡是带着哪怕一点酒性的吃食,梨园行里的诸位老板都是不敢碰的——尤其今晚上还挂了牌出来要演戏。然而道琴许久不练习,手背还带着偌大一块火烧的疤痕,自然不必登台了。

“昨天胡鼓师说的新买的琴弦松油那笔款子,我和刘老板说好了。”道琴应声接过报纸片,“只要是琴鼓的花费,如若得让咱们出钱,结戏时我们要一并带走。要是留给他们,就分开出钱,我们三他们七。”

“好。”柳方洲赞许地点了点头,“就是要说明白才成。”

道琴噼里啪啦地打起了算盘。柳方洲盯着他算了几个数,重新拿起了剩下的报纸。还有一份没看的是文艺版。

道琴不再唱戏,既是形式无奈,实则也遂了他的愿。演戏牌子上不再写着乌珠勒道琴,他却仍然跟着庆昌班吃食起居,虽然柳方洲杜若都没说什么,拿他也和从前无异——照样供他贪吃,照样扭他耳朵。

然而道琴自己心里,是定然坦然不得。有时搬送东西、来往跑腿,道琴都勤快得不比从前。

柳方洲看在眼里,自然也明白。他想到之前道琴从家里回来,哭诉时说起收殓项正典的钱,是投给商行运作所积攒的,于是尝试着让道琴打理戏班的账目,他竟然做得出色。

加上道琴天性滑头,极会察言观色,与茶馆各色人等打起交道来也游刃有余。柳方洲慢慢将后台更多事务放给他,有时也在旁边协助一二。

这样确实是好的——毕竟如果多养一个空说白话空吃饭的闲人,他柳方洲自己念及过往情分,也要考虑整一个庆昌班。

柳方洲接下这残部,虽然本心只是不想让杜若为难,他也要在这乱世里全力担责。

但愿道琴快些成长,足够当得起戏班的管事。柳方洲这样想着,仔细看起了《江汉日报》的文艺版。

女明星阮秀芸的新电影走红院线,其中的配歌《月圆花好》传唱一时。“湖畔派”的诗集刊印出版,各大书店有售。再往下看……

“你杜师兄果然又上报了。”柳方洲含着笑说。

“什么什么?”道琴在手边的稿纸上唰唰写了两个数字,抬头问。

“你看。”

柳方洲嘴上说着要把报纸递给道琴,手却捏着报纸不放,只顾着看报纸上油墨印出来杜若的海报剪影。

杜若总是看不惯他自己的相片留影,说看着奇怪,不像他自己。杜若眉目太淡,印在纸上的确不上相,远不如真人十分之一的美——然而也能刻画出他的些许样貌,只是形似。

柳方洲的手指将报纸展平。报纸上是会馆登出来的戏目海报,杜若收着水袖仰首静立,粗重的墨线勾勒出他滟滟明亮的眼睛,底下则写着今晚上演的戏目:“京畿第一文武生柳方洲携庆昌班全体精彩登台全部杰作《铁冠图》”。

并写着名旦杜若首演《刺虎》,亲传乃是曾经风头无两的坤伶洪珠云云。柳方洲没有细看,甚至没有留神到自己的名字。

只有十分之一像杜若,那也是杜若。不惹尘凡的玉兰花。柳方洲认真地想。

那边道琴倒也没有等着柳方洲拿报纸给他,仿佛对他这行动习以为常。等道琴头也不抬地把账目理清,才伸了个懒腰看向柳方洲,然后凑过来看了眼报纸。

“这海报挂了杜师兄,名号写的柳师兄,倒是不偏颇。”道琴笑嘻嘻地说,“刘老板忒会行事了。”

“应当名号也写杜若。”柳方洲自言自语一样,“他的唱念最出色。”

“啊呦啊呦,腻得我。”道琴夸张地捏住了鼻子,“怎么柳师兄,这回你不在意杜师兄是和旁的人拜堂了?”

“那不是后来将那花脸杀了吗?”柳方洲说着把报纸合起来,最后扫了眼广告版,“唱的也是。恁道一夜夫妻百夜恩,试问恁三生石上可有良缘分。”

广告版上也没什么值得留意的,有也是杜若最爱用的那一款定妆所用的香粉,被外资吞并之后改了名号,又大吹大擂起来。

“柳师兄,你说,你觉得是你柳老板当得上现在庆昌班的头牌,还是咱们杜老板娘?”

道琴伸手接过柳方洲读完了的报纸,一边帮他折好放进书报架,一边笑嘻嘻地问。

这种话要是放在王玉青作班主的时候,把洪珠的胆子借给乌珠勒道琴,他也是不敢说出口的。

“这怎么比?”柳方洲反问,“非要说的话,旦角戏如今那么多,我这小生的行当只是陪衬。比不得。”

“一定要比呢?”道琴还是促狭地笑,“难道你们平日里就不分谁上谁下了?”

“你真是越发的爱胡说了。”柳方洲慢悠悠看了他一眼,“这可有什么好比的?我和若儿——我和杜若,我们是——”

“是什么?”道琴催促他快说。

杜若恰好从书房门前的回廊走过,似乎是在为晚上的演出做准备,手里抱着一叠戏服,水袖飘飘扬扬绕在身侧。

走过门前,杜若也转头看了柳方洲一眼。两人各自忙着戏班的事务,这一日都没怎么单独相处。

他对柳方洲眨了眨眼,然后脚步轻快地走远了。

“但使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柳方洲笑着回答,“我们是宿世姻缘,两人同心。”

“哟……”道琴对他的回答并不意外,但还是皱了皱鼻子。

“这是《牡丹亭》里的句子。”柳方洲敲了敲道琴的脑壳,“多看些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